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369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式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器,确切地说公开了一种管式混合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混合器是一种较常用的化工设备,特别是化工原料混合反应时,既需 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配比和输出量,故大部分混合器多采用滚筒式、搅 拌式,不仅可以使原料充分反应,而且保证了产量和质量。但是传统的混合器也存在诸多不 足之处,庞大的设备往往占用很大的空间、辅助设施繁杂、操作工艺复杂,大量耗费人力、电 力和投资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管式混合器,主要解决传统设备体积庞大、占用空间、辅助设施 繁杂、操作工艺复杂、耗能大、设备资本投入大等问题。它包括处理器、进料管、出料管、上 (下)栅板、填料、缓冲区、工业酸度计、酸度显示器、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是一管状 体,上下两端封闭,并于上下底的中心分别固接出料管、进料管,且进料管、出料管与处理器 同轴心、直径小于处理器内径;处理器的内部中间位置,水平固接一圆形上栅板,上栅板周 边与处理器内壁密闭焊接;靠近处理器的底部也固置一下栅板,与中部的上栅板连接方式 相同,该下栅板与处理器底部留有约3 5cm的距离,中间上栅板和底部下栅板均是一块直 径与处理器内径相同的圆形金属板,在圆形金属板上面密布直径约Icm的圆孔;中间上栅 板与底部下栅板之间装满填料,中部上栅板与处理器上底之间为缓冲区;工业酸度计探头 固接在处理器的缓冲区的侧壁上,探头置于缓冲区略偏上部位,与处理器侧壁密闭焊接,并 通过连接线连接到酸度显示器。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节省工作空间,且 不需要电动搅拌或滚动,操作简单,节约能源和人力,反应充分、出料质量高,适于程序化生 产。

参见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该实用新型主要包括⑴处理器、(2)进料管、(3)出料管、⑷上栅板、 (4')下栅板、(5)填料、(6)缓冲区、(7)工业酸度计探头、⑶酸度显示器、(9)连接线; 处理器(1)的上下两底部分别固接出料管O)、进料管(3),栅板有两块,置于处理器(1)的 中间部位的为上栅板G),置于处理器(1)的底部略偏上,填料( 装填在上栅板(4)和下 栅板)所形成的腔室内,上栅板(4)与处理器(1)的上底之间的腔室为缓冲区(6),工 业酸度计探头(7)插置于缓冲区(6)内略偏上部位,并与处理器(1)的侧壁密闭焊接,通过连接线(9)与酸度显示器(8)连接。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液体,经流量计控制汇集后 经进料管(2)进入混合器(1),由于受到底部下栅板(4')的阻碍,形成若干分流从下栅板 (4')圆孔进入填料(5)的间隙内,再次形成更多分流,延缓了流速,确保了反应时间,且使 混合后的液体各组分之间接触更加充分,反应更加彻底;在混合液体流入量不断增加的情 况下,处理器(1)内的混合液体也对进料管(2)的流入形成一定的压力,使混合液体的各组 分流入量处在可控之下,同理处理器(1)内部的反应过程也可通过工业酸度计探头(7)实 时监控,再通过调节各液体的流量计从而控制整个反应过程。当通过填料(5)的液体进入 到缓冲区(6)时,通道由原来的狭窄状态忽而变得开阔起 来,液体再次迟缓上升,赢得了更 多的反应时间;当处理器(1)内部的液体上升至顶部时,反应基本完成,即可从出料管(3) 自然流出。
权利要求1.管式混合器,它包括处理器(1)、进料管(2)、出料管(3)、上栅板(4)、下栅板 (4')、填料(5)、缓冲区(6)、工业酸度计(7)、酸度显示器(8)、连接线(9);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处理器(1)是一管状体,上下两端封闭,并于上下底的中心分别固接出料管(3)、进料 管(2),且所述的进料管(2)、出料管(3)与所述的处理器(1)同轴心、直径小于处理器(1) 内径;处理器(1)的内部中间位置,水平固接一圆形上栅板(4),所述的上栅板(4)周边与 处理器(1)内壁密闭焊接;靠近处理器(1)的底部也固置一下栅板(4'),下栅板(4') 与处理器(1)底部留有约3 5cm的距离,所述的上栅板(4)和下栅板(4')均是一块直 径与所述的处理器(1)内径相同的圆形金属板,上面密布直径约Icm的圆孔;所述的上栅板 (4)与下栅板(4')之间装满填料(5),所述的上栅板(4)与所述的处理器(1)的上底之间 为缓冲区(6);所述的工业酸度计探头(7)固接在所述的处理器(1)的缓冲区(6)的侧壁 上,所述的工业酸度计探头(7)插置于所述的缓冲区(6)内略偏上部位,且与处理器(1)侧 壁密闭焊接,并通过所述的连接线(9)连接到酸度显示器(8)上。
专利摘要管式混合器,主要解决传统设备占用空间、设施繁杂、操作复杂、耗能大、投入大等问题。它包括处理器、进料管、出料管、栅板、填料、缓冲区、工业酸度计、酸度显示器、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是一管状体,上下两端封闭,并于上下底的中心分别固接出料管、进料管,且进料管、出料管与处理器同轴心、直径小于处理器内径;处理器的内部中间位置,水平固接一圆形栅板,栅板周边与处理器内壁密闭焊接;靠近处理器的底部也固置一栅板,该栅板与处理器底部留有间隙,栅板上面密布直径约1cm的圆孔;两闸板之间装满填料,中部栅板上部为缓冲区;工业酸度计探头置于缓冲区略偏上部位,与处理器侧壁密闭焊接,并通过连接线连接到酸度显示器。
文档编号B01F3/08GK201815251SQ20102022197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刘达 申请人:江苏惠利隆塑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