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870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该主体包括风轮及外壳,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过滤网、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内轮、风腔及出风口串接的风流通道形成净化器的净化风道,在风轮与周围的外壳之间形成喇叭风腔用于风轮甩出的空气汇聚起来形成由弱变强的定向风流,喇叭风腔的整体口径沿风轮旋转方向由小到大进行延伸,喇叭风腔的末端与净化器的出风口相通,该出风口使风流能垂直流出。本空气净化器的风道设计具有出风量大、耗电小、噪声低、出风平顺、风向可控等优点。
【专利说明】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大多为风扇式的,空气从净化器的背面进入然后经过内部的过滤器的过滤和风扇的加速,让被净化后的空气从净化器的前面吹出,以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的净化器的气流容易造成局部循环,净化效果差。中国文献CN201220598313.8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其包括螺旋形风道、楔形风道、开设于空气净化器背板的进风口和开设于空气净化器顶板的出风口 ;该楔形风道连通于出风口和螺旋形风道之间,其风流受到螺旋形风道的限制容易导致紊流现象。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经过风道时,风流能平稳、顺畅,最大限度降低空气紊流。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该主体包括风轮及外壳,风轮与与周围的外壳之间形成喇叭风腔用于风轮甩出的空气汇聚起来形成由弱变强的定向风流,喇叭风腔的整体口径沿风轮旋转方向由小到大进行延伸,喇叭风腔的末端与净化器的出风口相通,所述出风口设有若干个“井字形”风口,且“井字形”风口具有一定纵向高度的导风片使风流能垂直流出。
[0006]进一步,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弧形斜坡引导风轮靠内侧的风流平稳转向出风。
[0007]进一步,所述喇叭风腔为圆形风腔结构并与风流的惯性运动轨迹同方向,该风腔的风流起点处设有一分界机构用于将进入的风流与输出的风流分开,所述分界机构与外壳结合为一体,分界机构的最外侧斜坡面位于下面确定的直线上,该直线是由风轮上圆形叶片的切线经出风口最左端的边沿而确定。
[0008]进一步,所述净化器还包括前盖、前置过滤网及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前盖、前置过滤网及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及净化器主体依次装而成,前盖周侧与净化器主体之间形成进风口,风流由进风口进入并经过滤网、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后进入风轮内侧,风流从风轮的侧面叶片间被甩出进入由风轮与周围外壳形成的风腔内汇聚而形成定向风流,风的流量也随风腔由小到大同步增大并在风轮的持续旋转推动下由出风口流出,上述的进风口、过滤网、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内轮、风腔及出风口串接的风流通道形成净化器的净化风道。
[0009]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设计要点在于:
[0010]1、能达到整机要求的额定出风量,以满足相应的空气洁净量输出要求;
[0011]2、空气经过该风道时,风流能平稳、顺畅,最大限度降低空气紊流;
[0012]3、通过合理的设计,使风流通过风道时能尽可能产生最小的噪声,以满足噪声要求;
[0013]4、本空气净化器的风道设计具有出风量大、耗电小、噪声低、出风平顺、风向可控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流通通道不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喇叭风腔及分界机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5中分界机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1,该主体包括风轮11及外壳12,风轮与周围的外壳之间形成喇叭风腔100用于风轮甩出的空气汇聚起来形成由弱变强的定向风流,喇叭风腔的整体口径沿风轮旋转方向由小到大进行延伸,喇叭风腔的末端与净化器的出风口 102相通,所述出风口 102设有若干个“井字形”风口,且“井字形”风口具有一定纵向高度的导风片13使风流能垂直流出。在出风口处设有弧形斜坡14引导风轮靠内侧的风流平稳转向出风。本实用新型的喇叭风腔100为圆形风腔结构并与风流的惯性运动轨迹同方向,该风腔的风流起点处设有一分界机构15用于将进入的风流与输出的风流分开,所述分界机构与外壳结合为一体,分界机构的最外侧斜坡面Ml位于下面确定的直线上,该直线是由风轮上圆形叶片的切线M3经出风口最左端的边沿M2而确定。本实用新型净化器还包括前盖2、前置过滤网3及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4,前盖、前置过滤网及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及净化器主体依次装而成,前盖2周侧与净化器主体I之间形成进风口 101,风流由进风口 101进入并经过滤网3、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4后进入风轮11内侧,风流从风轮的侧面叶片间被甩出进入由风轮与周围外壳形成的风腔100内汇聚而形成定向风流,风的流量也随风腔由小到大同步增大并在风轮的持续旋转推动下由出风口流出,上述的进风口、过滤网、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内轮、风腔及出风口串接的风流通道形成净化器的净化风道。
