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混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626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动态混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混气装置,动态混气装置包括:主进气管,至少一个支路进气管,混气直管,其中,主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混气直管的进气端相连通,支路进气管设于所述主进气管侧壁并与主进气管相通,且沿气体流向支路进气管与主进气管间形成不大于90度的夹角;混气直管中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多孔网板,该多孔网板的外缘固定于所述混气直管内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态混气装置,通过支路进气管、主进气管和混气直管的结构设置,无需延长气流路径,也无需配套其它复杂的混气结构装置,并且能使待混气体实现动态高效混合,提高了气体混合效果,实现了气体在流通过程中快速均匀地混合。
【专利说明】动态混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混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两种以上气体在管路流通过程中混合的动态混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气体混合器在气相反应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主要用于将两种或多种气体均匀混合在一起。
[0003]目前,对气体通量比较大的气体混合时一般采用气体管路混合器将两种或多种气体进行混合,对于微量气体尤其是具有吸附性的活泼气体的混合一般使用结构复杂而且加工制造难度大的混合器。
[0004]对于现有的管路气体混合器,为了使得气体混合均匀,往往会采取增加管路长度来达到气体混合的均匀程度,或者采取迂回紊流结构达到气体混合的均匀程度。
[0005]然而,当采用增加管路长度来达到气体混合的均匀程度,会延迟最终混气的输出时间,而采用迂回紊流结构时,会破坏气流的通畅,且存在气流的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混气装置,提高了气体混合效果,实现了气体在流通过程中快速均匀地混合。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混气装置,包括:
[0008]主进气管,至少一个支路进气管,混气直管,其中,
[0009]所述主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混气直管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支路进气管设于所述主进气管侧壁并与所述主进气管相通,且沿气体流向所述支路进气管与主进气管间形成不大于90度的夹角;
[0010]所述混气直管中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多孔网板,该多孔网板的外缘固定于所述混气直管内壁。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网板上开设的多个网孔的截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混气直管的截面积的60%。
[001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网板上开设的网孔的轴线与所述混气直管的轴线平行或重合。
[0013]本实用新型的动态混气装置,所述混气直管中的多孔网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为间隔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动态混气装置,所述多孔网板的厚度为3-5_。
[0015]本实用新型的动态混气装置,所述主进气管、所述支路进气管和所述混气直管均为聚四氟乙烯管,和/或所述多孔网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001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支路进气管与主进气管连通处的管径小于主进气管的管径。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进气管的排气端插设于混气直管的进气端。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进气管与混气直管为一体形成。
[0019]本实用新型的动态混气装置用于混气操作中,将待混气体分别从主进气管和支路进气管送入,气流在主进气管中会并共同流经主进气管而进入混气直管,该过程中发生气体的第一次混合,混合气流在混气直管的流动中需流过多孔网板的网孔,流速会发生改变而产生喷射并形成紊流状态,每流经一个多孔网板气体即被再次的混合,而且混气直管的结构也保证了气流的通畅,不存在气流的死角,最终实现多种气体之间相互充分混合。
[0020]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态混气装置,还可以包括必要的输送设备,例如气体输送泵及配套设施。
[0021]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动态混气装置,通过支路进气管、主进气管和混气直管的结构设置,无需延长气流路径,也无需配套其它复杂的混气结构装置,并且能使待混气体实现动态尚效混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态混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混气装置用于将两种或多种气体在管路流通过程中有效地混合均匀。图1是本实用新型动态混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动态混气装置包括:
[0025]主进气管I,至少一个支路进气管2,混气直管3,其中,支路进气管2设于主进气管I侧壁并与主进气管I相通,同时,为了保证主进气管I和支路进气管2的气体能够共同进入混气直管3,本实施例中,沿气体流向支路进气管2与主进气管I间形成不大于90度的夹角,如图1所示,支路进气管2可以沿主进气管I的侧壁轴向均匀分布,支路进气管2还可以沿主进气管I的侧壁径向方向分布,或者支路进气管2沿主进气管I的侧壁轴向和径向都进行分布,不管何种分布,本实施例中,支路进气管2与主进气管I连通处的管径小于主进气管I的管径,本实施例中,主进气管I用于通入一种气体,支路进气管2用于通入其他气体,其中,支路进气管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S卩,当混合的气体为多种时,可以设置多个支路进气管2来通入其他气体,本实施例中,支路进气管2的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定的,本实施例中,支路进气管2与主进气管I相通,主进气管I与混气直管3相连通,具体为,主进气管I的排气端与混气直管3的进气端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主进气管I和混气直管3可以由一个直管代替,其中,直管的一端为主进气管1,直管的另一端为混气直管3,这样避免了分别使用支路进气管2与主进气管I两个管时需将其进行连接的问题,或者,主进气管I和混气直管3为管径不同的直管,主进气管I的排气端插设于混气直管3的进气端,或者,主进气管I与混气直管3为一体形成。
