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009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置在试验箱中的试验溶液槽,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
背景技术
目前周浸腐蚀试验箱用的溶液槽为长方体形,槽体体积大,装上溶液后非常重,而放置试验槽的箱体内空较小,把溶液槽从箱体内取出时需要拆除试验箱内的试验轮和轴, 再更换新的溶液槽,使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其在于,它为侧边是弧形,底部是平面的碗状结构,底部平面中心开有排水孔,排水孔内安有排水管,排水管下部通过快速接头与排水软管相连。其在于,侧边的上边沿安有把手。其在于,底部平面向中心排水孔位置有便于溶液排放的斜度。其在于,排水管上表面高度不超过溶液槽底部平面。其在于,排水管与底部平面为活动连接,排水管上部设有环形凸台,排水孔内壁设有台阶,环形凸台压在排水孔内壁的台阶上,排水管下部旋有螺母,螺母拧紧后紧贴溶液槽的底部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需要更换时,通过底部排水管先排出试验溶液,再抓住把手,可将本实用新型轻易旋出试验箱。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部排水孔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一排水孔,2—碗状结构,3—把手,4一底部平面,5—排水管,6-环形凸台, 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它为侧边是弧形,底部是平面的碗状结构2,底部平面4中心开有排水孔1,排水孔1内安有排水管5,底部平面4加厚处理,保证排水管5安装牢固,排水管5下部通过快速接头可与排水软管相连。溶液槽侧边的上边沿安有把手3,底部平面4向中心排水孔1位置有便于溶液排放的斜度,本实施例中倾斜角度约为5°。排水管5与底部平面4为活动连接,排水管5上部的环形凸台6压在排水孔1内壁台阶上,排水管5下部旋有螺母7,螺母7拧紧后紧贴溶液槽的底部外表面,通过螺母7 拧紧排水管5,同时螺母7起到加强筋的作用,防止外部部件碰断排水管5。放置时,螺母7 落入试验箱下底板的凹孔内,不会影响稳定性;在环形凸台6和螺母7与试验溶液槽底部接触面均用橡胶密封垫圈密封,防止溶液槽内溶液漏出;排水管5上表面高度不超过溶液槽底部平面4,利于溶液槽底部的溶液通过排水管5流出溶液槽。排水管5下部通过快速接头与排水软管相连。当需要更换溶液槽时,快速排空溶液槽内液体,拔掉快速接头和软管,旋出溶液槽。如果试验箱空间狭小,容易碰断排水管5,也可旋下螺母7,取出排水管5,再旋出溶液槽。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其特征在于它为侧边是弧形,底部是平面的碗状结构,底部平面中心开有排水孔,排水孔内安有排水管,排水管下部通过快速接头与排水软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其特征在于侧边的上边沿安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其特征在于底部平面向中心排水孔位置有便于溶液排放的斜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其特征在于排水管上表面高度不超过溶液槽底部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其特征在于排水管与底部平面为活动连接,排水管上部设有环形凸台,排水孔内壁设有台阶,环形凸台压在排水孔内壁的台阶上,排水管下部旋有螺母,螺母拧紧后紧贴溶液槽的底部外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置在周浸循环腐蚀试验箱中的便于更换的试验溶液槽,以解决目前溶液槽笨重难以移动更换的问题。它为侧边是弧形,底部是平面的碗状结构,底部平面中心开有排水孔,排水孔内安有排水管,排水管下部通过快速接头与排水软管相连,侧边的上边沿安有把手,底部平面向中心排水孔位置有便于溶液排放的斜度,排水管与底部平面为活动连接,排水管上部设有环形凸台,排水孔内壁设有台阶,环形凸台压在排水孔内壁的台阶上,排水管下部旋有螺母,螺母拧紧后紧贴溶液槽的底部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需要更换时,通过底部排水管先排出试验溶液,再抓住把手,可将本实用新型轻易旋出试验箱。
文档编号B01L3/00GK202238080SQ20112035164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
发明者严开勇, 原奇伟, 张万灵, 李恒山, 邱碧涛, 钟毅, 鲁新义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