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5110阅读:7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体混合器。
气体混合是人们广泛遇到的问题之一,在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混合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气体的混合确给人们带来了困难,如当分子量和混合比时相差悬殊时。用混合罐混合,体积大,尤对分子量相差悬殊的容易分层;用管道直接混合,混合量少的一路易发生气阻(造成不加压进不到系统去,加压则又会破坏系统压力)。上述的问题,在微小流量的情况下,更为突出。已有技术中,尚未有使分子量相差较大或混合比相差较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均匀的技术,特别是在微小流量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均匀的混合器。
本混合器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设计而成,使得气体的混合不受分子量或混合比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可根据上述的原理和下述的方法来实现。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如管道处处“均匀”,则流体的流也是“均匀”的,如管道不“均匀”则在流速快的地方流体的压强变小。如流体在管道的出口形成射流,则在管道出口周围形成负压。
根据上述原理,可把待混合的气体中量大的那一路作为主气流,并在管的一端形成一集流射流喷咀,当主气流流动并由集流射流喷咀喷出时,喷咀的周围就呈负压区,当副气流的出口在这一负压区内时,副气流就有自动流向负压区的倾向。即在副气管(与混合室相联)靠近混合室的一段,形成一负压区,使副气(比例小的或分子量小的)易进入混合室。在主气管靠近混合室的一段形成一集流喷咀。
上述负压区可以为一个腔室。
上述腔室可由主气管(收缩管或腔体)和副气管(腔体)形成。
一种用于气体混合的混合器,由主气体进气管,副气体进气管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进气收缩管和副进气管形成呈负压的腔室,腔室与混合室相联接。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下述措施来实现。
混合器的主进气收缩管呈逐渐收缩的锥状,收缩管的长度是其底部管径(内径)的10~30倍,收缩管底部管径是收缩管末端(内径)的10~30倍。
腔室的前部也呈锥状,其长(高)度是底部管径(内径)的0.5~10倍,底部管径是末端管径(内径)的10~30倍。
腔室末端管径大于收缩管的外径或收缩管末端内径大于副气管末端外径。
上述的腔室、收缩管形状及相对尺寸比例,收缩管末端管径与腔室末端管径尺寸比,使得在收缩管出口外产生集流,腔室或副气管出口处呈负压区。
上述的收缩管末端与腔体末端的相对位置,致使收缩管末端周围形成负压。
上述呈锥状的腔室前部与混合室相联,腔室的出口即为混合室的入口。收缩管或副气管出口被安置在腔室中的负压区内,其末端不进入混合室。副进气管与腔室相联或相通。
混合室的形状为鼓泡状,其形状可以是球形、半球形、椭球形等,但其前部(与混合气出口相联部分)为球形或接近于球形。
上述腔室既可由副气管(腔体)和主气管(收缩管)形成,即副气管包住主气管;也可由主气管(收缩管和腔体)和副气管形成,即主气管包住副气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本混合器由主进气管(5),副进气管(6),收缩管(1),腔体(4)及混合室(3)等组成。主进气管末端靠近混合室的一段形成一集流喷咀(8)。副进气管前部与混合室相联的一段与主进气管形成一腔室(2)。当主气流在喷咀喷出时,使得腔室呈负压,副气流就有随着主气流进混合室的倾向,在混合室充分混合后,由混合气出口(7)流出。
附图2为主进气管包住副进气管所形成的另一类混合器。
附图3为若干个混合器串联起来使用的示意图,这样,利用本混合器可以混合两种以上的气体。
附图4为主进气管中,插入了若干路副进气管,这样可一次同时混合若干种气体。其截面图表明,当主气流集流喷出时,每一路副气管周围都可形成负压区。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例实施图。主进气管(5)用接头(9)和腔体(4)通过“O”形圈(11)联接。副进气管通过“O”形圈(12)与腔体(4)联接。主进气管通过“O”形圈(13)与收缩管联接。混合室通过“O”形圈(14)与腔体联接。除了收缩管用玻璃制作外,其余部件可由金属、塑料或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其结果如下气体混合后其含量数据每隔10分钟由岛津CR-2A自动打印记录结果No 流速 混合气成份混合气体分析结果%1 75ml/hr CO95.3942 95.3468 95.4315 95.4692H24.6058 4.6532 4.5685 4.53082 80ml/hr CO97.6532 97.4178 97.3758 97.5860H22.3468 2.4479 2.5755 2.414097.5178 97.55242.4822 2.447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混合均匀,而且可以在线混合,特别是解决了气阻问题。
由上表可以看出,用本实用新型混合混合比和分子量相差悬殊的气体,获得了十分理想的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气体混合的混合器,由主进气管、副进气管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进气收缩管和副进气管形成呈负压的腔室,腔室与混合室相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主进气收缩管呈逐渐收缩的锥状,收缩管的长度是其底部管径(内径)的10~30倍,收缩管底部管径是收缩管末端内径的10~30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腔室的前部呈锥状,其长(高)度是底部管径的0.5~10倍,底部管径是末端管径(内径)的10~30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收缩管被安置在腔室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副气管与腔室相通或相联。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副气管出口被安置主进气收缩管所形成的负压区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室的形状为鼓泡状。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合室的形状为球形、半球形、椭球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的混合和气体混合器。由主进气收缩管和副进气管形成呈负压的腔室。腔室与混合室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可使分子量相差悬殊或混合比相差悬殊的二种气体均匀混合。由于混合器特殊的结构,收缩管出口处可产生集流,使得主气收缩管与副气管组成的腔体呈负压,致使小气量气体有自动抽入的趋向,主进气凭大流速带动副进气入混合室,实现了混合比稳定的目的,避免了气阻现象。
文档编号B01F3/00GK2065096SQ90203628
公开日1990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3日
发明者侯企贤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