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825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液体中去除气体的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中的溶存气体会导致液体流通的管腐蚀,产生气泡而造成压 力、热交换率降低,由于所产生的气泡而造成液体涂布晕斑等。因此, 根据液体的使用方法、使用目的不同而需要脱气。
例如,液体的脱气可以采用特开平11一333206号公报中披露的脱 气装置(参照图9)。图9所示的脱气装置101是在具有被脱气液体的流 入口 111及流出口 112的减压工作室102内收纳气体透过性软管103, 该气体透过性软管103的一端与流入口 111连接,另一端与流出口 112 连接的构造。还有,减压工作室102中安装有到达减压工作室102内 的底部的抽真空管104,抽真空管104与减压工作室102所具有的抽真 空口 113连接。在这样的脱气装置101中,可使被脱气液体从流入口 111流入,通过气体透过性软管103内,并且由与抽真空口 113连接的 减压装置把减压工作室102内减压,进行被脱气液体的脱气。
在上述脱气装置中,为了提高脱气性能,常常使用能加大与液体 的接触面积的细的气体透过性软管。细的气体透过性软管若按能收纳 在减压工作室中的方式弯曲,则有时会产生折角。若气体透过性软管 产生折角,则被脱气液体的流通阻抗值会增加,脱气装置就不能充分 发挥脱气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防止气体透过性软管产生折角,发挥高脱气性能的脱气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气装置,其具备其上形成了被脱气液体出入 的流入口及流出口的减压工作室;以及在一端与流入口连接,另一端 与流出口连接的状态下收纳在减压工作室中,从流入口流入的被脱气 液体通过其内部的脱气元件,脱气元件包括具有挠性的多根气体透过 性软管所组成的软管束和捆扎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而形成软管束的捆 扎部件,按软管束的至少一部分成为由于弯曲该软管束而形成的弯曲 部分的方式收纳在减压工作室中,至少在弯曲部分的一部分上配置了 捆扎部件。
在上述本发明的脱气装置中,是用捆扎部件把多根气体透过性软 管捆扎成软管束。并且,软管束按由捆扎部件捆扎的部分包含在弯曲 部分中的方式弯曲。若弯曲软管束,则气体透过性软管中产生弯曲所 造成的应力。气体透过性软管会按能缓和应力的形态变形,不过,因 为捆扎部件的捆扎力起着作用,所以不能容易地变形。结果就能防止 产生折角。在不产生折角的气体透过性软管中,被脱气液体会顺畅地 流通,所以可实现具有高脱气性能的脱气装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气装置,其具备其上形成了被脱 气液体出入的流入口及流出口的减压工作室;以及在一端与流入口连
接,另一端与流出口连接的状态下收纳在减压工作室中,从流入口流 入的被脱气液体通过其内部的脱气元件,脱气元件包括多根气体透过 性软管所组成的软管束和在软管束上按螺旋状缠绕而捆扎多根气体透 过性软管的捆扎部件,软管束在捆扎部件缠绕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是 弯曲的。根据这样的构成,也能得到与上述情况同样的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脱气装置的半断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脱气元件的俯视图。图3是脱气元件的局部放大断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脱气装置中的气体透过性软管的连接方法的 一个例子的断面图。
图5是使用了本发明的脱气装置的脱气系统的构成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脱气装置的半断面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脱气元件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弯曲了软管束时的气体透过性软管的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现有脱气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脱气装置。脱气装置1具备减 压工作室2,在减压工作室2上形成了被脱气液体流通的流入口 11及 流出口 12和连接减压装置的抽真空口 13。减压工作室2具有筒状的工 作室本体22和盖部21,工作室本体22具有底部23及开口部24。在 盖部21上形成了流入口 ll及流出口 12,在工作室本体22的侧部25 上形成了抽真空口 13。在工作室本体22的开口部24上,按保持减压 工作室2内的气密的方式固定着盖部21。在减压工作室2中,配置了 一端与流入口 ll连接,另一端与流出口 12连接的脱气元件5。
