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4242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供两种气体混合或混合交换反应的气体混合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应用过程中,两种气体需要混合或混合交换反应时通常使用气体混合器。现有的气体混合器一般是在一个容器中同时通入两种气体,然后通过气体之间的扩散运动进行自由混合,这种气体混合方式存在混合不够充分和均匀、混合速度慢的不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使两种气体迅速混合且混合更为均匀和充分的气体混合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体混合器,包括主进气管、混入气进气管、环形管、分流锥形进气装置、导流管、混合室和阻流装置;所述混入气进气管与环形管相连接,所述分流锥形进气装置由不少于4根的一组分流锥形进气管组成,每根分流锥形进气管的宽口端与环形管相连接,每根分流锥形进气管的窄口端与主进气管相连接,所述主进气管与导流管相连接,导流管还与混合室相连接,所述阻流装置设置于混合室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导流管为缩口式导流管,缩口式导流管的广口端与主进气管相连接,缩口式导流管的缩口端与混合室相连接。所述缩口式导流管与混合室的连接部位,混合室的截面积大于缩口式导流管的截面积。所述分流锥形进气装置由10 30根的分流锥形进气管组成。所述混合室外壳上设置有卸渣槽。所述阻流装置包括阻流筒和支撑杆,阻流筒通过支撑杆与混合室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与混入气进气管相连接的环形管和由不少于4根的一组分流锥形进气管组成的分流锥形进气装置,混入气在进入分流锥形进气管后其压力逐渐加大,且加压后的混入气从多个不同方位进入主进气管中与主流气体相混合,从而使两种气体的混合更加均匀和迅速;2、通过设置缩口式导流管,使混合气体的压力逐渐加大,从而加快两种气体的混合;3、由于缩口式导流管与混合室的连接部位,混合室的截面积大于缩口式导流管的缩口端的截面积,当混合气体从缩口式导流管进入混合室时空间突然扩大,混合气体的压力瞬间减小,能使两种气体更加均匀地混合;4、通过在混合室的内部空腔中设置阻流装置,使混合气体进一步扩散,促使两种气体更为充分地深度混合;5、通过在混合室外壳上设置卸渣槽,有利于废渣的排放和清理;6、应用本实用新型,能使两种气体迅速混合且混合得更为均匀和充分。

[0011]图I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混合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混合器中分流锥形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 一主进气管;2 —混入气进气管;3 —环形管;4 一分流锥形进气管;5 —缩口式导流管;6 —混合室;7 —阻流筒;8 —卸渣槽;9 一排气口 ;10 —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气体混合器,包括主进气管I、混入气进气管2、环形管3、分流锥形进气装置、缩口式导流管5、混合室6和阻流装置。混入气进气管2与环形管3相连接,分流锥形进气装置由12根分流锥形进气管4组成,每根分流锥形进气管4的宽口端与环形管3相连接,每根分流锥形进气管4的窄口端与主进气管I相连接;主进气管I与缩口式导流管5的广口端相连接,缩口式导流管5的缩口端与混合室6相连接;阻流装置设置于混合室6的内部空腔中,阻流装置包括阻流筒7和支撑杆10,阻流筒7通过支撑杆10与混合室6相连接;在缩口式导流管5与混合室6的连接部位,混合室6的截面积大于缩口式导流管5的截面积;混合室6的外壳上设置有卸渣槽8。所述分流锥形进气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由不少于4根的分流锥形进气管组成,优选由10 30根分流锥形进气管组成。在使用时,混入气从混入气进气管2进入环形管3,再通过各根分流锥形进气管4进入主进气管1,由于分流锥形进气管4的作用使混入气的压力逐渐加大,且加压后的混入气从多个不同方位进入主进气管I中与主流气体相混合,从而使两种气体的混合更加均匀和迅速;混合气体再通过缩口式导流管5进入混合室6进行深度混合,一方面由于缩口式导流管5的作用使混合气体的压力加大,从而加快两种气体的混合,另一方面由于混合气体从缩口式导流管5进入混合室6时空间突然扩大,混合气体的压力瞬间减小,使两种气体混合的更加均匀;混合气体进入混合室6后由于阻流筒7的阻挡,混合气体进一步扩散,使两种气体混合得更为充分;混合气体中的固体废渣在重力作用下可落入混合室6下方的卸渣槽8中,便于废渣的排放和清理;充分混合的混合气体最后从排气口 9排出。
权利要求1.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气管、混入气进气管、环形管、分流锥形进气装置、导流管、混合室和阻流装置;所述混入气进气管与环形管相连接,所述分流锥形进气装置由不少于4根的一组分流锥形进气管组成,每根分流锥形进气管的宽口端与环形管相连接,每根分流锥形进气管的窄口端与主进气管相连接,所述主进气管与导流管相连接,导流管还与混合室相连接,所述阻流装置设置于混合室的内部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为缩口式导流管,缩口式导流管的广口端与主进气管相连接,缩口式导流管的缩口端与混合室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式导流管与混合室的连接部位,混合室的截面积大于缩口式导流管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形进气装置由10 30根的分流锥形进气管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外壳上设置有卸渣槽。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装置包括阻流筒和支撑杆,阻流筒通过支撑杆与混合室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混合器,包括主进气管、混入气进气管、环形管、分流锥形进气装置、导流管、混合室和阻流装置;所述混入气进气管与环形管相连接,所述分流锥形进气装置由不少于4根的一组分流锥形进气管组成,每根分流锥形进气管的宽口端与环形管相连接,每根分流锥形进气管的窄口端与主进气管相连接,所述主进气管与导流管相连接,导流管还与混合室相连接,所述阻流装置设置于混合室的内部空腔中。应用本实用新型,能使两种气体迅速混合且混合得更为均匀和充分。
文档编号B01F15/02GK202621045SQ2012201996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吴佐秀 申请人:三明中环科经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