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606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广泛用在在化工、轻工、环保等行业。最常见的蒸发器为中央循环管式结构,它的加热室由管束组成。操作时,管束内单位体积溶液的受热面积大于粗管内的,即前者受热好,溶液汽化的多,因此细管内的溶液含汽量多,致使密度比粗管内溶液的要小,这种密度差促使溶液作沿粗管下降而沿细管上升的循环运动,故粗管除称为中央循环管外还称为降液管,细管称为加热管或沸腾管。相对于老式蒸发器而言,它具有溶液循环好、传热速率快等优点。如


图1所示,罐体I内的换热装置为垂直管束结构的管式换热器2,这种传热面设计结构在有限的时间及空间内传热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管式换热器2壁厚较厚的管子,以便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差。但管子壁厚增加的同时换热器的重量也在增加,且成本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以提高其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且重量轻、体积小,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包括罐体和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各板式换热器的首尾端分别与高温蒸汽或导热油的进出口相连通。具体实施时,板式换热器的各传热板平行排列。板式换热器为两张通过热处理的不锈钢板进行热融焊接加工制造,采用两张经过热处理的不锈钢钢板进行热融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采用板式换热器代替管式换热器进行传热冷却,提高了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换热器重量轻、结构紧凑、成本低廉。两层铁板之间的空腔中是高温介质,对罐体中需要加热的产品进行升温。具体实施时,板式换热器的冷却片壁厚为1.2mm-1.8 _。板式换热器拥有更大的传热面积,冷却片壁厚只有1.5mm左右,无需沉重的钢管承压零部件、厚重的弯管接头和外壳,从而减轻了 50%的重量,减少35%的安装空间,并节约原材料费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板式换热器作为换热装置,其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明显提高,且重量轻、体积小,节约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 2、管式换热器 3、板式换热器 4、导热油出口 5、导热油进□。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和图3中,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包括罐体I和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3,若干片板式换热器3的各传热板平行排列,各板式换热器3的首尾端分别与导热油出口 4和导热油进口 5相通,板式换热器3的冷却片壁厚为1.5 _。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包括罐体和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各板式换热器的首尾端分别与高温蒸汽或导热油的进出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其特征是板式换热器的各传热板平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其特征是板式换热器的冷却片壁厚为.1.2mm-1.8 mm。
专利摘要一种传热板式蒸发器,包括罐体和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为板式换热器,各板式换热器的首尾端分别与高温蒸汽或导热油的进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板式换热器作为换热装置,其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明显提高,且重量轻、体积小,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B01D1/00GK202951261SQ20122063791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郑水法, 周肖荣 申请人:江山顺泰化工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