如图2及图3所示,脱气元件5具有具有挠性的多根气体透过 性软管151所组成的软管束15;筒状的适配器141、 142;以及捆扎气 体透过性软管151的捆扎部件16。适配器141、 142包括安装于软管 束15的一端部,与减压工作室2的流入口 11连接的流入侧适配器141; 以及安装于另一端部,与减压工作室2的流出口 12连接的流出侧适配 器142。通过流入侧适配器141向流入口 11流入的被脱气液体在脱气 元件5的内部,即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内部流通之后,通过流出侧适配器142从流出口 12流出。
如图l所示,脱气元件5在软管束15按多重圈状弯曲了的状态下 收纳在减压工作室2中。换句话说,在流入侧适配器141和流出侧适 配器142之间,软管束15部分地环状地弯曲而形成了弯曲部分BP, 在该环状的弯曲部分BP的多个地方配置了捆扎部件16。这样,在采 用小尺寸的减压工作室2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软管束15的长度(气体透 过性软管151的长度),因而能比较简单地提高脱气装置1的脱气能力。
缠绕在软管束15上的捆扎部件16起着把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 捆扎成一束而保持软管束15的形态的作用,并且起着防止在弯曲了软 管束15时各个气体透过性软管151产生折角的作用。若把软管束15 按图1的方式弯曲成多重圈状而形成弯曲部分BP,则气体透过性软管 151上会产生弯曲所造成的应力。于是,气体透过性软管151会按能缓 和应力的形态变形。然而,因为是按由捆扎部件16捆扎的部分包含在 弯曲部分BP中的方式弯曲软管束15,所以气体透过性软管151不能 容易地变形,结果就能防止产生折角。在弯曲部分BP上以给定间隔配 置多个捆扎部件16,就能使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起作用的捆扎力在 长度方向均匀化,有望提高防止弯曲的效果。
还有,在流入侧适配器141和流出侧适配器142之间,邻接的气 体透过性软管151、 151彼此不互相粘接。即,气体透过性软管151、 151只是与适配器141、 142连接的两端部互相粘接(具体是熔敷)。捆扎 部件16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带来的捆扎力不太大,因而气体透过性 软管151能在长度方向的前后移动。另一方面,捆扎部件16并不是包 覆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全部,而是以给定间隔配置在沿着长度方向 的多个地方。即,在弯曲了软管束15时,位于内周侧的气体透过性软 管151在长度方向的前后稍微移动,并且在捆扎部件16未捆扎的区间, 向环的中心稍稍鼓起地变形。结果就能释放弯曲所造成的应力,提高 防止折角的效果。还有,若把气体透过性软管151捆扎成一束,则在减压工作室2
中收纳脱气元件5时的作业性也会提高。还有,采用捆扎部件16能简 单地防止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散开。不必采用粘接剂或者进行热 熔敷来使气体透过性软管151、151彼此结合。能在气体透过性软管151、 151彼此之间产生间隙,因而可望提高脱气元件5所具有的脱气性能。
作为上述捆扎部件16,例如可以使用带子、软管、链子、薄膜等, 优选的是薄的薄膜。在捆扎部件16为薄膜的场合,缠绕在软管束15 上就能把多根气体透过管151以包裹的形式捆扎。于是,从捆扎部件 16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捆扎力在面上起作用,能得到出色的防止 折角效果。
优选的是,捆扎部件16采用的薄膜具有气体透过性。使用具有气 体透过性的薄膜作为捆扎部件16,可以几乎不阻碍气体透过性软管151 的气体透过作用而捆扎这些气体透过性软管151。作为具有气体透过性 的薄膜的代表,可以列举多孔质薄膜,或者在该多孔质薄膜上积层加 强材料而成的积层薄膜。在采用多孔质薄膜和加强材料的积层薄膜作 为捆扎部件16的场合,优选的是,该加强材料与多孔质薄膜相比,通 气性出色。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由树脂、金属等形成的织布、无纺布、 网状物、网、海绵、泡沫塑料、发泡体、多孔质体等作为加强材料。
作为适合于捆扎部件16的多孔质薄膜,可以列举由聚四氟乙烯 (PTFE)、四氟乙烯一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乙烯一四氟乙烯共聚 物、聚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等氟树脂类形成的多孔质薄膜、由聚乙烯、 聚丙烯等聚烯烃类形成的多孔质薄膜。其中,由于气体透过性、耐药 品性出色的原因,聚四氯乙烯所形成的多孔质薄膜良好。
