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391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都是外滤式袋式除尘器,主要由袋室、灰斗、滤袋、脉冲阀和喷吹管组成。滤袋安装在袋室的笼架上,脉冲阀位于袋室外顶部,喷吹管的一端与脉冲阀相连,喷吹管的另一端位于滤袋上端口的上方。袋室内分成多个除尘单元,每个除尘单元内装有若干个滤袋。工作时,含尘气体经滤袋外表面过滤后从滤袋内汇总排出。清灰时,脉冲阀打开,从喷吹管喷出的压缩空气进入滤袋,吹掉滤袋外表面的粉尘,整个清灰过程在各个除尘单元轮流交替中进行。由于存在若干个刚性结构的笼架,因此袋室上部需要较大的换滤袋空间,从而增大了除尘器的体积。由于清灰过程需要逐个除尘单元交替进行,因此增加了清灰时间,降低了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不仅体积小,而且能够减少清灰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含有袋室、灰斗、滤袋、脉冲阀和喷吹管,灰斗位于袋室的下方,袋室前面一侧含有进风口,脉冲阀位于袋室外顶部,喷吹管的一端与脉冲阀相连,喷吹管的另一端位于袋室的内上部,还含有下花板、滤袋悬挂装置和拉紧装置,下花板位于袋室内下端,所述滤袋的下端设置在下花板上,滤袋上端与滤袋悬挂装置相连,滤袋悬挂装置与拉紧装置下端相连,拉紧装置设置在所述袋室的内顶上。工作时,废气从袋式除尘器的进风口进入其内后,从滤袋下端进入滤袋内,经过滤袋内表面过滤,净化后的气体通过袋室上设有的出风口排出。由于采用了滤袋悬挂装置和拉紧装置代替原来的笼架,减少了袋室上部的换滤袋空间,从而除尘器的体积减小。在滤袋内表面积聚一定的粉尘后,关闭袋室上设有的出风口,打开脉冲阀,脉冲阀产生的压缩空气经喷吹管进入袋室内,将滤袋压瘪、粉尘掉落到灰斗内,完成清灰,减少了清灰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花板,2.滤袋,3.袋室,4.拉紧装置,5.滤袋悬挂装置,6.灰斗,7.喷吹管,8.脉冲阀,9.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含有袋室3、灰斗6、滤袋2、脉冲阀8和喷吹管7。灰斗6位于袋室3的下方。袋室3前面一侧含有进风口 9,脉冲阀8位于袋室3外顶部。喷吹管7的一端与脉冲阀8相连,喷吹管7的另一端位于袋室3的内上部。内滤式袋式除尘器还含有下花板1、滤袋悬挂装置5和拉紧装置4。下花板I位于袋室3内下端,所述滤袋2的下端设置在下花板I上,滤袋2上端与滤袋悬挂装置5相连,滤袋悬挂装置5与拉紧装置4下端相连,拉紧装置4设置在所述袋室3的内顶上。工作时,废气从袋式除尘器的进风口 9进入其内后,从滤袋2下端进入滤袋内,经过滤袋2内表面过滤,净化后的气体通过袋室3上设有的出风口排出。由于采用了滤袋悬挂装置5和拉紧装置4代替原来的笼架,减少了袋室3上部的换滤袋空间,从而除尘器的体积减小。在滤袋2内表面积聚一定的粉尘后,关闭袋室3上设有的出风口,打开脉冲阀8,脉冲阀8产生的压缩空气经喷吹管7进入袋室3内,将滤袋2压瘪、粉尘掉落到灰斗6内,完成清灰,减少了清灰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含有袋室、灰斗、滤袋、脉冲阀和喷吹管,灰斗位于袋室的下方,袋室前面一侧含有进风口,脉冲阀位于袋室外顶部,喷吹管的一端与脉冲阀相连,喷吹管的另一端位于袋室的内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下花板、滤袋悬挂装置和拉紧装置,下花板位于袋室内下端,所述滤袋的下端设置在下花板上,滤袋上端与滤袋悬挂装置相连,滤袋悬挂装置与拉紧装置下端相连,拉紧装置设置在所述袋室的内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滤式袋式除尘器,含有袋室、灰斗、滤袋、脉冲阀和喷吹管,灰斗位于袋室的下方,袋室前面一侧含有进风口,脉冲阀位于袋室外顶部,喷吹管的一端与脉冲阀相连,喷吹管的另一端位于袋室的内上部,还含有下花板、滤袋悬挂装置和拉紧装置,下花板位于袋室内下端,所述滤袋的下端设置在下花板上,滤袋上端与滤袋悬挂装置相连,滤袋悬挂装置与拉紧装置下端相连,拉紧装置设置在所述袋室的内顶上。该内滤式袋式除尘器不仅体积小,而且能够减少清灰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B01D46/06GK202860309SQ20122055511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7日
发明者潘笑东 申请人:江苏苏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