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567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包括筒体,筒体内置有一对搅拌轴,摆线针轮减速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实现搅拌轴等速反向旋转,搅拌轴上装设有桨叶,筒体上设有出料门,出料门由气缸实现启闭,筒体由上盖板封闭,上盖板上接落料管,筒体内腔中设有飞刀组件,桨叶根部为叉形连接头,搅拌轴上的连接耳位于叉形连接头两叉臂之间,叉形连接头和连接耳通过两弹性圆柱销穿设以实现桨叶可拆卸连接于搅拌轴上,每个桨叶上分散布置有厚度方向贯穿桨叶的漏料孔,出料门的边缘套有橡胶密封圈。桨叶通过其根部的叉形连接头与搅拌轴上的连接耳可拆卸连接,当桨叶磨损时,只需要拆卸更换桨叶即可,节省了维修成本,缩短了维修工时。
【专利说明】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机,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
[0003]【背景技术】
[0004]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的一对等速反向旋转的搅拌轴带动桨叶旋转,将物料同时沿轴向和径向抛洒,复合循环翻搅,物料在空间流动层产生瞬间失重,相互混入对方区域内,达到均匀混合。在使用过程中,桨叶最易磨损,目前,桨叶是焊接于搅拌轴上的,桨叶磨损需要整体更换搅拌轴和桨叶,维修成本高。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包括筒体,筒体内置有一对搅拌轴,摆线针轮减速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实现搅拌轴等速反向旋转,搅拌轴上装设有桨叶,筒体上设有出料门,出料门由气缸实现启闭,筒体由上盖板封闭,上盖板上接落料管,筒体内腔中设有飞刀组件,桨叶根部为叉形连接头,搅拌轴上的连接耳位于叉形连接头两叉臂之间,叉形连接头和连接耳通过两弹性圆柱销穿设以实现桨叶可拆卸连接于搅拌轴上,每个桨叶上分散布置有厚度方向贯穿桨叶的漏料孔,出料门的边缘套有橡胶密封圈。
[0009]上述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还包括设置于筒体底部的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包括滑动配合的导管和导柱,导管具有矩形截面中心孔,导柱具有矩形截面,导柱位于中心孔中,导管穿设并固定于筒体上以沟通筒体内外,导管的外端部设有容纳填料的填料壳,压盖将填料压于填料壳内,导柱从压盖中心孔穿过,导柱由驱动机构实现在导管内运动,导柱上开有上下贯穿导柱的取料孔,取料孔的轴线与导柱长度方向垂直,取料孔包括上下连接的去尖锥孔和圆柱孔,导管的下壁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料孔,当取料孔位于排料孔正上方时,取料孔与排料孔沟通,排料孔下方设置一列取样杯,取样杯排列方向与导柱长度方向和取料孔轴线均垂直,取样杯坐落于取样杯架的取样杯孔座上,取样杯架置于取样杯架两侧设置的滑轨上,滑轨方向与取样杯排列方向一致。
[0010]上述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驱动机构包括装设于导柱外端部上的齿条,齿条位于导柱下方,齿条长度方向与导柱长度方向一致,齿条与齿轮哨合,齿轮轴由伺服电机驱动,导柱上方设置平衡架,平衡架包括叉形部件,叉形部件两叉臂的下端装设滚轮,滚轮与导柱接触,叉形部件与筒体相对固定。
[0011]上述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驱动机构为设置于导柱外端的手柄,以方便拉动导柱。
[0012]上述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导管的上壁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与排料孔上下正对,通孔由可拆卸的滤网封堵。
[0013]上述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还包括添加剂投料装置,添加剂投料装置包括料斗、连接器、落料管、操作平台以及将添加剂与投料工人提升至操作平台的升降装置;
[0014]料斗包括筒形部、锥形部和连接于锥形部下端口的直管段,直管段上具有下法ΛΑ--,
[0015]连接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于外管内,内管上下两端均伸出外管,内管具有上法兰和下法兰,内管上具有上下排列的几道向内凸起的环形压筋,外管上具有上下排列的几道向外凸起的环形压筋,内管和外管之间具有空心夹层,外管上具有沟通外管内外的浇注孔,橡胶由浇注孔注入空心夹层形成橡胶层,橡胶层将内管和外管连接,内管上法兰与直管段下法兰连接;
[0016]操作平台供投料工人站立和走动,位于筒体上盖板上方,操作平台上具有透孔,外管穿设于透孔内,外管与操作平台焊接;
[0017]落料管上端具有上法兰,落料管上法兰与内管下法兰连接,落料管下端经由阀门后穿过筒体上盖板进入筒体内腔。
