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2862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仓,以单仓方式独立安装在水渣仓下;主要由外壳、脱水板、反冲清洗阀、排水管、进水管组成;外壳上部为方柱体,下部形成漏斗状四面体,底部为平面且设置有底部开口;脱水板与外壳形状相同、并间隔置于外壳中;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开口处均设置法兰;外壳的四周外壁上均匀设置多个反冲清洗阀,反冲清洗阀的喷水方向与对应处脱水板的板面垂直;在脱水仓的底部,脱水板与外壳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排水管。可以使仓内水渣脱水面积最大化,排水顺畅,水渣脱水效率增。单仓单脱水仓方式,避免了因制造误差或变形导致一仓安装完毕后,另一仓无法安装。反冲清洗阀保证不锈钢脱水板全覆盖冲洗,延长脱水板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属于钢铁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可广泛适用于高炉水渣仓储运系统中。
【背景技术】
[0002]水渣仓储运设施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储运方式,广泛应用于高炉的水渣处理线中。脱水仓在水渣仓储运设施中,作为水渣的二次脱水装置,能有效降低水渣含水率,尽可能减少水渣在运输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0003]现有的脱水仓一般是两个脱水仓并列设置,两个脱水仓顶部用一根梁连接吊起,顶部梁下方两侧与脱水仓之间为竖直侧壁,该竖直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小孔洞形成脱水面,脱水后的水渣进入梁下脱水仓。这样的脱水仓只包括两侧的脱水面,总体脱水面积较小,设备笨重,安装精度要求高,脱水效率低,水渣采用汽车外运过程中,水渣附带的高酸碱度水沿路滴撒,污染环境;同时由于渣进入梁下的漏斗状脱水仓后没有二次脱水设施,使得梁下的脱水仓容易发生堵塞。
[0004]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为增加脱水仓的脱水效率,降低设备重量,简化安装,亟需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仓。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仓,能有效降低水渣含水率,尽可能减少水渣在运输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仓,其特征在于:脱水仓以单仓方式独立安装在水渣仓下;主要由外壳、脱水板、反冲清洗阀、排水管、进水管组成;外壳上部为方柱体,下部由上至下往内倾斜连接形成漏斗状四面体,底部为平面且设置有底部开口 ;脱水板与外壳形状相同、并间隔置于外壳中;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开口处均设置法兰,顶部法兰与上接水渣仓接口连接,底部法兰连接排渣装置;外壳的四周外壁上均匀设置多个反冲清洗阀,反冲清洗阀的喷水方向与对应处脱水板的板面垂直;反冲清洗阀与外壳上设置的进水管分别连通并由同一主机进行控制;在脱水仓的底部,脱水板与外壳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排水管,反冲清洗后冲刷的废水从此排水管排出。
[0008]按上述技术方案,脱水板包括基板和多个狭缝脱水板,基板上挖孔后连接多个狭缝脱水板构成一个平面板;各狭缝脱水板由多根竖向排列的细长板平行紧密排列构成,横向固定板间隔设置将细长板固定,细长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狭窄水缝。
[0009]按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每个侧面成多行均匀布置5-9个反冲清洗阀。
[0010]按上述技术方案,脱水板为不锈钢材质。
[0011]按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成矩形围绕设置在外壳的上部。
[0012]按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上设置若干控制阀,多个反冲清洗阀形成一组并共用一个控制阀。
[0013]采用上述脱水仓脱水具体过程为:水渣仓储料时,脱水仓下方排渣装置关闭,水渣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从脱水板流出,经排水管流向排水管网;水渣仓空仓时,打开脱水仓下方排渣装置后,分组开启反冲清洗阀,高压水在反冲距离限定下冲洗脱水板,将粘接在脱水板上的水洛冲脱落。
[0014]该装置结构简单,顶部法兰通过螺栓与上接水渣仓接口连接,便于安装。脱水仓反冲清洗阀可由机旁控制,操作方便。
[0015]本脱水仓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将脱水板固定在脱水仓的内部,保证一定的反冲清洗间距,在脱水仓外壳的最底端,设置有排水管线。这样,可以使仓内水渣脱水面积最大化,排水顺畅,水渣脱水效率增加,尽可能减少水渣在运输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单仓单脱水仓方式,避免了因制造误差或变形导致一仓安装完毕后,另一仓无法安装。四面设置脱水仓反冲清洗阀,保证不锈钢脱水板全覆盖冲洗,延长脱水板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水仓系统结构图(主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水仓俯视结构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水仓的脱水板结构放大简图。
