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618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包括外部框架(1)和嵌入框架内的过滤主体(2),所述外部框架(1)正面为栅栏结构,包括至少一条横栅栏(3)和至少一条竖栅栏(4),过滤主体(2)从框架背面放入框架内,从而牢牢嵌入框架内部。本实用新型的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具有尺寸更为稳固,大风量下也不易变形且取用方便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建筑物、汽车等数量急剧增多,工业污染又日益严重,导致有害气体的排出量增加,对室内外空气质量都造成严重影响,而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尤为关键。
[0003]目前市场上的室内空气净化机的滤芯一般有以下两种:一种是过滤主体的外边框直接采用无纺布材料,使用热熔胶将过滤层与无纺布外边框粘结;另一种是在已有的无纺布边框外再包覆一层纸边框。然而,上述两种滤芯因边框材质地较软,在空气净化机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大风量的情况下,滤芯易发生变形,变形后易导致漏气漏风,导致过滤不彻底的后果。而且这两种滤芯在空气净化机中位置并不稳固,使用过程中滤芯易与机器内部发生碰撞,导致滤芯抖动,吸附的灰尘就会掉落飘散。
[0004]如中国公开专利⑶28435881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器,将主要过滤介质折叠成波浪状形态后装入金属、塑料或木质材料制成的框架中,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滤芯整体尺寸较大且折山高度矮时,因其背后没有起支撑作用的构件,风量稍大时滤芯就会发生鼓胀变形的现象,这样就会影响空气净化效果,且会严重缩短滤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尺寸更为稳固,大风量下也不易变形且取用方便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
[0006]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包括外部框架(1)和嵌入框架内的过滤主体(2),所述外部框架(1)的正面为栅栏结构,包括至少一条横栅栏(3)和至少一条竖栅栏(4),所述过滤主体(2 )从框架背面放入框架内,从而牢牢嵌入框架内部。
[0007]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的外框架为树脂边框,且有与机器吻合的卡槽,保证滤芯自身尺寸稳固不易变形;而且树脂外边框有栅栏结构作为支撑,使用时即使在大风量下,内部过滤主体也不会发生碰撞或抖动,更不会发生变形,灰尘不易掉落飘散;且树脂外边框上有拉手卡槽,更换滤芯时,取用更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中褶皱结构层2-1的侧面示意图。
[0009]图中1为外部框架、2为过滤主体、2-1为山状折褶结构层、2-匕为粗尘过滤层、2-化为集尘过滤层、2-2为胶条、2-3为可折叠硬质材料、3为横栅栏、4为竖栅栏、5为卡槽、6为拉手卡槽、7为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包括外部框架(I)和嵌入框架内的过滤主体(2),所述外部框架(I)的正面为栅栏结构,包括至少一条横栅栏(3)和至少一条竖栅栏(4),所述过滤主体(2)从框架背面放入框架内,从而牢牢嵌入框架内部,这样得到的滤芯整体结构及尺寸稳固。外部框架的正面为栅栏结构是起支撑作用,使用时即使在大风量下,也可以给过滤主体提供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滤芯得以长久使用且不易变形;至少一条横栅栏与至少一条竖栅栏使得滤芯自身尺寸更稳固不易变形。上述外部框架的材料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如聚丙烯(PP)树脂,ABS树脂,环氧树脂(EP)。
[0011]上述过滤主体(2)包括由无纺布经打折形成的山状折褶结构层(2-1)、喷涂在折褶结构层表面的胶条(2-2)以及包覆在折褶结构层四侧边的可折叠硬质材料(2-3),可折叠硬质材料除了能稳固褶皱层的形状外,还能更好地保证滤芯整体气密性。
[0012]上述外部框架(I)的背面下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卡槽(5),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滤芯整体牢固地安装于空气净化机中;为了滤芯取用及更换时更方便,上述外部框架的正面上侧边设有至少一个拉手卡槽(6)。
[0013]上述外部框架(I)的背面两侧边的至少一边设有至少一个支耳(7)。
[0014]过滤主体被支耳(7)牢牢固定在框架内部,不会因气流大或搬运时发生碰撞、抖动而导致粉尘掉落飘散。
[0015]所述横栅栏(3)、竖栅栏(4)、卡槽(5)、拉手卡槽(6)以及支耳(7)是通过注塑方式与外部框架一体成型的。
