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6331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洗车水进行循环使用的设备。随着生活的提高,城市汽车的保有量急剧上升。汽车外表清洗的需求剧增, 导致用水的大幅度增加。而水资源的浪费也越来越严重,洗车水对环境污染也 越来越严重。如何大幅度降低洗车水的用量,增加对环境的保护,促使了越来 越多人开发洗车水循环系统。传统的对洗车水的循环使用系统主要是由地面沉淀池和水箱过滤器构成。 其循环使用原理是让洗车污水聚集在地面沉淀池进行沉淀后用水泵将沉淀后的 污水抽入水箱过滤器中进行过滤。这种系统积水池、沉淀池、占用空间巨大和水箱过滤器的过滤设备笨重并 且也需要占较大面积。为了达到较好的沉淀过滤效果通常还需要添加药液,这 样务必会产生异味污染环境,其过滤效果仍不理想。特别是水箱过滤器的清洗 频繁,而且多是人工手现有设备,因为抽入水箱的污水杂质多,水箱过滤器需要经常更换滤芯; 整个设备故障多、维护繁琐、寿命短,并且由于每次回收的污水处理效果不是 很理想,循环水的可循环使用的次数非常少,因此在节水方面效果也不理想。 总得核算洗车水的量仍然非常大,致使洗车成本居高不下。由于污水的处理效 果不是很理想和产生的污水量大,在现在很多洗车场所都可以看到地面污水横 流,污染城市社区环境。有些洗车公司为了提高洗车的质量,通常会将两个水箱过滤器串接在一 起,对循环水进行加层过滤,这样的出来的循环水质要好一些,但是由此带来 的是设备占用空间的进一步加大和投资成本的急剧升高,以及水箱过滤器的清 洗维护等工作量的增大。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用来
解决现有洗车水循环使用技术中水资源耗量大、循环水的循环使用次数少、设 备占用场地大、清洁车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车水循环使 用系统,包括水箱过滤器,水箱过滤器包括水泵、控制水阀、蓄水池、过滤层 和沉淀池,水箱过滤器上有污水入口,所述水箱过滤器的污水入口连接着一闭 合的圆筒过滤器;所述圆筒过滤器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均带过滤孔的筒体,其中外层为支撑筒体,外层与中层之间设有过滤层,内层腔体为水通道, 其上部连接所述水箱过滤器的污水入口。优选地所述外层与中层之间的过滤层为六层过滤层。圆筒过滤器从外 到内依次共有低强度海绵、高强度海绵、高强度滤布、石英砂、高强 度滤布、高强度海绵等六层过滤。这种过滤层的设置充分考虑到过滤 层之间的过滤配合和其强度要求。优选地所述水箱过滤器的控制水阀包括五个控制水阀,其中所述水泵的 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入口之间设有污水入口阀;水泵进水口与所述蓄水池之间设 有蓄水池出水阀;所述水泵出水口与蓄水池之间设有蓄水池进水阀;在水泵出 水口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有沉淀池进水阀;水泵出水口还设有清洗所述圆筒过 滤器的反冲阀;在蓄水池上还设有蓄水池排水孔。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污孔。优选地所述沉淀池上设有水位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备占用很小的场地空间,因为只需要一个水 箱过滤器和一个圆筒过滤器即可。目前一个水箱过滤器的市价在两万元以上, 故还体现在成本上,在设备的成本投入上相对现有技术低很多。当然本实用新 型最大的效果体现在节水上, 一般情况下洗车水在循环使用六次后出来的水质 仍然符合洗车水的水质要求,相比普通洗车循环设备只能循环使用两到三次洗 车水要节约很多。由于对洗车水的量的需求减少很多,故洗车公司所需备用的 蓄水池也不需要很大,因此也可以节省很多场地占地。经本实用新型圆筒过滤器过滤后的水基本上没有悬浮物,该污水再进入水 箱过滤器过滤出来的水可以达到严格的洗车水标准,而且对过滤水箱的污染要 小很多,因此可以延长水箱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设备特
别容易清洗,圆筒过滤器和水箱过滤器都很容易通过反冲清洗调过滤层上赃物, 这有利于过滤设备的保养、维护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筒过滤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箱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图。图中标识说明圆筒过滤器23、蓄水池l、沉淀池2、过滤层3、水位计4、 水泵5、水箱6、洗车机7、污水入口 8、污水入口阔9、蓄水池进水阀10、反 冲阀11、蓄水池出水阀12、沉淀池进水阀13、蓄水池排水孔14、过滤孔15、 过滤器接头16、圆筒过滤层17、外层18、中层19、内层20、排污孔22、达标 水出水孔21、水泵进水口50、水泵出水口5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其主要由圆筒过滤器和水箱过 滤器两部分构成,实施例如下。水箱过滤器结构原理参看图4,包括水泵5、控制水阀、蓄水池l、过滤层 3和沉淀池2,其中水箱过滤器上有污水入口 8,水箱过滤器的污水入口 8连接 着一闭合的圆筒过滤器23。圆筒过滤器23参看图1和图2,它包括均带过滤孔的筒体,其中外层18为 支撑筒体,外层18与中层19之间设有过滤层17,内层20腔体为水通道,其上 部的过滤器接头16连接水箱过滤器的污水入口 8。其结构由外层18、中层19 和内层20三层带过滤孔的耐腐蚀材料构成,形成一个三层的圆筒。外层18的 目的是支撑整个设备的形状。在外层和中层之间填充专门设计的六层过滤材料, 使中层圆筒内形成一个常压下的密闭容器。内层20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可以将中 层圆筒内的液体抽出的通道。圆筒内层的出水管和抽水泵连接时,启动抽水泵 抽空里面的空气,会在中层圆筒里面形成负压,将筒外的水通过六层过滤网后吸 入筒内,然后抽到需要的位置。圆筒过滤器从外到内依次共有低强度海绵、高强 度海绵、高强度滤布、石英砂、高强度滤布、高强度海绵等六层过滤。这 种过滤层的设置充分考虑到过滤层之间的过滤配合和其强度要求。