[0018]桨叶通过其根部的叉形连接头与搅拌轴上的连接耳可拆卸连接,当桨叶磨损时,只需要拆卸更换桨叶即可,节省了维修成本,缩短了维修工时。每个桨叶上分散布置有厚度方向贯穿桨叶的漏料孔,在桨叶搅动物料过程中,漏料孔中经过物料的速度与其它部分物料速度不同,形成速差,提高了物料间的掺混作用。出料门的边缘套有橡胶密封圈,能够很好地实现出料门的密封,防止筒体内物料逸出。
[001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 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第一种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第二种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取样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添加剂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中:1导管,2导柱,3锥孔,4圆柱孔,5取样杯,6排料孔,7填料壳,8压盖,9填料,10齿轮,11齿条,12平衡架,13手柄,14连接耳,15叉形连接头,16弹性圆柱销,17搅拌轴,20浇注孔,21料斗,22操作平台,23上盖板,24阀门,25落料管,26内管,27橡胶层,28外管,29直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包括筒体,筒体内置有一对搅拌轴17,摆线针轮减速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实现搅拌轴等速反向旋转,搅拌轴上装设有桨叶。筒体上设有出料门,出料门由气缸实现启闭。筒体由上盖板封闭,上盖板上接落料管。筒体内腔中设有飞刀组件。桨叶根部为叉形连接头15,搅拌轴上的连接耳14位于叉形连接头两叉臂之间,叉形连接头和连接耳通过两弹性圆柱销16穿设以实现桨叶可拆卸连接于搅拌轴上,每个桨叶上分散布置有厚度方向贯穿桨叶的漏料孔,出料门的边缘套有橡胶密封圈。
[0029]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还包括设置于筒体底部的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包括滑动配合的导管I和导柱2,导管具有矩形截面中心孔,导柱具有矩形截面,导柱位于中心孔中。导柱和导管中心孔的矩形截面使得导柱仅能抽拉,不能旋转,保证了取料孔与排料孔容易对准。导管穿设并固定于筒体上以沟通筒体内外。导管的外端部设有容纳填料的填料壳7,压盖8将填料9压于填料壳内,导柱从压盖中心孔穿过,形成密封结构。导柱由驱动机构实现推拉。导柱上开有上下贯穿导柱的取料孔,取料孔的轴线与导柱长度方向垂直,取料孔包括上下连接的去尖锥孔3和圆柱孔4。导管的下壁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料孔6,当取料孔位于排料孔正上方时,取料孔与排料孔沟通。排料孔下方设置一列取样杯5,取样杯排列方向与导柱长度方向和取料孔轴线均垂直,取样杯坐落于取样杯架的取样杯孔座上,取样杯架置于取样杯架两侧设置的滑轨上,滑轨方向与取样杯排列方向一致。
[0030]当需要取样时,驱动机构带动导柱内移,进一步进入筒体内腔中,使得取料孔外露于导管,取料孔位于内腔的取样位置,样品落入取样孔中,取样孔盛满样品,然后导柱外抽,直至取料孔位于排料孔正上方时停止,取料孔与排料孔沟通,样品由取样孔经由排料孔落入取样杯,完成取样。导柱和导管中心孔的矩形截面使得导柱仅能抽拉,不能旋转,保证了取料孔与排料孔容易对准。取样孔为上粗下细的变截面孔,在导柱回抽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样品。列向移动取样杯架,使得不同取样杯对准排料孔,能够盛容多次取样,使用方便。取样装置具有取样精准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0031]一种导柱的驱动机构为:导柱的外端部上装设齿条11,齿条位于导柱下方,齿条长度方向与导柱长度方向一致,齿条与齿轮10哨合,齿轮轴由伺服电机驱动,这样就形成了齿条传动机构。导柱上方设置平衡架12,平衡架包括叉形部件,叉形部件两叉臂的下端装设滚轮,滚轮与导柱接触,叉形部件与筒体相对固定。平衡架能够保证导向柱上下受力平衡,保证导柱的直线运动。
[0032]另一种导柱的驱动机构为:导柱的外端接有手柄13以方便拉动导柱。
[0033]导管的上壁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与排料孔上下正对,通孔由可拆卸的滤网封堵。这种设置方便取样孔内的取样顺利进入排料孔内。
[0034]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还包括添加剂投料装置,添加剂投料装置包括料斗21、连接器、落料管25、操作平台22以及将添加剂与投料工人提升至操作平台的升降装置。料斗、连接器、落料管和阀门共同构成了添加剂下料通道。料斗包括筒形部、锥形部和连接于锥形部下端口的直管段29。直管段上具有下法兰,以实现与连接器的连接。连接器包括内管26和外管28。内管套于外管内,内管上下两端均伸出外管。内管具有上法兰和下法兰,以实现与料头和落料管的连接。内管上具有上下排列的几道向内凸起的环形压筋,外管上具有上下排列的几道向外凸起的环形压筋,最好的,外管环形压筋与内管环形压筋正对。内管和外管之间具有空心夹层,外管上具有沟通外管内外的浇注孔20,橡胶由浇注孔注入空心夹层形成橡胶层27,橡胶层将内管和外管连接,内管上法兰与直管段下法兰连接。橡胶层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缓冲层,阻挡了振动的传递。操作平台供投料工人站立和走动,位于筒体上盖板3上方,操作平台上具有透孔,外管穿设于透孔内,外管与操作平台焊接。落料管上端具有上法兰,落料管上法兰与内管下法兰连接,以实现落料管与连接器的连接。落料管下端经由阀门24后穿过筒体上盖板进入筒体内腔,阀门控制添加剂的流通。
