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773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烟气脱硫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工业锅炉或电站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等酸性污染物,给
人们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造成空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烟气海水脱硫工艺。在烟气海水脱硫工艺中,海水恢复系统
需要采用曝气氧化恢复的手段来使海水达标排放。在国内己经投产的项目中多是采用风机和
曝气头,无论风机还是曝气头都没有任何调节手段,整个曝气系统只有全负荷或零负荷的工
况,运行不能随脱硫工艺主机组的负荷变化而变化,即不能随曝气池入口吸收二氧化硫量的
多少而调节风机负荷,这就造成了风机功率的浪费,其工作效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根据曝气池入口吸收二氧化硫量的多少而 调节负荷,从而减少风机功率浪费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包括一种用于脱 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曝气风机和曝气管网,海水自曝气池一 端的入口流入,由曝气池另一端的出口流出,曝气风机与曝气管网相连接,曝气管网包括多 个并联的曝气风管,每个曝气风管设有均匀分布的、用于以压縮空气对海水进行曝气的小孔,
曝气管网还包括至少2个容量相同或不同的曝气风室,曝气风室安装在曝气池的外缘,曝气 风机的数量与曝气风室的数量相同并分别各自相互连接,每个曝气风室分别连接有多个并联 的曝气风管,各曝气风管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相互平行均匀排列在曝气池内。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中每根所述曝气风管在与曝气风 室连接处分别安装有用于调节风量的阀门。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中所述小孔分布在曝气风管向上 的半个圆周面上。
3的半个圆周面上。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中所述曝气风管分别沿曝气池内 侧壁下伸布置到曝气池的底板上。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中所述曝气风室和曝气风机分别 设有2个,第一曝气风室和第二曝气风室及第一曝气风机和第二曝气风机的容量分别占总容 量的50%或40%和60%。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中所述曝气风室和曝气风机分别 设有3个,第一曝气风室、第二曝气风室和第三曝气风室及第一曝气风机、第二曝气风机和 第三曝气风机的容量分别占总容量的40°/。、 20%和40%。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在保证混合 海水内曝气均匀高效的前提下,由于设置了多个曝气风室和曝气风机,并在每根曝气管道上 安装了可供调节的阀门,曝气装置能夠随曝气池入口吸收二氧化硫量的多少而调节负荷,又 增加了通过阀门进行局部调节的手段。这就大大减少了风机功率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高了经济效益。其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湿法烟气脱硫设备,具有较高的 实用价值。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有深入的理角牟。


图1是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中曝气风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l,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l、曝 气风机和曝气管网三部分。曝气池1为长方形混凝土结构,长宽因工程容量和地形不同而定, 水深大约2—3米。海水自曝气池l 一端的入口 ll流入,由曝气池l另一端的出口 12流出。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曝气管网包括2 个容量不同的曝气风室41, 42和多个并联的曝气风管3。曝气风室41, 42安装在曝气池1 的外缘,曝气风机21, 22的数量与曝气风室41, 42的数量相同,也是2个。每个曝气风室41, 42分别连接有多个并联的曝气风管3,各曝气风管3与水流方向相垂直,分别沿曝气池 1内侧壁下伸,相互平行均匀排列在曝气池1的底板上。每个曝气风管3设有均匀分布的、 用于以压縮空气对海水进行曝气的小孔6。参照图3,小孔6按照等间距分布在曝气风管3向 上的半个圆周面上,按照曝气量的大小可以取不同的数量。运行过程中,压縮空气从各个小 孔6中均喷出来对海水进行曝气。配置的2台曝气风机21, 22与2个曝气风室41, 42各自 连接。各曝气风室41、 42和曝气风机21、 22的容量分别占总容量的50%。这一实施例用于 整个曝气系统能随脱硫工艺主机组的半负荷变化来调节风机负荷,以半负荷的工况运行。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在每根曝气风管3在与曝气风室41, 12连接处安装有用于调节风量的阀门5,通过阀门5的调节避免整个曝气池1内曝气不均匀 或偏流现象的发生。
在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另一实施例中,2组曝气风室41、 42和曝气风机21、 22的容量可各占总容量的40%和60%。这一实施例用于整个曝气系统能随 脱硫工艺主机组的负荷来调节风机负荷,以40%或60%负荷的工况运行。
在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第三个实施例中,曝气风室和曝气 风机分别设有3个,各曝气风室41、 42、 43和曝气风机21、 22、 23的容量分别占总容量的 40%、 20%和40%。这一实施例用于曝气池也按照风机的容量划分为40%、 20%和40%三个区域, 可以实现按20%、 40%、 60%、 80%和100%的组合配置运行工况。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在使用时,由曝气风机2来的压縮空 气先进入曝气风室41, 42, 43,曝气管网的每根曝气管道3均与曝气风室41, 42, 43连通, 压缩风由曝气风室41, 42, 43进入曝气管网,再由曝气管道3上均匀分布的小孔6形成细碎 的气泡进入需要曝气的混合海水中。
同时,曝气风管3上安装了可以调节风量的阀门5,通过阀门5可以调节各个曝气风管3 的气量分配。这样,就可以把空气均匀地分配到水体中,达到曝气均匀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 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涉及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 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1)、曝气风机和曝气管网,海水自曝气池(1)一端的入口流入,由曝气池(1)另一端的出口流出,曝气风机与曝气管网相连接,曝气管网包括多个曝气风管(3),每个曝气风管(3)设有均匀分布的、用于以压缩空气对海水进行曝气的小孔(6),其特征在于曝气管网还包括至少2个容量相同或不同的曝气风室(41,42,43),曝气风室(41,42,43)安装在曝气池(1)的外缘,曝气风机(2)的数量与曝气风室(4)的数量相同并分别各自相互连接,每个曝气风室(41,42,43)分别连接有多个并联的曝气风管(3),各曝气风管(3)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相互平行均匀排列在曝气池(1)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每根所述曝气风管(3)在与曝气风室(41, 42, 43)连接处分别安装有用于调节风量的阀 门(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小孔(6)分布在曝气风管(3)向上的半个圆周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曝气风管(3)分别沿曝气池(1)内侧壁下伸布置到曝气池(1)的底板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曝气风室和曝气风机分别设有2个,第一曝气风室(41)和第二曝气风室(42)及第 一曝气风机(21)和第二曝气风机(22)的容量分别占总容量的50°/。或40%和60%。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曝气风室和曝气风机分别设有3个,第一曝气风室(41)、第二曝气风室(42)和第三 曝气风室(43)及第一曝气风机(21)、第二曝气风机(22)和第三曝气风机(23)的容量分 别占总容量的40%、 20%和40%。
全文摘要
本发明用于脱硫后海水恢复的负荷可调控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池、曝气风机和曝气管网,曝气管网包括至少2个容量相同或不同的曝气风室和多个并联的曝气风管,如曝气风室和曝气风机分别设有3个,各曝气风室和曝气风机的容量分别占总容量的40%、20%和40%。每个曝气风管设有均匀分布的曝气小孔,各曝气风管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相互平行均匀排列在曝气池内。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设置了多个曝气风室和曝气风机,并在每根曝气管道上安装了可供局部调节的阀门,能够随曝气池入口吸收二氧化硫量的多少来调节负荷,减少了风机功率的浪费,提高了设备的效率,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湿法烟气脱硫设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B01D53/96GK101468297SQ20081011856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
发明者东 杨, 陈玉乐 申请人:杨 东;陈玉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