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圆盘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5976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圆盘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尤其是一种旋转圆盘过滤器。
背景技术
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约有80°/Γ85%的化工生产过程使用催化剂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然而,昂贵的废催化剂增加了企业成本,回收失活的废催化剂成为必然之举,尤其金属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效益可观。另化工物料经反应生成后伴随着一系列的衍生物等杂质,因此在工业生产的最后阶段物料的提纯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成本,这都是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多采用传统的板框式压滤机过滤催化剂,过滤精度及过滤效果不稳定,手动控制,人工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高,不能实现全自动排渣,现场操作环境恶劣,污染严重。现有技术中,旋转圆盘过滤器采用圆柱形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底部设置成椭圆形,位于椭圆形底部的下部设置排渣口。由于采用椭圆形底座,过滤器长期的使用过滤杂质堆积于椭圆形底座内,其内壁面会粘结有物料,产生堆积的现象,严重的将堵住排渣口,其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清理。另外,为了让过滤器内部所需过滤物料温度稳定,需要达到保温效果,通常在过滤筒的外部包裹岩棉,提高过滤筒内的物料可以流动性好,但是这种方法,保温效果差,温度稳定性差,影响过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排渣口易堵塞,过滤效率低等缺点,提供另一种旋转圆盘过滤器,其排渣效果好,具有恒温功能,过滤效率较高,整机的稳定性好。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旋转圆盘过滤器,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底部为倒锥形,倒锥形底部的下部带有排渣口,所述倒锥形底部上通过管路连接有物料入口 ;所述过滤筒包括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外壁面与外筒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热源空腔,所述热源空腔于外筒一侧设置有热源入口,于另一侧设置有热源出口 ;所述过滤筒通过管路设置有物料出口 ;所述过滤筒顶部有滤盖,所述滤盖上部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滤盖顶部通过管路还设置有反吹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吹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氮气入口,所述氮气入口通过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为低压输入管路与高压输入管路,所述低压输入管路与高压输入管路并联连接后与过滤筒顶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过滤筒底部采用倒锥形结构,有效解决排渣时滤饼堆积残留导致排渣不彻底的问题;过滤筒采用过滤筒内筒与过滤筒外筒,过滤筒内筒外壁面与过滤筒外筒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热源空腔,热源空腔内输入热源(如热水,导热油等),采用这种夹套伴热结构,保证内部物料温度的稳定,提高物料流动性,降低压阻,提高过滤效率;反吹装置采用两段式结构,低压排残液,高压反吹滤饼,排液效果好,反吹彻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其中:1、氮气入口 ;2、低压输入管路;3、高压输入管路;4、物料出口 ;5、热源出口 ;
6、排气口 ;7、过滤筒;8、底部;9、热源入口 ;10、排渣口 ;11、物料入口 ;12、过滤盘;13、内筒;14、外筒;15、原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圆盘过滤器,包括过滤筒7,过滤筒7的底部8为倒锥形,倒锥形底部8的下部带有排渣口 10,倒锥形底部8上通过管路连接有物料入口11 ;过滤筒7包括内筒13与外筒14,内筒13外壁面与外筒14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热源空腔,热源空腔于外筒14 一侧设置有热源入口 9,于另一侧设置有热源出口 5 ;过滤筒7通过管路设置有物料出口 4 ;过滤筒7顶部有滤盖,滤盖上部设置有排气口 6 ;滤盖顶部通过管路还设置有反吹装置。反吹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氮气入口 1,氮气入口 I通过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为低压输入管路2与闻压输入管路3,低压输入管路 2与闻压输入管路3并联连接后与过滤筒7顶部连通。