[0019]图中:1.外壳;2.脱水板;2.1.狭缝脱水板;2.2.基板;3.反冲清洗阀;
4.排水管;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3所示的新型高效的脱水仓,其特征在于:脱水仓以单仓方式独立安装在水渣仓下;主要由外壳1、脱水板2、反冲清洗阀3、排水管4、进水管5组成;外壳I上部为方柱体,下部由上至下往内倾斜连接形成漏斗状四面体,底部为平面且设置有底部开口 ;脱水板2与外壳I形状相同、并间隔置于外壳I中;外壳I的顶部和底部开口处均设置法兰,顶部法兰与上接水渣仓接口连接,底部法兰连接排渣装置;外壳I的四周外壁上均匀设置多个反冲清洗阀3,反冲清洗阀3的喷水方向与对应处脱水板2的板面垂直,反冲距离即为脱水板2与外壳I的间隔距离;反冲清洗阀3与外壳I上设置的进水管5分别连通并由同一主机进行控制;在脱水仓的底部,脱水板2与外壳I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排水管4,反冲清洗后冲刷的废水从此排水管4排出。
[0022]如图2所示,所述的排水管4上端成180度设置为两个,且两排水管4出口在底部连通。
[0023]如图1-2所示,在外壳I每个侧面成三行均匀布置6个反冲清洗阀3。
[0024]如图3所示,脱水板2为在倒梯形基板2.2上挖孔后连接多个狭缝脱水板2.1 (图3为6个)构成一个平面板;各狭缝脱水板2.1由多根竖向排列的细长板平行紧密排列构成,横向固定板间隔设置将细长板固定,细长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狭窄水缝,对水渣进行二次过滤。由于狭缝脱水板2.1遭遇酸碱侵蚀容易损坏,因而为了方便,通过螺钉将狭缝脱水板
2.1分别固定在基板2.2上,堵住基板2.2上的相应矩形挖孔。该狭缝脱水板2.1相对于孔洞状脱水来说,由于方向由外向内倾斜,因而更有利于水滤出,同时由于四周均为相同的水缝,脱水面积大幅增加。
[0025]脱水板2可以为不锈钢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脱水板。
[0026]水渣仓储料时,脱水仓下方排渣装置关闭,水渣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从脱水板2流出,经排水管4流向排水管网。水渣仓空仓时,打开脱水仓下方排渣装置后,分组开启反冲清洗阀3,高压水在反冲距离限定下冲洗脱水板2,将粘接在脱水板2上的水渣冲脱落。
[0027]该装置结构简单,顶部法兰通过螺栓与上接水渣仓接口连接,便于安装。脱水仓反冲清洗阀3可由机旁控制,操作方便。
[0028]本脱水仓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将脱水板固定在脱水仓的内部,保证一定的反冲清洗间距,在脱水仓外壳的最底端,设置有排水管线。这样,可以使仓内水渣脱水面积最大化,排水顺畅,水渣脱水效率增加,尽可能减少水渣在运输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单仓单脱水仓方式,避免了因制造误差或变形导致一仓安装完毕后,另一仓无法安装。四面设置脱水仓反冲清洗阀,保证不锈钢脱水板全覆盖冲洗,延长脱水板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高效的脱水仓,其特征在于:脱水仓以单仓方式独立安装在水渣仓下;主要由外壳、脱水板、反冲清洗阀、排水管、进水管组成;外壳上部为方柱体,下部由上至下往内倾斜连接形成漏斗状四面体,底部为平面且设置有底部开口 ;脱水板与外壳形状相同、并间隔置于外壳中;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开口处均设置法兰,顶部法兰与上接水渣仓接口连接,底部法兰连接排渣装置;外壳的四周外壁上均匀设置多个反冲清洗阀,反冲清洗阀的喷水方向与对应处脱水板的板面垂直;反冲清洗阀与外壳上设置的进水管分别连通并由同一主机进行控制;在脱水仓的底部,脱水板与外壳间的间隙处设置有排水管,反冲清洗后冲刷的废水从此排水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效的脱水仓,其特征在于:脱水板包括基板和多个狭缝脱水板,基板上挖孔后连接多个狭缝脱水板构成一个平面板;各狭缝脱水板由多根竖向排列的细长板平行紧密排列构成,横向固定板间隔设置将细长板固定,细长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狭窄水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高效的脱水仓,其特征在于:在外壳每个侧面成多行均匀布置5-9个反冲清洗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效的脱水仓,其特征在于:脱水板为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新型高效的脱水仓,其特征在于:进水管成矩形围绕设置在外壳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效的脱水仓,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上设置若干控制阀,多个反冲清洗阀形成一组并共用一个控制阀。
【文档编号】B01D29/03GK203525392SQ20132043098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刘安全, 万汉英 申请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