[0035]添加剂投料装置包括上下顺次设置的料斗、连接器、落料管和阀门。操作平台供投料工人站立和走动,提供操作空间。升降装置将添加剂与投料工人提升至操作平台上,相比现有的紧靠动力部分的上料斜梯来讲,在操作平台上投料更加方便安全。操作平台将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的动力部分和投料工人形成阻隔,保证了投料的安全。连接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用于流通物料,外管用于与操作平台固定,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橡胶层起到弹性连接的作用,阻挡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的振动传递到操作平台上,避免操作平台的振动和噪音,环形压筋形成的橡胶层形状能够使得内外管连接的更加稳固。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内置有一对搅拌轴,摆线针轮减速机通过链条传动机构实现搅拌轴等速反向旋转,搅拌轴上装设有桨叶,筒体上设有出料门,出料门由气缸实现启闭,筒体由上盖板封闭,上盖板上接落料管,筒体内腔中设有飞刀组件,桨叶根部为叉形连接头,搅拌轴上的连接耳位于叉形连接头两叉臂之间,叉形连接头和连接耳通过两弹性圆柱销穿设以实现桨叶可拆卸连接于搅拌轴上,每个桨叶上分散布置有厚度方向贯穿桨叶的漏料孔,出料门的边缘套有橡胶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筒体底部的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包括滑动配合的导管和导柱,导管具有矩形截面中心孔,导柱具有矩形截面,导柱位于中心孔中,导管穿设并固定于筒体上以沟通筒体内外,导管的外端部设有容纳填料的填料壳,压盖将填料压于填料壳内,导柱从压盖中心孔穿过,导柱由驱动机构实现在导管内运动,导柱上开有上下贯穿导柱的取料孔,取料孔的轴线与导柱长度方向垂直,取料孔包括上下连接的去尖锥孔和圆柱孔,导管的下壁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料孔,当取料孔位于排料孔正上方时,取料孔与排料孔沟通,排料孔下方设置一列取样杯,取样杯排列方向与导柱长度方向和取料孔轴线均垂直,取样杯坐落于取样杯架的取样杯孔座上,取样杯架置于取样杯架两侧设置的滑轨上,滑轨方向与取样杯排列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装设于导柱外端部上的齿条,齿条位于导柱下方,齿条长度方向与导柱长度方向一致,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轴由伺服电机驱动,导柱上方设置平衡架,平衡架包括叉形部件,叉形部件两叉臂的下端装设滚轮,滚轮与导柱接触,叉形部件与筒体相对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为设置于导柱外端的手柄,以方便拉动导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导管的上壁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与排料孔上下正对,通孔由可拆卸的滤网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添加剂投料装置,添加剂投料装置包括料斗、连接器、落料管、操作平台以及将添加剂与投料工人提升至操作平台的升降装置; 料斗包括筒形部、锥形部和连接于锥形部下端口的直管段,直管段上具有下法兰; 连接器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套于外管内,内管上下两端均伸出外管,内管具有上法兰和下法兰,内管上具有上下排列的几道向内凸起的环形压筋,外管上具有上下排列的几道向外凸起的环形压筋,内管和外管之间具有空心夹层,外管上具有沟通外管内外的浇注孔,橡胶由浇注孔注入空心夹层形成橡胶层,橡胶层将内管和外管连接,内管上法兰与直管段下法兰连接; 操作平台供投料工人站立和走动,位于筒体上盖板上方,操作平台上具有透孔,外管穿设于透孔内,外管与操作平台焊接; 落料管上端具有上法兰,落料管上法兰与内管下法兰连接,落料管下端经由阀门后穿过筒体上盖板进入筒体内腔。
【文档编号】B01F15/02GK203816528SQ201420260776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曹成森 申请人:山东倍盛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