捆扎部件16的形状可以是长条状。如图3的断面图所示,把捆扎 气体透过性软管151后的捆扎部件16的两端彼此用粘接剂固定或者通过热熔敷固定即可。还有,也可以按捆扎部件16不产生位置偏离的方 式,把捆扎部件16和软管束15用粘接剂等部分地固定。还有,在本
实施方式中,是用捆扎部件16捆扎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沿着长度方 向的多个地方。这样就能更确实地捆扎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还有, 适当调整捆扎部件16的配置间隔,就能使其不阻碍气体透过性软管151 的气体透过作用。
对于其他零件进行说明。
减压工作室2的盖部21及工作室本体22都是由金属、玻璃或塑 料按给定形状成形的。如果是金属,则从化学抗性出色的观点来看优 选的是不锈钢。如果是塑料,则可以采用氟树脂、聚烯烃。如果考虑 形成抽真空口 13等的必要性、耐久性,则减压工作室2最好是金属制 的。
气体透过性软管151采用脱气装置中一般使用的软管即可。具体 而言,采用由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一全氟垸基乙烯基醚共聚 物、乙烯一四氟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等氟树脂类形成的 软管、由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形成的软管即可。为了扩大每单位 容积的膜面积,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使用细的中空线体作为气体透 过性软管151。在该场合,1根中空线体(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直径按 内径而言为数十ixm 数mm程度的范围,通常由数根 数百根的程度 构成一个软管束15。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适配器141、 142把软管束15与 流出口 11及流入口 12连接。适配器141、 142例如可以采用图4所示 的构造。如图4所示,适配器141、 142具备固定软管束15的端部的 楔子52、盖形螺母51及管套件55。把固定了软管束15的管套件55 用0环53和螺母54固定于在盖部21形成的流入口 ll或流出口 12上。 此处,管套件55和软管束15也可以使用具有热熔敷性的氟树脂系粉 末来熔敷。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盖部21形成了流入口 11及
10流出口 12,不过,流入口 11及/或流出口 12也可以在工作室本体22 的侧部25、底部23形成。
其次,图5表示的是使用了图1的脱气装置的脱气系统的构成图。 脱气系统30具备收纳了脱气前的液体的罐34;配置在它与脱气后的 液体的使用点36之间的脱气装置1;用于把脱气装置1的减压工作室 2内减压到比大气压低的压力的真空泵33(减压装置);连接真空泵33 和脱气装置1而形成真空线的抽真空管38;测量抽真空管38内的压力 的真空计32;以及比真空线上的真空计32的配置位置靠脱气装置1所 设置的漏液传感器31。脱气装置1设置成工作室本体22的底部23位 于铅垂下方,其上形成了流入口 11及流出口 12的盖部21位于铅垂上 方的姿势。它是由泵35汲取罐34的液体,将其送到脱气系统30,把 脱气处理后的液体送到使用点36的结构。
在图5所示的脱气系统30中,通过监视在脱气装置1和真空泵33 之间的减压线上配置的真空计32的变动,就能判断液漏的有无。然而, 对于少量液漏的情况,只根据真空计32的变动而迅速判断是困难的。 因此,优选的是基于漏液传感器31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漏液的有无,决 定是停止还是继续进行脱气处理。漏液传感器31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可以使用检测2根导线间的电阻值的变化的方式的漏液传感器、 光纤方式的漏液传感器。另外,也可以在脱气装置1的减压工作室2 内配置漏液传感器、真空计等检测器。
还有,如图5所示,在脱气系统30中,也可以在脱气装置l和真 空泵33之间的真空线上配置液体存水弯39。液体存水弯39起着阻止 通过抽真空口 13流入抽真空管38中的被脱气液体被真空泵33吸入、 与真空计32接触的作用。这样就能保护真空计32和真空泵33不出故障。
上述液体存水弯39可以采用能存积液体的小工作室、包含容许气体通过但阻止液体通过的通气过滤器的零件。这种通气过滤器的具体 例子是包含氟树脂、聚烯烃树脂的多孔质膜的多孔质过滤器。另外,
作为真空线上的液体存水弯39的具体配置位置,可以是漏液传感器31 和真空泵33之间,优选的是漏液传感器31和真空计32之间。