[0022]本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由进风口、空气过滤组件、风轮、风腔、后盖、出风口、导风片等组成,风流由进风口 101进入并经过滤网后进入风轮11内侧,在风轮高速旋转的推动下形成很大的离心力和推动力,离心力与推动力使进入风轮的风流从风轮的侧面叶片间被甩出,进入由风轮与周围外壳形成的风腔100内,风腔的作用是将风轮甩出的空气汇聚起来形成由弱变强的定向风流,在风轮的持续旋转推动下由出风口 102流出,风流经过出风口时,由于出风口设计成具有若干个“井字形”出风口,且“井字形”出风口有一定的纵向高度(导风片),使风流能垂直流出。
[0023]本实用新型的风腔的整体结构设计采用一种类似“喇叭”形状的设计,即从图5的起点(Ml与M3之间部分)处沿风轮旋转方向由小到大进行延伸,风的流量也随风腔由小到大同步增大,到出风口处时达到最大,风腔从小到大变化与风量的从小到大变化形成良好的正比特性,同时风腔的设置也呈圆形,与风流的惯性运动轨迹同方向,使风流的流动通畅、平稳、风阻减小,有效的增加了出风量并降低了噪声。由于风腔是圆形的,必须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避免同一股风流在风腔中反复循环,也就是说需要设置一个合理的分界机构,将进入的风流与输出的风流分开,图5标示的M1、M3位置即为分界点,分界点的左边是进入风腔的风流的起始点,而右边则是输出风流,即风流的输出点,所以分界机构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输出风量、噪声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使风量及噪声达最佳效果,本方案采用“三点一线”的方法定出分界点,即风轮上圆形叶片的切线,经出风口最左端的边沿确定出一条直线,并确保分界机构的斜坡面也在这条直线上,见图5,使空气流通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直通,达到减小风阻和噪声的目的。
[0024]本实用新型出风口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图4。由于整体外观的需要,出风口并没正对风腔的最大风流输出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势必导致出风的减少及噪声增加。本方案采用“滑跃”式的方法对风流进行合适的引导,使风流平稳转向,流通顺畅。当风流流出图5所示的“喇叭”形风腔后,大部分风流直通出风口,而靠风轮内侧的风流则通过图4所示的弧形斜坡的引导,使这部分风流实现平稳转向,确保出风通畅。
[0025]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器主体,该主体包括风轮及外壳,风轮与与周围的外壳之间形成喇叭风腔用于风轮甩出的空气汇聚起来形成由弱变强的定向风流,喇叭风腔的整体口径沿风轮旋转方向由小到大进行延伸,喇叭风腔的末端与净化器的出风口相通,所述出风口设有若干个“井字形”风口,且“井字形”风口具有一定纵向高度的导风片使风流能垂直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弧形斜坡引导风轮靠内侧的风流平稳转向出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风腔为圆形风腔结构并与风流的惯性运动轨迹同方向,该风腔的风流起点处设有一分界机构用于将进入的风流与输出的风流分开,所述分界机构与外壳结合为一体,分界机构的最外侧斜坡面位于下面确定的直线上,该直线是由风轮上圆形叶片的切线经出风口最左端的边沿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还包括前盖、前置过滤网及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前盖、前置过滤网及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及净化器主体依次装而成,前盖周侧与净化器主体之间形成进风口,风流由进风口进入并经过滤网、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后进入风轮内侧,风流从风轮的侧面叶片间被甩出进入由风轮与周围外壳形成的风腔内汇聚而形成定向风流,风的流量也随风腔由小到大同步增大并在风轮的持续旋转推动下由出风口流出,上述的进风口、过滤网、高效空气净化过滤组件、内轮、风腔及出风口串接的风流通道形成净化器的净化风道。
【文档编号】B01D46/42GK203990115SQ20142037240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陈决源, 徐金波 申请人:欧兰普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