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338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洒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混捏锅内的糊料进行冷却的混捏锅喷洒机构,包括喷洒头,所述的喷洒头固定安装在混捏锅锅盖上,所述的喷洒头由喷头和直通管构成,所述的直通管一端与喷洒头固定连通,另一端垂直穿过混捏锅锅盖,所述的直通管与外接水龙头对接,通过大批试生产效果良好稳定,制品压制成品率提高了,烟气明显少了,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洒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混捏锅内的糊料进行冷却的混捏锅喷洒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振动成型用料,经混捏后,糊料温度较高,有大量烟气排出,成型时温度过高会出现制品过软,弯曲变形,还会出现气体排不出来,涨裂制品,或者出现内部开裂即内裂质量问题,成品率较低。
[0003]以前用凉料锅搅拌来凉料,会出现锅边有干料、温度不均匀、搅拌出圆疙瘩等,造成质量问题。或者用风机吹风冷却,风冷能达到一定冷却效果,但很容易把温度降得过低,成型有难度或者因糊料变硬难以压制导致制品密度过低报废,风冷比较难控制。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制品压制成品率的混捏锅喷洒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包括喷洒头,所述的喷洒头固定安装在混捏锅锅盖上,所述的喷洒头由喷头和直通管构成,所述的直通管一端与喷洒头固定连通,另一端垂直穿过混捏锅锅盖,所述的直通管与外接水龙头对接。
[0007]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直通管与混捏锅锅盖外表面交接的部位设置有一密封机构。
[0008]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密封机构由一密封槽和一密封盖构成,所述的密封槽开设在直通管圆周的混捏锅锅盖上,所述的直通管伸出密封槽的底部中心部位,所述的密封盖扣装在密封槽上。
[0009]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密封槽的侧面设置有台阶,所述的密封盖上对应的也设置有一方槽。
[0010]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密封盖下表面垂直设置有一柱状体,该柱状体与密封槽扣装,该柱状体中心部位设置有与伸出密封槽底面的直通管对应的插槽,该插槽与伸出密封槽底面的直通管插接。
[0011]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密封盖上表面设置有把手。
[0012]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喷头为中空的椭圆形结构,椭圆形机构喷头的下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出水口。
[0013]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出水口均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出水口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5]实际操作时工人只需要在糊料混好后把外接水龙头接上直通管,往正在搅拌的混捏锅内按规定时间喷水就行了,操作简单,花钱不多10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了一个重要的工艺难题,通过大批试生产效果良好稳定,制品压制成品率提高了,烟气明显少了,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混捏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不带密封盖的混捏锅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混捏锅锅盖的剖面视图。
[0019]图4为不带密封盖的混捏锅的剖面视图。
[0020]图5为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3]如图1、2、3、4、5、6所示,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包括喷洒头1,所述的喷洒头I固定安装在混捏锅锅盖2上,所述的喷洒头I由喷头3和直通管4构成,所述的直通管4 一端与喷洒头I固定连通,另一端垂直穿过混捏锅锅盖2,所述的直通管4与外接水龙头对接。在锅盖2上直接连接一个喷洒头1,然后直通管4直接固定在锅盖2上,当需要喷洒的时候,穿过喷洒头I的直通管4直接外接水龙头进行喷洒即可,操作极为方便。
[0024]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直通管4与混捏锅锅盖2外表面交接的部位设置有一密封机构,密封结构的作用主要是混捏锅在加压的状态下,是需要全密封的,如果伸出锅盖2的直通管没有密封盖的话,那么加压的效果会很不好甚至会影响加压,这时候加装密封盖就显得尤为重要。
[0025]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密封机构由一密封槽5和一密封盖6构成,所述的密封槽5开设在直通管4圆周的混捏锅锅盖2上,直通管4的进水口端部正好位于该密封槽5内,所述的直通管4伸出密封槽5的底部中心部位,所述的密封盖6扣装在密封槽5上。这样的状态下,如果需要喷洒水雾的话,只需要去掉密封盖6,然后外接上水龙头的水管既可以进行喷洒,操作很方便。将直通管4设置在密封槽5的中心部位,主要是考虑便于安装密封盖
6.