(第2实施方式)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脱气装置。先前说明了的第1 实施方式的脱气装置和第2实施方式的脱气装置的不同点在于构成脱 气元件的气体透过性软管的捆扎形态。按由同一参照符号来表示的方 式,其他构成对于各实施方式是共同的。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脱气装置10具备减压工作室2和配置 在减压工作室2内的脱气元件50。减压工作室2的构成如第1实施方 式中说明了的。如图7所示,脱气元件50由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 所组成的软管束15、捆扎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捆扎部件17和适配器 141、 142构成。
脱气元件50是在软管束15以多重圈状弯曲了的状态下收纳在减 压工作室2中。换句话说,在流入侧适配器141和流出侧适配器142 之间的由捆扎部件17缠绕的区间,软管束15按环状弯曲而形成了弯 曲部分BP。这样,在采用小尺寸的减压工作室2的情况下,也能获得 软管束15的长度(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长度),能比较简单地提高脱 气装置IO的脱气能力。
捆扎部件17按螺旋状缠绕在软管束15上,起着把多根气体透过 性软管151捆扎成一束的作用,并且起着防止把软管束15弯曲了时各 个气体透过性软管151发生折角的作用。若把软管束15如图6所示按 多重圈状弯曲而形成弯曲部分BP,则气体透过性软管151中会产生弯 曲所造成的应力。于是,气体透过性软管151会以能缓和应力的形态 变形。然而,因为是按由捆扎部件17捆扎着的部分包含在弯曲部分BP中的方式弯曲软管束15,所以气体透过性软管151不能容易地变形, 结果就能防止产生折角。
还有,在流入侧适配器141和流出侧适配器142之间,邻接的气 体透过性软管151、 151彼此不互相粘接。S卩,气体透过性软管151、 151只是与适配器141、142连接的两端部互相粘接(具体是熔敷)。还有, 捆扎部件17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带来的捆扎力不太大。因此,在弯 曲了软管束15时,位于内周侧的气体透过性软管151在长度方向的前 后稍微移动,释放弯曲所造成的应力。通过气体透过性软管151挠曲 来释放应力的效果如第1实施方式中也说明了的。但防止气体透过性 软管151折角的效果是本实施方式比第1实施方式出色。其原因如下。
如图8所示,在把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脱气元件5弯曲了时, 在互相邻接的1个捆扎部件16和另1个捆扎部件16之间,位于内周 侧的气体透过性软管151会挠曲,产生挠曲部27k。这样的挠曲部27k 如果不妨碍液体的流通则不成大问题,不过,也许会发展成气体透过 性软管151的折角。因此,还是不形成挠曲部27k为好。为防止形成 挠曲部27k,只要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在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施加均 匀的捆扎力即可。如果縮短捆扎部件16的配置间隔,就容易对气体透 过性软管151在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施加均匀的捆扎力。但若过多縮 短捆扎部件16的配置间隔,则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气体透过作用有 下降的可能性。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是在软管束15上螺旋状地缠绕长条的捆 扎部件17,因而捆扎部件17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带来的捆扎力与第 1实施方式相比在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长度方向变得更均匀。因此, 不易产生图8所示的挠曲部27k,能得到出色的防止折角的效果。
关于捆扎部件17的优选材料等,如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捆扎部件17的形状可以是带状,可以把两端通过粘接剂、热熔敷
