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882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DOP、DOTP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含有辛醇等原料,如不进行处理,浪费原料不说,还污染环境。通常的办法是用冷凝器将尾气的辛醇等物质冷凝分离出来,然后再将剩余的无害气体放空。但当出现停电事故,冷凝器的循环水——通常是循环水系统,不能运转, 常常会导致系统压力升高,未处理的尾气夹带着冷凝液从放空处外泄,导致环境污染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尾气处
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列管式冷凝器,列管式冷凝器的壳程入口接有进气管,其壳程出口接有排气管,列管式冷凝器的管程两端接口分别接循环水进出管,列管式冷凝器底部与一冷凝液承接罐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通入一醇液罐, 其高处设有一放空阀。该放空阀可以是可遥控关闭的气动阀或电磁阀,也可以是球阀等手动阀。生产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列管式冷凝器将尾气的辛醇全部冷凝分离出来,不能冷凝气态物质从放空阀无害排出。当循环水系统突出现故障(如停电等)时,操作人员关闭放空阀,夹带冷凝液的尾气先进入醇液罐,在醇液罐内的室温醇液的冷却、洗涤下,尾气中辛醇及其他化学物质大部分被留在醇液罐内,只少量气体逸出,进入大气的污染物少,原料浪费少。如此设计,可以说是用醇液罐暂时代替了列管式冷凝器。当循环系统恢复正常,操作人员再开启放空阀。作为优化,所述列管式冷凝器共有两个,两个列管式冷凝器的壳程相互串联,两个列管式冷凝器的管程相互并联。如此设计,冷凝效果好。作为优化,所述放空阀为球阀,并配有拉绳和定滑轮,所述拉绳一端系有把手,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后,系在球阀的手柄上。如此设计,通过拉动拉绳,操作人员在远距离外,也可及时关闭放空阀,事故处理更加及时。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约环保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停电损失,适用于DOP、DOTP生产及其他需要处理尾气的化工生产过程中。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尾气处理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尾气处理装置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尾气处理装置实施方式二中放空阀的工作示意图。[0014]图中1为列管式冷凝器、2为进气管、3为排气管、4为循环水进管、5为循环水出管、6为冷凝液承接罐、7为醇液罐、8为放空阀、9为拉绳、10为定滑轮、11为把手、12为球阀的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
图1所示,本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列管式冷凝器1,列管式冷凝器1 的壳程入口接有进气管2,其壳程出口接有排气管3,列管式冷凝器1的管程两端接口分别接循环水进管4和循环水出管5,列管式冷凝器1底部与一冷凝液承接罐6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通入一醇液罐7,其高处设有一放空阀8。所述列管式冷凝器1共有两个, 两个列管式冷凝器1的壳程相互串联,两个列管式冷凝器1的管程相互并联。实施方式二 如图2所示,所述放空阀8为球阀,并配有拉绳9和定滑轮10,所述拉绳9 一端系有把手11,另一端跨过定滑轮10后,系在球阀的手柄12上。其余结构和组成如实施方式一所述。
权利要求1.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列管式冷凝器,列管式冷凝器的壳程入口接有进气管,其壳程出口接有排气管,列管式冷凝器的管程两端接口分别接循环水进管和循环水出管,列管式冷凝器底部与一冷凝液承接罐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通入一醇液罐,其高处设有一放空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式冷凝器共有两个,两个列管式冷凝器的壳程相互串联,两个列管式冷凝器的管程相互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阀为球阀,并配有拉绳和定滑轮,所述拉绳一端系有把手,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后,系在球阀的手柄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处理装置。在DOP、DOTP生产过程,当循环水系统因故停止时,会出现压力升高,尾气夹带着冷凝液外泄的事故。为此,本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列管式冷凝器,列管式冷凝器的壳程入口接有进气管,其壳程出口接有排气管,列管式冷凝器的管程两端接口分别接循环水进管和循环水出管,列管式冷凝器底部与一冷凝液承接罐相通。所述排气管通入一醇液罐,其高处设有一放空阀。该放空阀可以是可遥控关闭的气动阀或电磁阀,也可以是球阀等手动阀。本尾气处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约环保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损失,适用于DOP、DOTP生产及其他需要处理尾气的化工生产过程中。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199154SQ2011202987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张炜海 申请人:张炜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