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转盘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628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转盘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属于固液分离真空过滤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刚性压紧滤网布 的自搅拌立式转盘过滤机。
背景技术
立式转盘过滤机广泛应用在选矿行业、铝业、精选煤等行业的固液分离工段。 随着规模生产的要求设备趋于大型化,目前国内大型的立式转盘过滤机多采用进口机型 圆盘结构,即用带接口的扇形盘片拼装成整圆滤盘组件,扇形盘片采用布袋式滤布套 装。这样的结构在更换滤布时需拆下扇形盘片套装滤布,非常不方便,且该结构在装配 中不易保证圆盘的整体平面度,且生产中也往往由于拆卸更换滤布以及运转变形等破坏 平面度,导致卸料不完整,部分滤渣返回过滤机导致设备产能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立式转盘 过滤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立式转 盘过滤机,包括定距安装在中心轴上的若干滤盘,所述滤盘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 环之间设有若干辐条,其中辐条的上下侧面开设沟槽,沟槽内设有用于压紧滤网布的长形 钢条;内环和外环的上下侧面开设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用于压紧滤网布的环形钢条。作为优选,所述滤盘的外环外侧设有若干翼片,翼片上设有安装柔性刮片的联 接孔。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保证滤盘整体平面度,进而确保反吹卸料后刮板与滤盘间 隙稳定,卸料完整提高设备产能;同时可不拆卸滤盘组件即可方便快速的更换滤网布, 加料系统结合滤盘自搅拌和刮料功能可缓解料浆固体颗粒槽内沉降问题。本实用新型具 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滤盘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滤盘中辐条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滤盘中内环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滤盘中外环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在中心轴5上定距安装若干滤盘4,且 滤盘4各扇形分区与中心轴5上对应接口相通,滤盘4和中心轴5做为整体件放置在支承 座3上,中心轴5的一端外侧连接有传动装置2,同时两端设置分配头1,分配头1为静 止件,传动装置2带动中心轴5及其上的滤盘4旋转工作。支承座3放置在料浆槽10两 端的横梁上,中心轴5在料浆槽10两端位置设有旋转密封6。料浆槽10两侧装有加料装 置8,且其中一侧设有挡轮装置9,挡轮装置9同滤盘4的外环接触,料浆槽10上在滤盘 4两侧面装有卸料装置7。参看图3、图4、图5和图6,滤盘4包括内环16和外环19,内环16和外环19 之间设有若干辐条13,相邻辐条13的上下两侧设有支撑滤网布的虑板11,相邻辐条13 的中部设有支撑板12。其中辐条13的上下侧面开设沟槽,沟槽内设有用于压紧滤网布 的长形钢条15,长形钢条15与沟槽间设有橡胶垫条14;内环16和外环16的上下侧面开 设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用于压紧滤网布的环形钢条18,环形钢条18与环形槽间设有橡 胶嵌条17;滤盘4的外环19外侧设有若干翼片20,翼片20上设有安装柔性刮片的联接 孔。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 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 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转盘过滤机,包括定距安装在中心轴(5)上的若干滤盘(4),其特征 在于所述滤盘(4)包括内环(16)和外环(19),内环(16)和外环(19)之间设有 若干辐条(13),其中辐条(13)的上下侧面开设沟槽,沟槽内设有用于压紧滤网布的 长形钢条(15);内环(16)和外环(19)的上下侧面开设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用于 压紧滤网布的环形钢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转盘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4)的外环(19) 外侧设有若干翼片(20),翼片(20)上设有安装柔性刮片的联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刚性压紧滤网布的自搅拌立式转盘过滤机,包括定距安装在中心轴上的若干滤盘,滤盘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之间设有若干辐条,其中辐条的上下侧面开设沟槽,沟槽内设有用于压紧滤网布的长形钢条;内环和外环的上下侧面开设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用于压紧滤网布的环形钢条。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保证滤盘整体平面度,进而确保反吹卸料后刮板与滤盘间隙稳定,卸料完整提高设备产能;同时可不拆卸滤盘组件即可方便快速的更换滤网布,加料系统结合滤盘自搅拌和刮料功能可缓解料浆固体颗粒槽内沉降问题。
文档编号B01D33/21GK201791421SQ20102053312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吴华珍, 张洪亮, 陈方健 申请人:吴华珍, 张洪亮, 陈方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