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825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吸附回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原油储罐油气吸附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原油从开采到炼油厂加工,以及成品油从炼油厂的产出到最终用户消费,通常要经历若干储存、装卸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由于温度、气压、盛装油品容器的气液相体积变化等因素影响,有一部分油气会因此而挥发进入大气,造成油气的损耗。从油气回收的角度分析,油气损耗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储罐部分的油气呼吸损耗,主要集中在原油中转站、炼油厂、油库等;二是火车、汽车、轮船等运输工具装卸作业过程引起的油气损耗;三是汽车加油站的油气损耗,由槽车向加油站卸油和油枪加油两部分油气损耗构成。油品的蒸发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轻质油品大部分属于挥发性易燃易爆物质,易聚集,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后沉聚于洼地或管沟之中,遇火极易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由于油气爆炸极限范围宽,油气扩散范围广,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密闭状态下的油罐、油库、油船仓及槽车内,更易发生爆炸事故。排放到大气中的油气分子污染环境,既产生光化学烟雾,又破坏臭氧层。储运过程的油气损失,造成宝贵的石油资源的浪费。根据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在装车过程中,排入大气中的气体中平均含烃类为1.3kg/m3。2005年,我国的汽油消费量为五千多万吨,汽油挥发损失量近九十万吨,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亿元。早在60年代国外就对装车、装船过程蒸发损耗油气进行回收技术的研究,70年代,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国家已广泛采用油气回收技术,解决了装车、装船过程油品损耗的问题。在美国,不仅炼油厂和油库采取了油气回收措施,而且所有加油站都建立了密闭卸油和加油系统,使加油站基本无油气排放。欧盟的炼油厂和油库已经普遍采取了油气回收措施,对加油站的油气污染治理工作也已经开始,2005年之前欧盟的加油站均采取了油气回收措施。在国内,油气回收还是个新兴产业,实际应用不多。随着安全、环保、节能意识的逐步增强,国内对油气回收的广泛应用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在原油储油罐的油气回收方面还缺少方便简洁,无需增加额外设备和资源,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油气回收系统。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该系统方便简洁,充分利用原油自身特性将挥发油气吸收回收,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资源。也不会产生新的物质,造成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包括原油储罐、真空脱硫装置、吸附罐、真空泵C、吸收剂处理装置及吸收塔,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将从原油储罐中抽取的原油处理为贫汽油;所述原油储罐挥发油气进入真空脱硫装置解吸脱硫后进入吸附罐吸附回收,达标空气从吸附罐上端排入大、气,未达标尾气重新进入吸附罐循环吸附回收;用真空泵C对吸附饱和的吸附罐进行真空解吸再生;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进入吸收塔,被吸收剂处理装置送出的贫汽油本体所吸收,吸收后的富汽油打回原储油罐。[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油自身处理成具有吸收剂作用的贫汽油,将挥发油气吸附回收,成功的发明了一种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该系统方便简洁,充分利用原油自身特性,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资源,也不会产生新的物质,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该吸附回收系统可持续循环吸附回收原油储罐油气。