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745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系统
背景技术
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是世界难题。各国都在寻求最好的治理方法,传统的治理方法是一是在燃烧的锅炉里加入石灰粉进行中和,既影响锅炉效率,治污效果也不佳。二是用熟石灰水液喷淋在烟道地窖里或反应塔内中和,治污效果也不理想,占地面积大,造成
二次污染严重。
近年引进日本“电子束”技术,脱硫率达80%,脱氮率达70%,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耗氨水成本较高。但开创了用现代高科技治理污染气体的先河。近年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多采用高压脉冲放电“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脉冲间隔时间达纳秒级,我国电子原件远没达到这个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治污效果好,设备简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的方法,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系统,在目前工业水平上考虑是最佳的选择。基本原理是模拟大自然电闪雷鸣过后,空气中各种有害成份碳化成粉状物,随大雨一起沉降地面,空气特别新鲜,这是自然界电离现象。本发明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系统包括首先使工业锅炉排放的废气进入冷却塔I,在喷淋装置配合下,使大粒粉尘随温度一起沉降下来,水可循环使用,其余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2,去除微粒粉尘有利于电离机4发挥更大效率。电离电压在2万伏左右,放电电场温度在2000°C左右,使C02、S02、N02等有害气体及微尘,一并碳化成粉状固态物质。碳化过程也是一种燃烧过程,需要大量的氧,空气调节阀3是调节空气进入量,保证最佳碳化过程,碳化成的粉状固态物随气流一起进入袋式除尘器5,收集后进入造粒机制成颗粒农肥,纯净气体进入化气室7排出,或排入下水道。本发明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方系统包括冷却塔1,袋式除尘器2,空气调节阀3,电离机4,袋式除尘器5,引风机6,化气室7,各装置之间用管道连接。电离机4是申请人已申请专利的“列管式工业用气体电离净化机,申请号为200620099212. 0,为突出对工业锅炉烟气这个重大污染源的治理,特申请本系统专利。本发明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系统。优点是不仅优于传统的各种治污方法,也优于日本的“电子束”及其它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少,运行中不需加氨气,成本低,预计治污率理论上可达100%,气体在装置内高速高压态下运行恐有泻漏可达98%,这是一种介于物理和化学之间的治污方法,看得见又摸得着。


附图I为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系统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附图2为“列管式工业用气体电离净化机”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法根据附图I所示首先让工业锅炉废气进入冷却塔1,在喷淋装置的配合下,使大粒粉尘随温度一起沉降下来,其余气体进入除尘器2,去除微粒粉尘有利于电离机4,更好的工作,电离电压在2万伏左右,电场放电温度在2000°C左右,使C02、S02、N02等有害气体 及微尘一并碳化成粉状固态物质。电离过程也是碳化燃烧过程,要有足够的氧份,空气调节阀3是调节空气的供给量,让它处于最佳碳化状态,经碳化后的固态粉状物一起进入袋式除尘器5,被收集的碳化物作农肥,余下的纯洁空气进入化气室排向大气或地下水道。
权利要求
1.冷却塔(I)其特征在于塔体为园柱形,塔顶装有多个喷淋喷头,污染气体顺管道从塔体下部进入,从上部流出,塔体下部还设有滤网,滤网下面的水经管道流出后供循环,塔体下部还设有排渣孔。
2.专用空气调节阀(3)其特征在于高电压、高温场下的电离过程,伴随着燃烧碳化过程必须有适量的空气中氧份供给,供应量由手轮及压力表调节。
3.工业用列管式电离机(4)其特征在于外形为正四边长方形,两端有过滤装置,中间是电离区,电离区有多组放电管,污染气体从两管间隙通过,污染物及粉尘被碳化成固态粉状物。
4.化气室(7)其特征在于为不锈钢6面体外壳,向上一面开有许多园形小孔,里面有多层碳纤维作过滤层。侧面设有与管道相连接的进气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用“电离”技术治理工业锅炉烟气污染系统工业锅炉废气经冷却塔1,袋式除尘器2,空气调节阀3,电离机4,袋式除尘器5,引风机6,化烟室7,处理后排出清洁空气。其优点是各种有害气体及粉尘通过电离机的高压高温电场,碳化成粉状固态物,再由袋式除尘器5收积,预计总净化去除率可达98%,收积的碳化物可作农肥,避免CO2、SO2、NO2等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加剧室温效应,破坏生态环境。本发明方法工艺设备简单可靠,治污效果好,无需消耗很贵的氨附料,欧洲工业发达国家,都采用各种不同的电离方法,比电子束等工艺效果好,是介于物理、化学之间的一种治理方法。
文档编号B01D50/00GK102961953SQ20121007284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明峰 申请人:明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