[0026]本实施例中,混气直管3中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多孔网板4,该多孔网板的外缘固定于混气直管3内壁,本实施例中,多孔网板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即,为了使气体快速均匀地混合,在混气直管3内可以设置一个多孔网板4,还可以设置多个多孔网板4,其中,多孔网板4上开设多个网孔,例如可以开设10-15个网孔,需要说明的是,网孔的孔径不能太小,不能对气流造成阻碍作用,本实施例中,气体经过网孔时会有流速的改变,气体之间产生喷射和紊流状态,使得多种气体相互充分混合均匀,而且,本实施例中,混气直管3为一直管,结构简单,混气直管3的结构保证了气流的通畅,不存在气流的死角,最终实现多种气体之间相互充分混合。
[0027]当本实施例的动态混气装置工作时,主进气管I通入一种气体,支路进气管2通入其他的气体,气体在主进气管I和支路进气管2通入的气体交汇后,先初步混合,并共同进入混气直管3中,混合气体到达多孔网板4后,由于孔径的缩小,气体流过每一个网孔时都会有流速的改变,便产生喷射和紊流状态,使多种气体之间相互充分混合均匀,进而实现了高效动态的混合气体过程。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混气装置,通过将至少一个支路进气管沿主进气管的轴向或径向分布且与主进气管相通,主进气管与混气直管相连通,并在混气直管中设置至少一个多孔网板,多孔网板上开设多个网孔,气流在主进气管中会并共同流经主进气管而进入混气直管,该过程中发生气体的第一次混合,混合气流在混气直管的流动中需流过多孔网板的网孔,流速会发生改变而产生喷射并形成紊流状态,每流经一个多孔网板气体即被再次的混合,最终实现多种气体之间相互充分混合,而且混气直管的结构也保证了气流的通畅,不存在气流的死角,使多种气体之间相互充分混合均匀。
[0029]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多孔网板4上开设多个网孔时,多个网孔的截面积之和大于混气直管3的截面积的60%,由于当多个网孔的截面积较小时,虽然能够保证气体混合均匀,但是会延迟混合气体的输出时间,同时,在保证多个网孔的截面积之和大于混气直管3的截面积的60%时,设置的网孔数量不能太少,即网孔的截面积不能过大,因此,当设置了多个网孔时(例如设置了 12个网孔),多个网孔的截面积之和可以为混气直管3的截面积的70%,这样在气体混合过程中既避免了对气流造成阻碍作用,又可以保证气流的充分混合,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混气装置保证了混合气体的气流通畅,快速输出混气,实现了多种气体高效动态的混合。
[0030]进一步的,多孔网板4上开设的网孔的轴线与混气直管3的轴线平行或重合,即,多孔网板4是垂直设置在混气直管3内的,这样,可以减小多孔网板4对气流的阻挡,进一步的,为了降低网孔对气体的阻挡作用,本实施例中,多孔网板4的厚度为3-5_,例如可以为4_,本实施例中,多孔网板4置入混气直管3后,可以使用热风吹拂混气直管3的外表面到材料略微软化,然后放进冷水中产生收缩作用,将多孔网板4固定在混气直管3中。
[0031]进一步的,混气直管3中的多孔网板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如图1所示,两个多孔网板4间隔设置在混气直管3中,当气体经过两个多孔网板4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多种气体混合的效果。
[0032]进一步的,为了降低混气装置对活泼气体的吸附作用,本实施例中,选用了对活泼气体吸附最小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即主进气管1、支路进气管2和混气直管3都选用聚四氟乙烯管,多孔网板4选用聚四氟乙烯板,这样混气装置用于具有吸附性的活泼气体的混合时,不会对活泼气体产生吸附作用。
[00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进气管,至少一个支路进气管,混气直管,其中, 所述主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混气直管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支路进气管设于所述主进气管侧壁并与所述主进气管相通,且沿气体流向所述支路进气管与主进气管间形成不大于90度的夹角; 所述混气直管中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多孔网板,该多孔网板的外缘固定于所述混气直管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网板上开设的多个网孔的截面积之和大于所述混气直管的截面积的60%。
3.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网板上开设的网孔的轴线与所述混气直管的轴线平行或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直管中的多孔网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为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网板的厚度为3_5mm0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所述支路进气管和所述混气直管均为聚四氟乙烯管,和/或所述多孔网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进气管与主进气管连通处的管径小于主进气管的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的排气端插设于混气直管的进气端。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动态混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与混气直管为一体形成。
【文档编号】B01F5/06GK204261576SQ201420682889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李后顺, 丁五行, 李玉海, 周尚虎, 路自强, 海景雯, 康钧, 马丽山, 郑勇 申请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丁五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