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658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包括进料管、稳流筒、絮凝剂管、分料环、刮刀,所述稳流筒包括主料筒、导流板、分级叶片、稀释管,所述进料管的出口与所述主料筒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主料筒的内侧设有所述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内侧设有所述分级叶片,所述稀释管沿所述主料筒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料筒相连通,所述絮凝剂管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且所述絮凝剂管通过絮凝剂料斗与所述导流板相连通,所述主料筒的下方设有所述分料环,所述分料环上方设有所述刮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能有效提高浓密机的沉降效率,加快沉降速度,提高单位面积浓密池的处理量。
【专利说明】 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密机,具体的涉及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矿山选矿、尾矿处理、污水处理等行业浓密机需求旺盛,其中高效浓密机在整个行业占据绝大部分比例。所谓高效浓密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絮凝剂添加方式,大量试验和现场工况证明,絮凝剂在层流沉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使细小颗粒形成絮团状,加快沉降速度;其二,浓密机连续运行时间长,基本无需停机检修。这两方面可大大提高浓密机的处理能力。现有的浓密机进料系统一般存在如下不足:一是浆料与絮凝剂接触几率小,混合不均匀,形不成层流沉降的效果,而且浆料从浓密机的中央进入,达不到预混效果;二是浆料不经脱气,极易出现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导致漂浮沉降现象;三是当料将浓度变化时,不能适时调整浆料浓度,不利于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能有效提高浓密机的沉降效率,加快沉降速度,提高单位面积浓密池的处理量。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包括进料管、稳流筒、絮凝剂管、分料环、刮刀,所述稳流筒包括主料筒、导流板、分级叶片、稀释管,所述进料管的出口与所述主料筒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主料筒的内侧设有所述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内侧设有所述分级叶片,所述稀释管沿所述主料筒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料筒相连通,所述絮凝剂管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且所述絮凝剂管通过絮凝剂料斗与所述导流板相连通,所述主料筒的下方设有所述分料环,所述分料环上方设有所述刮刀。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系统采用切线方向进料,在导流板上浆料与絮凝剂混合后经分级叶片向下沉降到分料环,浆料通过分级叶片的阻挡与碰撞,可以实现颗粒脱气,同时可以增大矿浆颗粒与絮凝剂的接触几率,使矿浆与絮凝剂更好的融合,在离心力作用下,较大的颗粒抛的较远,较小的颗粒抛的较近,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实现颗粒的初步分级,从而加快了矿浆沉降速度,矿浆再由分料环进入到池体,使布料更加均匀,射程更远,增大了单位面积浓密机的处理量,分料环上方还设有刮刀,刮刀固定在中心轴上,随着中心轴一起转动,能有效防止设备在运彳丁过程中,广生物料堆积堵塞现象,增加了浓密机使用寿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主料筒的入口与所述导流板沿导流板的切线方向相连通。
[0008]进一步,所述稀释管的入口方向与所述主料筒的入口方向相反。
[0009]进一步,所述稀释管的入口设有高度可调节的挡板。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物料沉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沉降效果最好,超过一定浓度就要对矿浆进行稀释,矿浆在主料筒内旋转,产生筒内外压差,在压力作用下,上层澄清液被带进主料筒内,与矿浆相混合,达到自稀释作用,当进料浓度较大,分料沉降效果不明显时,可调节挡板高度,降低浓度,提高浆液的流动性。
[0011]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且向内侧倾斜。
[0012]进一步,所述分级叶片呈放射状分布,且所述分级叶片与水平面夹角为20°?30°,所述分级叶片的倾斜方向与矿浆流向相对。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浆料在沉降过程中,既能充分与絮凝剂混合和碰撞脱气,又能增加浆液的沉降速度。
[0014]进一步,所述分料环为内圈低、中间高、外圈低的结构。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经过分级叶片的矿浆颗粒,较大的颗粒在通过分料环外侧被抛的更远,较小的颗粒通过分料环内侧在中间圆柱形区域沉降,减少颗粒间的干扰,加快了沉降速度,更利于矿浆沉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的结构俯视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进料管,2、稳流筒,2-1、主料筒,2-2、导流板,2-3、分级叶片,2-4、稀释管,3、分料环,4、刮刀,5、中心轴,6、絮凝剂管,7、絮凝剂料斗,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包括进料管1、稳流筒2、分料环3、刮刀4及絮凝剂管6,所述稳流筒2包括主料筒2-1、导流板2-2、分级叶片2-3及稀释管2_4,所述进料管I的出口与所述主料筒2-1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导流板2-2与水平面夹角为1°?3°,本实施例优选为1°,且向内侧倾斜,所述主料筒2-1的内侧设有所述的导流板2-2,所述主料筒2-1入口与所述导流板2-2沿导流板2-2的切线方向相连通,所述导流板2-2内侧设有所述分级叶片2-3,所述分级叶片2-3呈放射状分布,且所述分级叶片2-3与水平面夹角为20°?30°,本实施例优选为20°,所述分级叶片2-3的倾斜方向与矿浆流向相对,所述导流板2-2上方设有所述絮凝剂管6,所述絮凝剂管6通过絮凝剂料斗7将絮凝剂送至所述导流板2-2,所述稀释管2-4沿所述主料筒2-1的切线方向相连通,所述稀释管2-4入口设有高度可调节的挡板8,所述稀释管2-4的入口方向与所述主料筒2-1的入口方向相反,所述主料筒2-1的下方设有所述分料环3,所述分料环3呈现内圈低、中间高、外圈低的分布趋势,所述分料环3上方设有所述刮刀4。
[0022]在实用新型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工作时,通过进料管I将浆料送稳流筒2的导流板2-2上,采用切线方向进料,在导流板2-2上浆料与絮凝剂混合后经分级叶片2-3向下沉降到分料环3,浆料通过分级叶片2-3的阻挡与碰撞,可以实现颗粒脱气,同时可以增大矿浆颗粒与絮凝剂的接触几率,使矿浆与絮凝剂更好的融合,在离心力作用下,较大的颗粒抛的较远,较小的颗粒抛的较近,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实现颗粒的初步分级,从而加快了矿浆沉降速度,矿浆再由分料环3进入到池体,使布料更加均匀,射程更远,增大了单位面积浓密机的处理量,分料环3上方还设有刮刀4,刮刀4固定在中心轴5上,随着中心轴5 —起转动,能有效防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物料堆积堵塞现象,增加了浓密机使用寿命。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稳流筒、絮凝剂管、分料环、刮刀,所述稳流筒包括主料筒、导流板、分级叶片、稀释管,所述进料管的出口与所述主料筒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主料筒的内侧设有所述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内侧设有所述分级叶片,所述稀释管沿所述主料筒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主料筒相连通,所述絮凝剂管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且所述絮凝剂管通过絮凝剂料斗与所述导流板相连通,所述主料筒的下方设有所述分料环,所述分料环上方设有所述刮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筒的入口与所述导流板沿导流板的切线方向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管的入口方向与所述主料筒的入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管的入口设有高度可调节的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且向内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叶片呈放射状分布,且所述分级叶片与水平面夹角为20°?30°,所述分级叶片的倾斜方向与矿浆流向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环为内圈低、中间高、外圈低的结构。
【文档编号】B01D21/24GK203577388SQ201320824586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刘广西, 冯友龙, 邹鑫, 傅晓光, 崔坤, 李世清, 林文娟 申请人:烟台桑尼核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