而固定在软管束15或适配器141、 142上。还有,可以通过适当调整 捆扎部件17的螺旋间隔而使得不阻碍气体透过性软管151的气体透过 作用。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软管束15上螺旋状地缠绕1根带 状的捆扎部件17,不过,也可以再准备1根同样的捆扎部件17,呈2 重螺旋地在软管束15上缠绕2根捆扎部件17、 17。如果这样,就能更 确实地捆扎气体透过性软管151,并且捆扎力会均匀地起作用,进而能 得到出色的防止折角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脱气装置,具备其上形成了被脱气液体出入的流入口及流出口的减压工作室;以及在一端与上述流入口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流出口连接的状态下收纳在上述减压工作室中,从上述流入口流入的上述被脱气液体通过其内部的脱气元件,上述脱气元件包括具有挠性的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所组成的软管束和捆扎上述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而形成上述软管束的捆扎部件,按上述软管束的至少一部分成为由于弯曲该软管束而形成的弯曲部分的方式收纳在上述减压工作室中,至少在上述弯曲部分的一部分上配置了上述捆扎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捆扎部件为薄膜, 在上述软管束上缠绕上述薄膜而把上述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捆扎成一 束。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薄膜具有气体透 过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薄膜包括多孔质 薄膜。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多孔质薄膜由聚 四氟乙烯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具备把上述多根气体 透过性软管在沿着其长度方向的多个地方进行捆扎的多个上述捆扎部 件。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脱气元件还包括安装于上述软管束的一端部,与上述流入 口连接的流入侧适配器;以及安装于另一端部,与上述流出口连接的 流出侧适配器,在上述流入侧适配器和上述流出侧适配器之间,上述软管束弯曲 成环状,从而形成上述弯曲部分,在环状的上述弯曲部分的多个地方 以给定间隔配置了上述捆扎部件。
8. —种脱气装置,具备其上形成了被脱气液体出入的流入口及流出口的减压工作室;以及在一端与上述流入口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流出口连接的状态下收 纳在上述减压工作室中,从上述流入口流入的上述被脱气液体通过其 内部的脱气元件,上述脱气元件包括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所组成的软管束和在上述 软管束上按螺旋状缠绕而捆扎上述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的捆扎部件,上述软管束在上述捆扎部件缠绕的区间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捆扎部件为薄膜。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薄膜具有气体 透过性。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薄膜包括多孔 质薄膜。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多孔质薄膜由 聚四氟乙烯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气装置,其中,上述脱气元件还包括安装于上述软管束的一端部,与上述流入 口连接的流入侧适配器;以及同样地安装于另一端部,与上述流出口 连接的流出侧适配器,在上述流入侧适配器和上述流出侧适配器之间的由上述捆扎部件 缠绕的区间,上述软管束弯曲成环状,从而形成弯曲部分。
全文摘要
脱气装置(1)具备其上形成了被脱气液体出入的流入口(11)及流出口(12)的减压工作室(2);以及在一端与流入口(11)连接,另一端与流出口(12)连接的状态下收纳在减压工作室(2)中,从流入口(11)流入的被脱气液体通过其内部的脱气元件(5),脱气元件(5)包括具有挠性的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所组成的软管束(15)和捆扎多根气体透过性软管(151)而形成软管束(15)的捆扎部件(16)。软管束(15)按由捆扎部件(16)捆扎的部分包含在弯曲部分(BP)中的方式弯曲成多重圈状。
文档编号B01D19/00GK101516463SQ20078003522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2日
发明者大谷肇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