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561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虹吸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虹吸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分管、主管、连接管和进口管,主管设置在过滤槽的底部;进口管设置在过滤槽的槽壁上;连接管设置在主管上;分管设置在连接管上,该虹吸过滤装置通过确保主管和分管的顶部均高于液面,分管的底部低于液面,让液体通过分管的底部流入分管,使液面漂浮的浮渣无法进入分管进而流入到设备中,从而起到过滤掉浮渣的作用,该装置的优点还在于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能适用于所有对液体漂浮物进行过滤的场合。
【专利说明】一种虹吸过滤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虹吸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虹吸是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可以不借助泵而抽吸液体。处于较高位置的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称为虹吸管)之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这种结构下,管子两端的液体势能差能够推动液体越过最高点,向另一端排放。主要是由万有引力让虹吸管作用,2010年5月澳洲昆兰科技大学休斯博士(Dr Stephen Hughes)说:“是由重力让虹吸管内的液体由上端往下端流动,藉较长且朝下的那一端,将较短上端那一边的水往上引出再流到下端。
[0003]在生产中,液体含有漂浮的杂物往往难以除去,随液体流入下个工序中,会堵塞运行设备,使设备开机率受到限制,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给生产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可以过滤掉液体漂浮物的装置,以解决液体漂浮物随液体流入到设备中堵塞设备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虹吸过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虹吸过程中杂物随着液体流入设备中堵塞设备给生产带来困难而存在的不足。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虹吸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分管、主管、连接管和进口管,所述的进口管设置在过滤槽的槽壁上,通过进口管往过滤槽中注入液体;所述的主管设置在过滤槽的槽底上,通过主管往下一个工序注入液体,主管和分管之间设有连接管。
[0007]进一步,所述的分管的底端距离槽底10-30cm,目的确保液体顺利的流进分管,同时防止液体量过少时不能流进分管。
[0008]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80°。
[0009]进一步,所述的分管和主管的顶端处于同一高度,进口管的管口比分管和主管的顶端低25-40cm,目的是确保注入的液体低于分管2和主管3的顶端,进一步防止漂浮在液面的浮渣随着液体进入分管2和主管3,进而流入下一个工序。
[0010]进一步,所述的分管和连接管的数量相等,各为1-4根。
[0011]更进一步,所述的分管和连接管各为3根。
[0012]本实用新型一种虹吸过滤装置,通过确保主管和分管的顶部高于液面,分管的底部低于液面,让液体通过分管的底部流入分管,使液面漂浮的浮渣无法进入分管进而流入到设备中,从而起到过滤掉浮渣的作用,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所有对液体漂浮物进行过滤的场合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虹吸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4]1-过滤槽;2-分管;3-主管;4-连接管;5进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一种虹吸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1、分管2、主管3、连接管4和进口管5,在装配虹吸过滤装置时,所述的进口管5设置在过滤槽I的槽壁上,进口管5离过滤槽I的槽底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所述的主管3设置在过滤槽I的槽底,优选设置在过滤槽I的槽底正中,以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分管2和连接管4 ;所述的连接管4为3根,均设置在主管3上;所述的分管2为3根,分别设置在3根连接管4上。
[0018]可选地,所述的连接管4和分管2均为1、2或4根,连接管4设置在主管3上,分管2设置在连接管4上。
[0019]在使用虹吸过滤装置时,先通过进口管5往过滤槽I里注入液体,注入液体的液面低于主管3和分管2的顶部,当液体的液面高于连接管4设置在主管3上的管口时,液体会经分管2流入连接管4,再流入主管3,通过主管3流入到下一个装置里,当液体的液面低于分管2底部的管口时,液体就不再流动,过滤槽I停止工作。当过滤槽I中的浮渣积累过多时,用自动打捞装置将浮渣打捞出过滤槽1,保证虹吸过滤装置的正常工作。
[0020]该虹吸过滤装置的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而且能适用于所有对液体漂浮物进行过滤的场合。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1所示,一种虹吸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1、分管2、主管3、连接管4和进口管5,在装配虹吸过滤装置时,所述的进口管5设置在过滤槽I的槽壁上;所述的主管3设置在过滤槽I的槽底,优选设置在过滤槽I的槽底正中,以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分管2和连接管4 ;所述的连接管4为3根,设置在主管3等高的位置上,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的分管2为3根,分别设置在3根连接管4上,使得连接管4从分管2向主管3向上倾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40°、50°、60°或80°,安装分管2时,使分管2的底端距离过滤槽I的槽底10cm、20cm或30cm,以保证液体能顺利的流进分管2,分管2和主管3的顶端处于同一高度,进口管5的管口比分管2和主管3的顶端低25cm、30cm或40cm,目的是确保注入的液体低于分管2和主管3的顶端,进一步防止漂浮在液面的浮渣随着液体进入分管2和主管3,进而流入下一个工序。
[0023]可选地,所述的连接管4和分管2均为I根,连接管4设置在主管3上,分管2设置在连接管4上。
[0024]可选地,所述的连接管4和分管2均为2根,连接管4设置在主管3等高的位置上,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80°,分管2设置在连接管4上。
[0025]可选地,所述的连接管4和分管2均为4根,连接管4设置在主管3等高的位置上,两两之间的夹角为90°,分管2设置在连接管4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虹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槽(I)、分管(2)、主管(3)、连接管(4)和进口管(5),所述的进口管(5)设置在过滤槽(I)的槽壁上;所述的主管(3)设置在过滤槽(O的槽底上,主管(3)和分管(2)之间设有连接管(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10-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管(5)的管口比分管(2)和主管(3)的顶端低25-4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管(2)和连接管(4)的数量相等,各为1_4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虹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管(2)和连接管(4)各为3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管(2)的底端离过滤槽(I)的槽底 10_30cm。
【文档编号】B01D24/18GK203694699SQ20132077485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刘泽华, 周昌银, 史晓峰 申请人: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