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854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滤芯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过滤的滤芯的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滤芯框架。
背景技术
滤芯是各种过滤装置中的核心部分,过滤装置是依靠滤芯而将污水、废气中的杂 质分离出来。目前,滤芯都包括有滤芯框架和设置在滤芯框架上的过滤介质,其中,过滤 介质以织造的滤布、非织造的金属滤网、纤维介质、各种多孔材料等较为常见。如专利号为 200620155649. l(公告号为CN20099508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有框架的滤网》就 公开了一种过滤用的滤网。该滤网四周围有一圈框架,该框架由带有U型槽的框条制成, 整条框条在多个弯折部弯折后,首尾连接起来形成多边环形框,而滤网就安装在该框架的U 型槽内,通过U型槽两侧的折扣而将滤网夹持住。由此看出,整片滤网仅在其四周绕有一圈 框架,滤网中央是没有任何支撑之物,而滤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带有压力的水流、 气流,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滤网中央容易因冲击而变得松动,滤网就会随波逐流而产生 浮动,甚至会造成滤网四边的脱落,这种情况在整个滤网面积较大时尤为突出;同时,这种 单片滤网的设置方式,使得滤网的适用性不足,无法应用到其他规格的滤芯上,而且在滤网 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只要滤网某一处有破损,整片滤网就必须更换,使得滤网更换、修护费 用较大,增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由多个单 元框架拼装而成的滤芯框架,其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较为便捷,适用性较强,而且能 有效降低维护费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滤芯框架,其特征在于 由多个单元框架拼装而成,每个单元框架包括一个四方的基架和四根连接条,其中,基架在 四个边沿处各具有一向外侧延伸的阔边,每个阔边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燕尾槽,而每根连 接条的宽度大于阔边的宽度,且每根连接条上设置有相配的插块,每根连接条就通过其插 块插入到相应的燕尾槽内而连接到基架之上,四边相邻的单元框架也通过共用的连接条与 相邻基架上阔边的插接而连接一起。 也即,每每相邻的两个单元框架就可以通过共用的一根连接条而互相衔接起来, 如此就可拼接成所需要面积大小的滤芯框架。 为使连接条与相邻的两个单元框架的阔边连接更加可靠,每根连接条的宽度可以 是阔边的宽度的两倍,如此,位于共用的那根连接条两侧的两个单元框架上的阔边就可以 完全地与那根连接条插接一起,保证了插接的牢固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阔边上的燕尾槽可以设置在阔边的内表面,由于阔边的外 表面即为滤芯框架的外表面,这就不会影响过滤介质在框架外表面的安装设置,也方便连 接条的插配安装。[0008] 为进一步避免过滤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受冲击而出现松动、浮动现象,所述单元框 架中的基架可以是制作成网格式的,也即,基架具有许多网格而能承托安装在基架表面的 过滤介质。 所述过滤介质可以采用具有密集型过滤孔道的各种过滤材料,也可以采用滤布、 或滤网、或丝网、或多孔滤板等,由于滤布具有较高的亲水效果,成本也较低廉,尤以采用滤 布为最佳,其中,过滤介质可以是一整片地安装在滤芯框架的外表面,也可以分割成单元小 片地安装在每个单元框架之上。 为使安装使用更加方便,过滤介质以单元小片的设置方式为最佳,为此,所述单元 框架中基架的外表面可以沿四个边沿开设一圈压条安装槽,通过一圈连续的压条将过滤介 质安装在单元框架的外表面,具体的,通过一圈连续的压条将一块单元小片的四个边沿压 入到压条安装槽内,并通过螺钉将压条固定在单元框架上,如此,单元小片就牢固的覆盖在 单元框架的外表面上。 