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式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560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烛式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烛式过滤元件。其包括圆筒形的芯体和过滤结构。过滤结构由片材形成,片材被沿着纵向方向折叠成多层结构,多层结构被布置在芯体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多个褶。每个褶的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横截面是U形,U形包括:两个杆部,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径向靠外的端部和径向靠内的端部;和将两个杆部的径向靠外的端部连接的顶部。彼此相邻的两个褶的相邻的杆部的径向靠内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多个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倾斜第一角度,使得每个褶的两个杆部弯曲,该两个杆部中的一个杆部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杆部的长度,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褶的相邻的杆部之间的具有大致恒定的第一间距。
【专利说明】烛式过滤元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烛式过滤元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打褶的烛式过滤元件。
【背景技术】
[0002]烛式过滤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过滤流体。烛式过滤元件包括圆筒形的芯体和设置在芯体上的过滤结构。过滤结构可由具有过滤功能的聚合物通过以下方式形成:聚合物被加工成片材,沿着一纵向方向将片材折叠成多层结构,将该多层结构绕芯体布置。
[0003]图1和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烛式过滤元件的局部透视图和局部横截面图。该元件包括芯体2以及绕芯体2布置的过滤结构1,该过滤结构具有多个褶3,从横截面看,这种过滤器元件的单个褶从圆筒形芯径向向外延伸直到过滤器元件的外周边。
[0004]为了保证过滤器元件具有足够的过滤面积,在烛式过滤元件中布置尽量多的褶,使得相邻的褶沿着圆筒形芯的圆周彼此接触。但是,由于褶的径向几何形状,随着离开圆筒形芯的径向距离的增加,相邻褶之间的间距必然扩大。因此,如图2所示,在相邻褶之间存在大量无用空间4。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烛式过滤元件,其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增大可用的表面面积,即增大过滤面积,并改进流体的流动,从而提高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烛式过滤元件。其包括圆筒形的芯体和布置在所述芯体的外表面上的用于对流体进行过滤净化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由片材形成,所述片材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一厚度,所述片材被沿着纵向方向折叠成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被布置在所述芯体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多个褶。每个褶的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横截面是U形,所述U形包括:从所述芯体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两个杆部,所述两个杆部的每一个都包括径向靠外的端部和径向靠内的端部;和将所述两个杆部的径向靠外的端部连接的顶部。彼此相邻的两个褶的相邻的杆部的径向靠内的端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多个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倾斜第一角度,使得每个褶的两个杆部弯曲,该两个杆部中的一个杆部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杆部的长度,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褶的相邻的杆部之间的具有大致恒定的第一间距。
[0007]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和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0009]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烛式过滤元件的局部透视图;
[0010]图2是图1中的烛式过滤元件的局部横截面图;
[0011]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烛式过滤元件的局部透视图;
[0012]图4是图3中的烛式过滤元件的局部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烛式过滤元件的局部透视图;图4是图3中的烛式过滤元件的局部横截面图。
[0014]参见图3,烛式过滤元件10包括圆筒形的芯体2和布置在所述芯体2的外表面上的用于对流体进行过滤净化的过滤结构30。所述芯体2上可以带有用于流体联通的开口
5。过滤结构30由片材形成。所述片材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一厚度T,片材被沿着一纵向方向L折叠成多层,多层结构被布置在芯体的2外表面上从而形成多个褶。
[0015]参加图4,每个褶30的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L的横截面是U形,所述U形包括:从所述芯体2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两个杆部30a和30b,所述两个杆部30a、30b的每一个都包括径向靠外的端部El和径向靠内的端部E2 ;和将所述两个杆部的径向靠外的端部El连接的顶部E。彼此相邻的两个褶的相邻的杆部(如30a和30’ b)的径向靠内的端部E2连接在一起。
[0016]上述多个褶沿顺时针方向(也可沿逆时针方向)倾斜第一角度α,使得每个褶的两个杆部30a、30b弯曲,该两个杆部30a、30b中的一个杆部30a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杆部30b的长度,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褶的相邻的杆部之间的具有大致恒定的第一间距G2。
[0017]每个褶的两个杆部30a、30b之间具有大致恒定的第二间距G1。第一间距G2可以等于第二间距Gl。
[0018]第一间距G2和第二间距Gl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值,优选地限定为小于所述第一厚度T的十分之一。
[0019]第一角度α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角度;优选地在5°和15°之间。
[0020]所述过滤结构30可以由任何结构的片材形成,这些片材可以包括多层材料,这些片材可以是聚合物,也可以是天然或合成、玻璃和金属等材料。
[0021]相对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传统扇形过滤器,由于过滤结构的褶的弯曲,本实用新型的烛式过滤元件增大了过滤结构的表面积,因而增大了过滤面积。
[0022]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烛式过滤元件还改进了流体的流动。图2以弯曲箭头的形式示出现有技术过滤元件在操作中的流体流的分布情况,而图4则以弯曲箭头的形式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元件在操作中的流体流的分布情况。其中箭头越粗表示流速越大。由图2可见,在现有技术的扇形褶过滤元件中,流速是不均匀的,沿着扇形褶的高度在径向上由内向外逐渐减小,这是因为相邻两个褶之间的空间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相比之下,由图4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的过滤元件中,流速基本是均一的,这是因为在褶之间以及在每个褶内的间隔是基本恒定的。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过滤器元件内的均匀的流分布使得过滤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延长,并且使得过滤的流体的质量一致。
[0023]在前面的说明书中,已参照附图来描述各优选实施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对其进行各种其他的修改和变化,且可以实现另外的实施例,而不脱离如在随后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广泛的范围。本说明书和附图相应地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实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知道其它实施例。本说明书和实施例被认为仅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实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烛式过滤元件,其包括圆筒形的芯体和布置在所述芯体的外表面上的用于对流体进行过滤净化的过滤结构, 所述过滤结构由片材形成,所述片材具有大致均匀的第一厚度,所述片材被沿着纵向方向折叠成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被布置在所述芯体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多个褶, 每个褶的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横截面是U形,所述U形包括: 从所述芯体的外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两个杆部,所述两个杆部的每一个都包括径向靠外的端部和径向靠内的端部;和将所述两个杆部的径向靠外的端部连接的顶部, 其中,彼此相邻的两个褶的相邻的杆部的径向靠内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倾斜第一角度,使得每个褶的两个杆部弯曲,该两个杆部中的一个杆部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杆部的长度,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褶的相邻的杆部之间的具有大致恒定的第一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烛式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个褶的两个杆部之间具有大致恒定的第二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烛式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等于第二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烛式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厚度的十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烛式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在5°和1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烛式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过滤结构的片材包括多层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烛式过滤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过滤结构的片材是聚合物。
【文档编号】B01D29/21GK203620438SQ20132077446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K·威廉森 申请人:颇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