进一步,所述真空脱硫装置包括真空泵A和脱硫罐,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包括加热器、冷却塔和真空泵B,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将从原油储罐中抽取出的原油经加热器加热降低原油粘稠度、冷却塔冷凝气液分离及真空泵B解吸处理得到贫汽油;所述原油储罐挥发油气从集气管道进入真空泵A解吸及脱硫罐脱硫后从吸附罐下端进气管进入吸附罐,达标空气从吸附罐上端排入大气,未达标尾气通入吸附罐进气管中重新进入吸附罐循环吸附回收;用真空泵C对吸附饱和的吸附罐进行真空解吸再生;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进入吸收塔,被供油泵从吸收剂处理装置送来的贫汽油本体所吸收,吸收后的富汽油通过回油泵打回原储油罐。文件中所说的真空泵A、B、C仅是为了便于表述,按各自所安放的位置和作用进行区分,并无具体结构的区分。进一步,所述吸附罐由至少两台容量相同的吸附罐组成,当吸附罐I吸附饱和时,油气进气管切换到已解吸再生的吸附罐II,同时吸附饱和的吸附罐I切换到与真空泵C相连通并启动真空泵C进行解吸再生,每台吸附罐解吸时间小于或等于油气吸附回收时间,使得油气吸附回收持续循环进行。进一步,所述真空脱硫装置由至少两台容量相同的真空脱硫装置交替轮换使用。进一步,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的加热器采用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温度,保证原油处于最适合的温度范围;在所述脱硫后油气进入吸附罐的进气管设置高精度油气浓度分析仪和流量计,统计出进入每台吸附罐油气中的烃含量,当达到吸附罐设计处理量时,油气进气管切换到另一台已解吸再生的吸附罐。进一步,所述切换和真空泵启动由自动化程序和电路控制。进一步,所述真空泵C为干式真空泵,所述干式真空泵采用变频控制器控制,并采用汽油冷却,冷却汽油从进油管分支通过一个过滤器进入真空泵冷却腔冷却泵体。进一步,所述干式真空泵冷却油进出口管道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控真空泵冷却油温度及真空泵冷却油流量。进一步,在所述吸附罐出气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吸附罐出气温度。进一步,在所述吸附罐出气管设有吹洗阀支路及回气阀支路,所述吹洗阀支路在吸附罐再生后期引入空气吹洗炭床;所述回气阀支路使吸附罐再生完成后从真空状态回到正常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可持续循环回收原油油气,便于实现无专人值守的全自动控制,便于实现远程监控。[0026]2.采用原油预加热,再经冷凝后气液分离及真空解吸处理方式来获得原油挥发油气所需要的吸收剂,方便简洁,充分利用原油自身特性将挥发油气吸收回收,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资源。也不会产生新的物质,造成二次污染。3.采用吸附法回收油气,吸附剂与油气接触面积大,回收效率达99%以上,油气排放质量浓度10mg/L以下,完全满足国标GB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4.采用干式真空 泵解吸技术。干式真空泵和传统液环式真空泵相比,具有脱附速度快、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减少I台外加冷却油的循环泵,直接降低能耗30%;无需密封液,消除了气体和液体的腐蚀,杜绝了活性炭和油品二次污染的可能;特殊设计使设备运行温度很低,大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可靠性;消除了易碎部件,避免了火花和静电的产生,安全性好。5.管道接口界面少,安装简便,使用成本低,维护费用低,投资收益高。6.实时监控真空泵进油气浓度,真空泵冷却油流量及温度,以及吸收塔出气温度,保证真空泵及吸附罐的安全运转。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图I为本实用新型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方法工艺流程图其中,I-供油泵A、2_加热器、3-冷却塔、4-供油泵B、5_真空泵A、6_真空泵B、7-脱硫罐1、8_脱硫罐II、9-吸附罐I、10-吸附罐II、11-真空泵C、12-吸收塔、13-回油泵、14-原油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包括原油储罐14、真空脱硫装置5、7、8、吸附罐9、10、真空泵C11、吸收剂处理装置2、3、6及吸收塔12,真空脱硫装置包括真空泵A和脱硫罐,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包括加热器2、冷却塔3和真空泵B6,原油储罐14中储存的原油在供油泵Al的作用下,经过供油管道流经加热器2,被加热器2适度加温后降低了原油粘稠度,进入冷却塔3内,在冷却塔3内冷凝后气液分离,气态轻烃经过真空泵A5解吸压缩后,直接经集气管道进入吸附罐19或者吸附罐II10内,进行吸附再生,而分离出来的液体原油则被处理成为适合作为油气吸收剂用的贫油,沉积到冷却塔内,再经过供油泵B4流入吸收塔12中。原油储罐14中挥发出的油气经过集油管道,经过真空泵B6的压缩解吸,进入脱硫罐17或者脱硫罐118,进行脱硫处理,脱硫罐17和脱硫罐118交替轮换运行,一用一备,最大程度保证油气脱硫可靠进行,脱硫后的油气最终经过集气管道进入吸附罐19或者吸附罐IIlO内,油气进行吸附再生。[0037]吸附罐19首先开始吸附,当吸附罐19吸附饱和时,系统自动转换到洁净空闲的吸附罐IIlO来吸附油气,吸附罐19开始 解吸再生;同理当吸附罐IIlO吸附饱和时,吸附罐19已经完成解吸再生,油气进入吸附罐17内进行吸附回收,吸附罐IIlO停止进油气,并与真空泵Cll相连通并启动真空泵Cll进行解吸再生。