[0026]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密封槽5的侧面设置有台阶51,所述的密封盖6上对应的也设置有一方槽61。当密封盖6盖装在密封槽5内的时候,台阶51和方槽61进行扣合,如果不存在台阶51和方槽61,那么密封槽5的侧面就是一个竖直的立面,当密封槽5和密封盖6扣合的时候,密封盖6顺着密封槽5侧面向下扣合,这时候,容易在密封槽5和密封盖6之间形成较大的缝隙。但是如果采用台阶51和方槽61扣合的方式,那么会形成一个折线形的缝隙,则不容易产生漏气现象。
[0027]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密封盖6下表面垂直设置有一柱状体7,该柱状体7与密封槽5扣装,该柱状体7中心部位设置有与伸出密封槽5底面的直通管4对应的插槽8,该插槽8与伸出密封槽底面的直通管4插接。采用该结构,又更进一步的增加了密封槽5和密封盖6的密封性能。当柱状体7与直通管4之间形成套装的时候,由于柱状体7中心部位的插槽8底部为密封结构,当插槽8与直通管4套装的时候,正好可以吧直通管4的进水口部位密封严实,再加上密封槽5与密封盖6之间采用台阶51和方槽61的结构进行扣接,更加增加了直通管4进水口部位的密封性能。
[0028]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密封盖6上表面设置有把手9。把手9的作用主要是当需要提起密封盖6的时候,能够很方便提起,如果没有把手9的话,那么一旦密封盖6与密封槽5扣接密封的时候,则不容易被拔出来。
[0029]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喷头3为中空的椭圆形结构,椭圆形机构喷头3的下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出水口 10。由于混捏锅本身的体积比较大,如果需要喷水,那么有些地方会不容易被喷洒到,椭圆结构的喷头3在其底部好侧面均设置出水口 10,这样在水的压力条件下,就会从出水口喷出来,尤其是侧面的出水口,喷洒的时候,能够喷出很远的距离,最大限度的将混捏锅内的料浆都喷洒到,并且尽可能的均匀喷洒。
[0030]基于以上所述,所述的出水口 10均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出水口 10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于进入到的喷头3内的水源要从出水口出来时候,能够形成一个挤压,这种结构的设置能够形成一个更大压力的水柱,能够真正的形成一个喷洒的效果。
[0031]另外,如果需要向混捏锅内喷洒的时候,需要先通过释压口使得混捏锅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压力相同,然后再连接水管至直通管4上,然后开始进行喷洒。当需要向混捏锅内加压的时候,需要将密封盖6盖装在密封槽5上,进行彻底的密封,然后再加压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洒头(1),所述的喷洒头(1)固定安装在混捏锅锅盖(2)上,所述的喷洒头(1)由喷头(3)和直通管(4)构成,所述的直通管(4) 一端与喷洒头(1)固定连通,另一端垂直穿过混捏锅锅盖(2),所述的直通管(4)与外接水龙头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通管(4)与混捏锅锅盖(2)外表面交接的部位设置有一密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机构由一密封槽(5)和一密封盖(6)构成,所述的密封槽(5)开设在直通管(4)圆周的混捏锅锅盖(2)上,所述的直通管(4 )伸出密封槽(5 )的底部中心部位,所述的密封盖(6 )扣装在密封槽(5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槽(5)的侧面设置有台阶(51),所述的密封盖(6 )上对应的也设置有一方槽〔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6)下表面垂直设置有一柱状体(7),该柱状体(7 )与密封槽(5 )扣装,该柱状体(7 )中心部位设置有与伸出密封槽(5 )底面的直通管(4)对应的插槽(8),该插槽(8 )与伸出密封槽底面的直通管(4)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6)上表面设置有把手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3)为中空的椭圆形结构,椭圆形机构喷头(3)的下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出水口〔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捏锅喷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10)均为锥形结构,所述的出水口( 10 )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的直径。
【文档编号】B01F15/02GK204247155SQ201420553914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5年2月4日
【发明者】秦长青, 杨遂运 申请人: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