水箱过滤器的控制水阀包括五个控制水阀,其中所述水泵的进水口 50与所 述污水入口之间设有污水入口阀9;水泵进水口 50与所述蓄水池1之间设有蓄 水池出水阀12;所述水泵出水口 51与蓄水池1之间设有蓄水池进水阀10;在 水泵出水口 51与所述沉淀池2之间设有沉淀池进水阀13;水泵出水口 51还设 有清洗所述圆筒过滤器的反冲阀11;在蓄水池1上还设有蓄水池排水孔14。沉淀池2的底部设有排污孔22。沉淀池2上设有水位计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自动控制设备(由开关、继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和浮 器球开关组成)控制抽水泵,达到自动控制整个设备的目的.再通过开关5个不同 阀门,达到正常速度过滤,加快速度过滤、反冲过滤网等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功能使用简述如下1、 将洗车水回收到第一级沉淀池进行沉淀。2、 在第一级沉淀池和第二级沉淀池之间设置一道过滤网,过滤网由多道 海绵构成。通过海绵可以将粗砂粒过滤在第一级沉淀池内。定期清除第一级沉 淀池内的砂粒,频率为两三天一次。3、 在第二级沉淀池内放置圆筒过滤器,圆筒过滤器放置离池底100mm。 第二级沉淀池需要7-10天清理一次。4、 启动抽水泵,打开污水入口阀9和蓄水池进水阀10,关闭其他3个阀。 会将第二级沉淀池内的水通过圆筒过滤器抽到水箱过滤器的蓄水池内。通过过 滤后流到水箱过滤器的沉淀池内。沉淀后的水通过达标水出水孔21流到指定 水箱6内供洗车机7使用。通过排污孔22可以排除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5、 打开蓄水池进水阀10,关闭蓄水池排水阀12,可以加快水箱过滤器的 过滤速度。6、 打开蓄水池进水阀IO和蓄水池排水阀12,关闭其他阀,可以用沉淀池 里的水反冲水箱过滤器的过滤层。打开沉淀池进水阀13和污水入口阀9,关闭 其他阀,将污水入口阀9前接入自来水,也可反冲水箱过滤器的过滤层。7、 将圆筒过滤器连接反冲阀11的管,就可反冲圆筒过滤器。直接将圆筒 过滤器接入自来水,也可反冲。
权利要求1、一种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包括水箱过滤器,水箱过滤器包括水泵、控制水阀、蓄水池、过滤层和沉淀池,水箱过滤器上有污水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过滤器的污水入口连接着一闭合的圆筒过滤器;所述圆筒过滤器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均带过滤孔的筒体,其中外层为支撑筒体,外层与中层之间设有过滤层,内层腔体为水通道,其上部连接所述水箱过滤器的污水入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与中 层之间的过滤层为六层过滤层,从圆筒过滤器的外到内依次为低强度海绵 层、高强度海绵层、高强度滤布层、石英砂层、高强度滤布层、高强 度海绵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过滤 器的控制水阀包括五个控制水阀,其中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入口之间 设有污水入口阀;水泵进水口与所述蓄水池之间设有蓄水池出水阀;所述水泵 出水口与蓄水池之间设有蓄水池进水阀;在水泵出水口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有沉淀池进水阀;水泵出水口还设有清洗所述圆筒过滤器的反冲阀;在蓄水池上 还设有蓄水池排水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 底部设有排污孔。
5、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沉淀池上设有水位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它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车水循环使用系统,包括水箱过滤器,水箱过滤器包括水泵、控制水阀、蓄水池、过滤层和沉淀池,水箱过滤器上有污水入口,所述水箱过滤器的污水入口连接着一闭合的圆筒过滤器;所述圆筒过滤器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均带过滤孔的筒体,其中外层为支撑筒体,外层与中层之间设有过滤层,内层腔体为水通道,其上部连接所述水箱过滤器的污水入口。相比现有技术,循环水使用次数多、节约大量的洗车用水、设备占用场地空间更小、洗车效率提高、成本更低设备使用寿命更长久等诸多优点。
文档编号B01D36/04GK201033272SQ20072011948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9日
发明者宋祥林 申请人:宋祥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