见图3,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工作过程如下:(I)置换气体自动开启排渣液阀V1.04、氮气置换阀V1.06、低压氮气阀V1.08,低压输入管路2工作,从低压氮气阀V1.08充入低压氮气,经氮气置换阀V1.06进入过滤筒7内,将可能残留的少量空气经排残液阀V1.04排出,经定时器控制Tl时间后阀门自动关闭;自动开启回流阀V1.03、排渣液阀V1.04、滤网反吹阀V1.05、高压氮气阀V1.09,从高压氮气阀V1.09短时间充入高压氮气,经滤网反吹阀V1.05反向进入过滤盘12,再次排出残留空气,确保罐内充满氮气,经定时器控制T2时间后阀门自动关闭。(2)预充原液:自动开启进液阀V1.01、出流阀V1.02、回流阀V1.03,原液通过进液泵经进液阀V1.01进入过滤筒7进口,过滤筒7内氮气从出液阀VL 02、回流阀VL 03回到原液罐15,直到过滤筒7内充满液体,经液位信号LSH1.02控制阀门自动关闭。(3)滤网清洗:自动开启回流阀V1.03、滤网反吹阀V1.05、低压氮气阀V1.08,从低压氮气阀V1.08充入低压氮气,经滤网反吹阀V1.05反吹过滤盘12,进行滤网清洁。反吹时由于气体进入,罐体内部分液体经回流阀V1.03回流而出,经定时器控制ΤΓ6时间后阀门自动关闭。(4)再次充液:[0028]自动开启进液阀V1.01、出流阀V1.02、回流阀V1.03,原液再次经进液阀V1.01进行充液,将过滤筒7内的气体经出流阀V1.02、回流阀V1.03排净,经液位信号LSH1.02控制阀门自动关闭。(5)正常过滤:自动开启进液阀V1.01、出流阀V1.02,原液从进液泵经进液阀V1.01进入滤器,由过滤盘12外表面的滤网穿过过滤盘12,最后从过滤盘12中心集液管流出,滤出液经V1.02回到原液罐15,经定时器控制T8时间及压差信号TOTL 03共同控制阀门自动关闭(以先到为准)。(6)充气排液:自动开启出流阀V1.02、排渣液阀V1.04、氮气置换阀V1.06、低压氮气阀V1.08,关闭进口管线切换至旁路系统,经V1.08充入低压氮气通过氮气置换阀V1.06正向排压,过滤筒7内的大部分残留液经过滤出口出流阀V1.02排出,剩余锥体部分残留液直接由排残液阀V1.04排出,并经管道篮式过滤器二次过滤后,回到原液罐15,经定时器控制T9时间后阀门自动关闭。(7)反吹滤饼:自动开启回流阀V1.03、滤网反吹阀V1.05、高压氮气阀V1.09,经高压氮气阀V1.09充入高压氮气通过滤网反吹阀V1.05反吹滤盘,起到松动滤饼层的作用,方便滤饼排放,气体通过回流阀V1.03排出防止压力升高,经定时器控制Τ1(Γ12时间后阀门自动关闭。(8)滤饼排放:手动开启Hl.05,自动开启排渣阀V1.07、甩渣电机Μ,过滤器筒体内的压力空气由Hl.05排除,打开设备底部排渣阀V1.07,准备排渣,然后甩渣电机M带动过滤盘12中心集液管高速旋转,将滤饼从滤 盘上甩下并同筒体内少量残液一同由排渣口 V1.07送出至固体废料槽,经定时器控制Τ13时间后阀门及电机自动关闭。(9)返回排潘结束后,排潘阀V1.07关闭到位后,系统转入待机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级层次控制,采用就地操作柜、在线控制柜以及远程DCS监控三级层次控制,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种旋转圆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筒(7),所述过滤筒(7)的底部(8)为倒锥形,倒锥形底部(8)的下部带有排渣口(10),所述倒锥形底部(8)上通过管路连接有物料入口(11);所述过滤筒(7)包括内筒(13)与外筒(14),所述内筒(13)外壁面与外筒(14)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热源空腔,所述热源空腔于外筒(14) 一侧设置有热源入口(9),于另一侧设置有热源出口(5);所述过滤筒(7)通过管路设置有物料出口(4);所述过滤筒(7)顶部有滤盖,所述滤盖上部设置有排气口(6);所述滤盖顶部通过管路还设置有反吹装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圆盘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装置的结构为:包括氮气入口( I ),所述氮气入口( I)通过管路分为两路,分别为低压输入管路(2)与高压输入管路(3),所述低压输入管路(2)与高压输入管路(3)并联连接后与过滤筒(7)顶部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圆盘过滤器,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底部为倒锥形,倒锥形底部的下部带有排渣口,所述倒锥形底部上通过管路连接有物料入口;所述过滤筒包括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外壁面与外筒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热源空腔,所述热源空腔于外筒一侧设置有热源入口,于另一侧设置有热源出口;所述过滤筒通过管路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过滤筒顶部有滤盖,所述滤盖上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滤盖顶部通过管路还设置有反吹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过滤筒底部采用倒锥形结构,有效解决排渣时滤饼堆积残留导致排渣不彻底的问题。
文档编号B01D33/48GK202921068SQ2012206337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叶杰, 邓晓明 申请人:飞潮(无锡)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