如此循环,油气可持续循环吸附回收,未被吸附的达标空气从吸附罐19和吸附罐IIlO上端出气管道排入大气,未达标尾气重新进入吸附罐循环吸附回收。吸附罐19或者吸附罐IIlO内吸附饱和的油气在真空泵Cll的真空解吸作用下,经过集气管道进入吸收塔12内,被经过预处理的原油溶剂吸收,吸收后的原油经过回油泵13被重新打回原来的原油储罐14中。尽管通过参照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油储罐、真空脱硫装置、吸附罐、真空泵C、吸收剂处理装置及吸收塔, 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将从原油储罐中抽取的原油处理为贫汽油;所述原油储罐挥发油气进入真空脱硫装置解吸脱硫后进入吸附罐吸附回收,达标空气从吸附罐上端排入大气,未达标尾气重新进入吸附罐循环吸附回收;用真空泵C对吸附饱和的吸附罐进行真空解吸再生;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进入吸收塔,被吸收剂处理装置送出的贫汽油本体所吸收,吸收后的富汽油打回原储油罐。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硫装置包括真空泵A和脱硫罐,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包括加热器、冷却塔和真空泵B, 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将从原油储罐中抽取出的原油经加热器加热降低原油粘稠度、冷却塔冷凝气液分离及真空泵B解吸处理得到贫汽油;所述原油储罐挥发油气从集气管道进入真空泵A解吸及脱硫罐脱硫后从吸附罐下端进气管进入吸附罐,达标空气从吸附罐上端排入大气,未达标尾气通入吸附罐进气管中重新进入吸附罐循环吸附回收;用真空泵C对吸附饱和的吸附罐进行真空解吸再生;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进入吸收塔,被供油泵从吸收剂处理装置送来的贫汽油本体所吸收,吸收后的富汽油通过回油泵打回原储油罐。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由至少两台容量相同的吸附罐组成, 当吸附罐I吸附饱和时,油气进气管切换到已解吸再生的吸附罐II,同时吸附饱和的吸附罐I切换到与真空泵C相连通并启动真空泵C进行解吸再生。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硫装置由至少两台容量相同的真空脱硫装置交替轮换使用。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的加热器采用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温度,在所述脱硫后油气进入吸附罐的进气管设置高精度油气浓度分析仪和流量计。
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和真空泵启动由自动化程序和电路控制。
7.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C为干式真空泵,所述干式真空泵采用变频控制器控制,并采用汽油冷却,冷却汽油从进油管分支通过一个过滤器进入真空泵冷却腔冷却泵体。
8.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真空泵冷却油进出口管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实时监控真空泵冷却油温度及真空泵冷却油流量。
9.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罐出气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吸附罐出气温度。
10.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罐出气管设有吹洗阀支路及回气阀支路,所述吹洗阀支路在吸附罐再生后期引入空气吹洗炭床;所述回气阀支路使吸附罐再生完成后从真空状态回到正常压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式原油储罐油气真空吸附回收系统,包括原油储罐、真空脱硫装置、吸附罐、真空泵、吸收剂处理装置及吸收塔,所述吸收剂处理装置将从原油储罐中抽取的原油处理为贫汽油;所述原油储罐挥发油气进入真空脱硫装置解吸脱硫后进入吸附罐吸附回收,达标空气从吸附罐上端排入大气,未达标尾气重新进入吸附罐循环吸附回收;用真空泵对吸附饱和的吸附罐进行真空解吸再生;解吸出来的高浓度油气进入吸收塔,被吸收剂处理装置送出的贫汽油本体所吸收,吸收后的富汽油打回原储油罐。本实用新型系统方便简洁,充分利用原油自身特性将挥发油气吸收回收,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资源,也不造成二次污染。
文档编号B01D53/14GK202379321SQ201120274870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魏巍 申请人:海湾环保工程(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