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241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混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将固体物料进行混合。在实际生产中,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主要有两种皮带混合装置和螺旋混合器。其中皮带混合装置主要用于焦化及气化用煤的配煤工段。皮带在外力(例如电机)的驱动下,可使固体物料混合的相对均勻;螺旋混合器,也是在外力(例如电机)的驱动下,转动部件高速旋转,使得位于螺旋通道内的固体物料充分混合。目前,现有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均需要运动部件,该运动部件必须在外力的驱动下才能实现对物料的混合,因此,现有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需要外力的驱动,增加了能源(例如电能)的使用。另外,皮带混合装置,由其自身材料的限制只适合于常温物料的混合,无法实现高温固体物料的混合;螺旋混合器内的机械运动部件易出现故障,运行周期较短,只在温度不高或者在常温下使用,而且物料大于300°C时,由于转动部件直接接触高温物料,因此对转动部件的材质要求很高,目前在有些高温环境下应用的金属材料还不过关,因此导致旋转混合器也不适于高温固体物料的混合。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不需要外力的驱动即可实现固体物料的混合,进而减少能源的使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没有运动部件,不需要外力的驱动即可实现固体物料的混合,进而减少了能源的使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室;均位于所述混合室的顶部,且分别与所述混合室的横截面垂直设置和倾斜设置的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所述混合室的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相间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且相对的所述第一凸起的自由端和第二凸起的自由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顶侧均与所述混合室的内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自由端均向所述混合室的底端倾斜;所述第一凸起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相交叉,所述第二凸起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相交叉。优选的,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混合室高度方向的截面均为梯形或三角形。优选的,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均勻分布在所述内壁相对的两侧。优选的,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所述第一进料通道与第二进料通道的入口均为倒锥形。优选的,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所述混合室为圆筒形或长方体形。优选的,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混合室的出料口底端的物料收集器。优选的,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为碳钢凸起、玻璃钢凸起或不锈钢凸起,所述混合室为碳钢混合室、玻璃钢混合室或不锈钢混合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物料沿倾斜的第一进料通道进入混合室,第二物料沿第二进料通道依靠自身的重力垂直下落,第二物料直接落在第一物料的上表面,在混合室内混合;因为第一物料沿倾斜的第一进料通道进入混合室,所以第一物料具有水平的分速度,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能够落在第一凸起上;由于第一凸起的顶侧与混合室的内壁倾斜设置,且第一凸起的自由端向混合室的底端倾斜,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受到第一凸起的阻碍,沿第一凸起到达第二凸起的顶侧;又因为第二凸起的顶侧为倾斜面,且第二凸起的自由端向混合室的底端倾斜,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受到第二凸起的阻碍,沿第二凸起到达第一凸起;依次重复,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改变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运动方向,最终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充分混合,得到较均勻的混合物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固体物料由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进入混合室,通过混合室内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一物料、第二物料的自身重力作用改变固体物料的运动状态,使得固体物料在运动过程中均勻分散、不断混合,最终无需运动部件、无需外力的驱动实现了固体物料较充分的混合,进而减少了能源的使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A处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向B处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图3中第一进料通道1、第二进料通道2、混合室3、第一凸起4、第二凸起5、物料收集器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等离子显示屏的氧化镁保护膜蒸镀装置,实现了支撑载具上的各个支撑块的高度一致,进而降低了蒸镀过程中玻璃基板的破裂概率,同时降低了等离子平板显示屏的废品率。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A处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向B处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室3 ;均位于混合室3的顶部,且分别与混合室3的横截面垂直设置和倾斜设置的第一进料通道1和第二进料通道2 ;混合室3的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相间的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且相对的第一凸起4的自由端和第二凸起5的自由端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的顶侧均与混合室3的内壁倾斜设置,且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的自由端均向混合室3的底端倾斜;第一凸起4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第一凸起4相邻的第二凸起5相交叉,第二凸起5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第二凸起5相邻的第一凸起4相交叉。