[0016]上述过滤主体(2)的折褶结构层(2-1)为粗尘过滤层(2-la)与集尘过滤层(2_lb)贴合后无纺布形成的折褶结构层。使用时,将滤芯整体放入空气净化机中,正面朝向外侧,气流先穿过粗尘过滤层,除去大颗粒的粉尘;再穿过集尘过滤层,捕集粉尘微粒子,粒径约Ium以下,这样的阶梯式过滤使得净化更彻底。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更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包括外部框架(I)和嵌入框架内的过滤主体(2),该外部框架(I)的正面是由两条横栅栏(3)和两条竖栅栏(4)构成,外部框架(I)正面上侧边设有一个拉手卡槽(6 ),外部框架(I)的背面下侧边设有两个卡槽(5 ),外部框架(I)的背面两侧边分别设有两个支耳(7),上述的横栅栏(3)、竖栅栏(4)、拉手卡槽
(6)、卡槽(5)、支耳(7)是通过注塑与外部框架(I) 一体成型的,该外部框架(I)是由ABS树脂材质形成的树脂成型品;
[0020]首先将粗尘过滤层(2-la)与集尘过滤层(2-lb)贴合后打折形成山状折褶结构层(2-1),其次将胶条(2-2)喷涂在折褶结构层表面,然后用硬纸PET无纺布材料(2-3)将折褶结构层的四侧边进行包覆,最后形成一个过滤主体(2);
[0021 ] 将上述制得的过滤主体(2)从外部框架(I)的背面放入框架内,从而牢牢嵌入框架内部,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
[0022]实施例2
[0023]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包括外部框架(I)和嵌入框架内的过滤主体(2),该外部框架(1)的正面是由一条横栅栏(3)和一条竖栅栏(4)构成,外部框架(1)正面上侧边设有一个拉手卡槽的背面下侧边设有一个卡槽(5),^部框架(1)的背面两侧边分别设有一个支耳(7),上述的横栅栏(31竖栅栏“)、拉手卡槽“)、卡槽(51支耳(7)是通过注塑与外部框架(1) 一体成型的,该外部框架(1)是由??材质形成的树脂成型品;
[0024]首先将粗尘过滤层(2-10与集尘过滤层(2-16)贴合后打折形成山状折褶结构层(2-1),其次将胶条(2-2)喷涂在折褶结构层表面,然后用硬质?价无纺布材料(2-3)将折褶结构层的四侧边进行包覆,最后形成一个过滤主体(2);
[0025]将上述制得的过滤主体(2)从外部框架(1)的背面放入框架内,从而牢牢嵌入框架内部,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
[00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具体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所作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7]比较例1
[0028]包括外部框架和嵌入框架内的过滤主体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该外部框架为口形边框,包覆在过滤主体的四周;过滤主体是由无纺布打折形成的褶皱结构;过滤主体与框架间使用热熔胶粘住。将该空气过滤器放入空气净化机中,使其在较大风量下进行运转,一段时间后发现,因滤芯表面无栅栏结构作为支撑,滤芯中央部位的发生鼓胀突出的现象,山褶皱的形状被破坏导致滤芯压损增大。因此空清机的出风量明显减小,滤芯需进行更换;且因为没有与机型吻合的卡槽,空清机大风量运转时,滤芯在机器内部发生抖动现象,产生噪音,且有灰尘抖落发生;另外由于没有拉手卡槽,滤芯更换很不方便,难以取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I)和嵌入框架内的过滤主体(2),所述外部框架(I)的正面为栅栏结构,包括至少一条横栅栏(3)和至少一条竖栅栏(4),所述过滤主体(2 )从框架背面放入框架内,从而牢牢嵌入框架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主体(2)包括由无纺布经打折形成的山状折褶结构层(2-1)、喷涂在折褶结构层表面的胶条(2-2)以及包覆在折褶结构层四侧边的可折叠硬质材料(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框架(I)的背面下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卡槽(5),所述外部框架的正面上侧边设有至少一个拉手卡槽(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框架(I)的背面两侧边设有至少一个支耳(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栅栏(3)、竖栅栏(4)、卡槽(5)、拉手卡槽(6)以及支耳(7)是通过注塑方式与外部框架一体成型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主体(2)的折褶结构层(2-1)为粗尘过滤层(2-la)与集尘过滤层(2-lb)贴合后无纺布形成的折褶结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新型框架的空气净化器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框架(I)材料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
【文档编号】B01D46/52GK204219953SQ20142067606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沈臻颖 申请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