为提高滤芯框架的利用率,所述滤芯框架可以在其两侧面上都安装有过滤介质, 为此,所述滤芯框架可以包括有两层所述的单元框架,每相邻的两层单元框架互为镜像地 固定在一起,也即,单元框架两两镜像地组成一对单元框架来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滤芯框架设计成多个单元框架拼装 而成,免去了制造大面积整个框架带来的麻烦,部件结构非常简单、合理,使得组装使用方 便、灵活、快捷,单元框架可以组装成所需要的面积,适用范围较广;更重要的是,过滤介质 受到单元框架的承托作用,而减小了在使用过程中受冲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过滤介 质分割成单元小片设置,破损的过滤介质更换方便,且能有效降低维护费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只画出四组单元框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元框架中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有滤布的一组单元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滤布的一组单元框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图4所示,该滤芯框架,由多个单元框架A拼装而成,每个单元框架A包 括一个四方的基架1和四根连接条2 ; 其中,基架1是网格式的,基架1在四个边沿处各具有一向外侧延伸的阔边ll,每 个阔边11的内表面上都设置有三个燕尾槽12,而每根连接条2的宽度是阔边11的宽度的 两倍,且每根连接条2上设置有与燕尾槽12相配的插块21,每根连接条2就通过其插块21 插入到相应的燕尾槽12内而连接到基架1之上; 而四边相邻的单元框架A也通过共用的连接条2与相邻基架1上阔边11的插接 而连接一起;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滤芯框架的两个侧面都安装有过滤介质4,滤芯框架设置有 两层所述的单元框架A,层面上相邻的两个单元框架A组成一组单元框架B,每一组单元框
4架B中的两个单元框架A互为镜像地用螺钉5固定在一起,参见图1、图3和图4 ; 基架1的外表面沿四个边沿开设一圈压条安装槽13,实际使用时,通过一圈连续 的压条3将过滤介质4安装在单元框架A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介质4采用滤布, 并分割成单元小片配合单元框架A使用,具体是用压条3将过滤介质4的单元小片的四个 边沿压入到基架1的压条安装槽13内,在通过螺钉5将压条固定在压条安装槽13内,从而 将过滤介质4的单元小片固定在单元框架A外表面。
权利要求一种滤芯框架,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元框架(A)拼装而成,每个单元框架(A)包括一个四方的基架(1)和四根连接条(2),其中,基架(1)在四个边沿处各具有一向外侧延伸的阔边(11),每个阔边(11)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燕尾槽(12),而每根连接条(2)的宽度大于阔边(1)的宽度,且每根连接条(2)上设置有相配的插块(21),每根连接条(2)就通过其插块(21)插入到相应的燕尾槽(12)内而连接到基架(1)之上,四边相邻的单元框架(A)也通过共用的连接条(2)与相邻基架(1)上阔边(11)的插接而连接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框架,其特征在于每根连接条(2)的宽度是阔边(11)的宽度的两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阔边(11)上的燕尾槽(12)设置在阔边(11)的内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框架(a)中的基架(1)是网格式的。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滤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的外表面沿四个边沿开设一圈压条安装槽(13),通过一圈连续的压条(3)将过滤介质(4)安装在单元框架(A)的外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滤芯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层所述的单元框架(A),每相邻的两层单元框架(A)互为镜像地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种滤芯框架,由多个单元框架(A)拼装而成,每个单元框架(A)包括一个四方的基架(1)和四根连接条(2),其中,基架(1)在四个边沿处各具有一向外侧延伸的阔边(11),每个阔边(11)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燕尾槽(12),而每根连接条(2)的宽度大于阔边(1)的宽度,且每根连接条(2)上设置有相配的插块(21),每根连接条(2)就通过其插块(21)插入到相应的燕尾槽(12)内而连接到基架(1)之上。本实用新型将滤芯框架设计成多个单元框架拼装而成,使得组装使用方便、灵活、快捷,可以组装成所需要的面积,适用范围较广;过滤介质受到单元框架的承托作用,减小了受冲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过滤介质分割成单元小片设置,破损的过滤介质更换方便,且能有效降低维护费用。
文档编号B01D29/05GK201437058SQ200920122818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俞建德 申请人: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