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041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包括文丘里引射器,文丘里引射器的压缩空气入口与压缩空气源相连,文丘里引射器的喷射口与喷涂除尘系统的粉末回收管道相连,文丘里引射器的负压吸入口与一容器相连,该容器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和硅藻土进料管。本实用新型利用硅藻土吸附管道中的粉末,使管道中的细小粉末变成较大的颗粒,由此不但可以避免细小粉末粘附在除尘系统的滤芯上,明显改善除尘系统的过滤效果,而且可以迅速稀释除尘管道中的粉末浓度,防止发生粉末爆炸事故。
【专利说明】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喷涂除尘系统是喷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清除喷涂过程中产生的粉末和杂质,维持喷涂房间的洁净,保证工件的喷涂质量。现有的喷涂除尘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细小的粉末颗粒粘附在滤芯上,会严重影响除尘效果。另一方面,对于铝粉等易爆炸的粉末,如果在过滤之前不能及时稀释粉末在除尘管道内的浓度,还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以改善除尘系统的过滤效果,并可在过滤之前及时稀释除尘管道内的粉末浓度,防止爆炸事故。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包括文丘里引射器,文丘里引射器的压缩空气入口与压缩空气源相连,文丘里引射器的喷射口与喷涂除尘系统的粉末回收管道相连,文丘里引射器的负压吸入口与一容器相连,该容器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和硅藻土进料管。
[0005]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所述文丘里引射器的压缩空气入口连接有第一节流阀,所述容器的压缩空气输入管连接有第二节流阀,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入口并联后连接至同一个电磁阀,电磁阀的入口与压缩空气源相连。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压缩空气令容器内的硅藻土翻滚,同时利用文丘里引射器将翻滚的硅藻土吸出并喷射到喷涂除尘系统的粉末回收管道内,利用硅藻土吸附管道中的粉末,使管道中的细小粉末变成较大的颗粒,由此不但可以避免细小粉末粘附在除尘系统的滤芯上,明显改善除尘系统的过滤效果,而且可以迅速稀释除尘管道中的粉末浓度,防止发生粉末爆炸事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包括一个文丘里引射器1,文丘里引射器1的压缩空气入口连接有第一节流阀2,第一节流阀2与电磁阀3连接,电磁阀3的入口与压缩空气源相连,使得文丘里引射器1的压缩空气入口与压缩空气源相连。文丘里引射器1的喷射口与喷涂除尘系统的粉末管道4相连。文丘里引射器1的负压吸入口连接有一条插管5,插管5插入一容器6内,使得文丘里引射器1的负压吸入口与容器6相连。容器6的下部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7,压缩空气输入管7连接有第二节流阀8,第二节流阀8的入口与第一节流阀2的入口并联,而且连接至同一个电磁阀
3。容器6的上部连接有硅藻土进料管9。使用时,硅藻土进料管9与存放硅藻土的储料罐10相连,可随时补充硅藻土。
[000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压缩空气经电磁阀3和第二节流阀8进入容器6,使容器6内的硅藻土翻滚,同时,压缩空气经电磁阀3和第一节流阀2进入文丘里引射器1,由文丘里引射器1将容器6内的硅藻土吸出并喷射到喷涂除尘系统的粉末管道4内,使管道4内的细小粉末与硅藻土混合后变成较大的颗粒,如此,既可以避免细小粉末粘附在除尘系统的滤芯上,明显改善除尘系统的过滤效果,又可以迅速稀释管道4中的粉末浓度,防止发生粉末爆炸事故。在工作过程中,可通过电磁阀3控制压缩空气的通断,通过第一节流阀2和第二节流阀8控制压缩空气的流量,损耗的硅藻土可从硅藻土储料罐10获得补充。
【权利要求】
1.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文丘里引射器(1),文丘里引射器(1)的压缩空气入口与压缩空气源相连,文丘里引射器(1)的喷射口与喷涂除尘系统的粉末回收管道(4)相连,文丘里引射器(1)的负压吸入口与一容器(6)相连,该容器(6)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7)和硅藻土进料管(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除尘系统的硅藻土助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文丘里引射器(1)的压缩空气入口连接有第一节流阀(2),所述容器(6)的压缩空气输入管(7)连接有第二节流阀(8),第一节流阀(2)和第二节流阀(8)的入口并联后连接至同一个电磁阀(3),电磁阀(3)的入口与压缩空气源相连。
【文档编号】B01D51/04GK203494354SQ20132051874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志刚, 向波, 陈启宇, 刘剑辉, 黄敏荣 申请人:佛山先进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