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的自由端是指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悬于混合室3的内腔中的一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物料沿倾斜的第一进料通道1进入混合室3,第二物料沿第二进料通道2依靠自身的重力垂直下落,第二物料直接落在第一物料的上表面,在混合室3内混合;因为第一物料沿倾斜的第一进料通道1进入混合室3,所以第一物料具有水平的分速度,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能够落在第一凸起4上;由于第一凸起4的顶侧与混合室3的内壁倾斜设置,且第一凸起4的自由端向混合室3的底端倾斜,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受到第一凸起4的阻碍,沿第一凸起4到达第二凸起5的顶侧;又因为第二凸起5的顶侧为倾斜面,且第二凸起5的自由端向混合室3的底端倾斜,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受到第二凸起5的阻碍,沿第二凸起5到达第一凸起4 ;依次重复,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改变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运动方向,最终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充分混合,得到较均勻的混合物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固体物料由第一进料通道1和第二进料通道2进入混合室3,通过混合室3内的第一凸起4、第二凸起5和第一物料、第二物料的自身重力作用改变固体物料的运动状态,使得固体物料在运动过程中均勻分散、不断混合,最终无需运动部件、无需外力的驱动实现了固体物料较充分的混合,进而减少了能源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无需运动部件,即可实现固体物料的混合,使得该装置结构较简单,成本费用较低,而且安装较方便,便于管理,而且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混合时间较短,且混合较剧烈,均勻,混合效果较明显。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顶侧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混合固体物料的性质设置,使固体物料在混合室3内的运动效果达到最佳。可以通过简单的试验测定相应物料的滑动角,然后确定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顶侧的倾斜角。同时,混合室3的高度也可以根据混合固体物料的类型来确定,通过固体物料的混合时间来使固体物料达到要求的混合效果。同时,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还可以满足一些特殊的使用要求,例如一种热载体与粉煤在此固体混合装置中混合,此时的固体混合装置有两种作用,一是混合物料,二是作为反应床使得煤粉热解,此时就相当于一种煤的热解反应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沿混合室3高度方向的截面均为梯形或三角形,这样可以增大混合室3内的混合空间,使得固体物料在混合室3内更加充分的混合。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分别均勻分布在内壁相对的两侧,这样,使得固体物料在混合室3内的运动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勻,进而使得固体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勻。为了便于向混合室3内加入固体物料,第一进料通道1与第二进料通道2的入口均为倒锥形。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中,混合室3为圆筒形或长方体形,当然混合室3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还包括位于混合室3的出料口底端的物料收集器6,用于收集已经混合好的固体物料。同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可以根据进行混合物料的温度以及性能要求,采用不同的设备材质来制作。当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用于混合高温固体物料时,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均为玻璃钢凸起、不锈钢凸起或碳钢凸起,混合室3为玻璃钢混合室、不锈钢混合室或碳钢混合室;当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用于混合低温固体物料,且固体物料的摩擦性较大时,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可以采用硬PVC材料(PVC是Polyvinylchloride的简写,PVC为聚氯乙烯,是一种乙烯基的聚合物质。硬PVC由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制成的无定形热塑性树脂加一定的添加剂组成,添加剂一般为稳定剂、润滑剂或填充剂等。硬PVC材料为一种耐磨的塑料)来制作。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只要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能够实现对固体物料的混合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室⑶;均位于所述混合室(3)的顶部,且分别与所述混合室(3)的横截面垂直设置和倾斜设置的第一进料通道(1)和第二进料通道O);所述混合室(3)的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相间的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 (5),且相对的所述第一凸起(4)的自由端和第二凸起(5)的自由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凸起⑷和第二凸起(5)的顶侧均与所述混合室(3)的内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的自由端均向所述混合室(3)的底端倾斜;所述第一凸起(4)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所述第一凸起(4)相邻的所述第二凸起( 相交叉,所述第二凸起(5)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所述第二凸起( 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4)相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 沿混合室(3)高度方向的截面均为梯形或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 分别均勻分布在所述内壁相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通道(1)与第二进料通道O)的入口均为倒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C3)为圆筒形或长方体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混合室(3)的出料口底端的物料收集器(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4)和第二凸起(5)为碳钢凸起、玻璃钢凸起或不锈钢凸起,所述混合室(3)为碳钢混合室、玻璃钢混合室或不锈钢混合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室;均位于其顶部,且分别与混合室的横截面垂直和倾斜设置的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混合室内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相间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顶侧均与混合室的内壁倾斜设置;相对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自由端之间留有间隙,且均向混合室的底端倾斜;第一凸起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第一凸起相邻的第二凸起相交叉,第二凸起的顶侧面沿其倾斜方向延伸的延伸面和与第二凸起相邻的第一凸起相交叉。上述固体物料混合装置,无需运动部件、无需外力的驱动实现了固体物料较充分的混合,进而减少了能源的使用。
文档编号B01F3/18GK202315726SQ2011204451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刘欢鹏, 刘蕾, 初海滨, 吴少华, 宋军, 张学权, 张盺光, 张静, 李龙家, 栾积毅, 牛玉梅, 王伟东, 王文宇, 秦明, 靳其龙 申请人:中煤能源黑龙江煤化工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