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698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可将外部流入的污染的空气进行冷却及循环的冷却水来持续冷却,同时可去除尘渣及异物,可有效地冷却污染空气并除去尘渣。
【专利说明】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集尘装置是将处理气体分离成雾尘及粉尘等进行捕获的装置。其包括其所需的电处理及相关附带设备。此外,该集尘装置通过在粒子上所作用的重力、惯性力、圆心力、吸附力、浸水力及电子力等来进行集尘,并由此可分为重力集尘装置、惯性力集尘装置、圆心力集尘装置、声波集尘装置、洗涤集尘装置、过滤集尘装置、电子集尘装置等多种种类,此外还有将所捕获的粒子通过水或其它液体来清除的湿式集尘装置。
[0003]上述集尘装置中,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013771号中公开了一种喷射微小的水滴,对粉尘进行一次清除后,对于未被清除的粉尘,使其通过水来进行二次清除,最后通过多阶段的过滤来完全清除粉尘的净化性能改善的湿式集尘装置。
[0004]此外,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108971号中公开了一种包括空气流入内部,内部具有过滤流入空气的过滤部,使流入的空气通过过滤部被过滤排出的过滤集尘机和在流入的空气上喷射氨的氨喷射机,可燃烧空气内的粉尘,将微小灰尘及硫酸化物变成硫酸铵镁通过过滤部过滤的同时进行处理的集尘装置。
[0005]上述湿式方式的集尘装置很难有效的冷却高温环境下排出的污染气体或空气。此夕卜,为了排出污染物质,在喷射水或液体时,很难有效实现污物的清除。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对外部流入的污染空气进行冷却及循环的冷却水来持续冷却,同时可去除尘渣及异物,可有效实现污染空气的冷却及尘渣去除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
[0007]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集尘器外形,内部储存冷却水的外壳;以与所述外壳连接的冷却排管来引导所述冷却水,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冷却的冷却机;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强制吸入污染空气进行送风的送风机;与所述送风机的出口连接,将送风的污染空气引向所述外壳内侧的送风管;与所述冷却排管连接,设置在所述送风管内侧,向在所述送风管内部流动的污染空气喷洒冷却水的喷洒嘴;与所述送风管下端连接,使通过所述送风管排出的污染空气分流,在所述冷却水水面相接的位置上吐出的空气喷射部件;具备在所述空气喷射部件的上方,形成以外部喷射的冷却水形成冷却水膜的多孔性结构,再次对向上方移动的污染空气进行冷却的辅助冷却组件;具备在所述辅助冷却组件的上方,对污染空气中的异物及尘渣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及具备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将通过所述过滤组件的污染空气向外部排出的通道的空气排出部。
[0008]在所述空气排出部的内部,具有复数个以光触媒反应对污染空气进行杀菌及除臭的光触媒净化部件。
[0009]还具有空气净化部件,所述空气净化部件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包括复数个与所述空气排出部连通,以光触媒反应对污染空气进行杀菌和除臭的光触媒净化部件。
[0010]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有复数个,按照一定的间距连续配置,具有使污染空气连续通过复数个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的构成。
[0011]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包括:在铜板上塑层二氧化钛,具有可使空气通过的开口的通气口和在所述通气口一端倾斜弯曲,引导通过所述通气口的空气流动的弓I导部的光触媒板;在所述光触媒板一侧所具备的紫外线灯。
[0012]在连续配置的光触媒净化部件上,相邻的所述光触媒板的所述引导部配置在相互交叉的方向上,使空气流通路径长。
[0013]所述空气净化部件包括:与所述外壳相接的净化部件外壳和将所述净化部件外壳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复数个空间,形成污染空气通路的划分板;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在所划分的复数个空间的内部,为复数个,按照一定间隔设置。
[0014]在所述空气喷射组件和所述辅助冷却组件之间,具有呈倾斜板状且使向上方流动的污染空气碰壁后迂绕的回流板。
[0015]所述回流板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周,形成内侧倾斜配置的第一回流板和在所述第一回流板的上方,因所述送风管贯通安装,向外侧方向,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回流板的方向上倾斜配置的第二回流板。
[0016]所述空气喷射部件包括:与所述送风管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分流向侧方延长的分流部;与所述分流部的端部连通,沿着所述外壳的内周形成,在下面形成复数个将污染空气向下排出的排出口的喷射部。
[0017]还具备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在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在所述喷射部的下方倾斜而成,与自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污染空气碰触。
[0018]所述空气喷射部件包括:自所述送风管的端部向外侧方向倾斜延长而成的弯曲部;在所述弯曲部的内侧,与所述弯曲部隔开配置的引导部;水平配置在所述引导部的下方,与通过所述弯曲部和引导部形成的通路排出的污染空气相碰触的底部。
[0019]在所述外壳上具备使所储存的冷却水维持在与所述空气喷射部件相接的设定水位上,可从所述外壳外部供给谁的供水阀及排出储存的冷却水的冷却水排出阀。
[0020]还具有加热器,在所述外壳的下部加热冷却水;供向所述冷却排管的冷却水因所述冷却机的冷冻周期而被冷却,维持所述冷却水的设定温度。
[0021]在所述外壳下部具备可对所述冷却水细菌进行杀菌的臭氧灯。
[0022]在储存所述冷却水的所述外壳的下面倾斜而成,在所述外壳的下端具有将所述冷却水中沉淀的尘渣排出的尘渣排出阀。
[0023]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具有如下的效果。
[0024]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在向集尘器内侧供入污染空气的送风管的内侧,喷射由冷却机冷却及循环的冷却水,使污染空气冷却,被冷却的污染空气在集尘器内侧所收容的冷却水的上面被吐出,进行二次冷却,去除尘渣后,在向上方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辅助冷却组件,再一次对污染空气进行冷却,并除去尘渣后排出空气。
[0025]由此一来,被吸入的高温污染空气,可以连续的多次的与冷却水接触,逼近可以降低温度,还可以将污染空气中的尘渣或异物等吸附在冷却水上,有效使其与空气分离。
[0026]在送风管的端部具有空气喷射部件,其排出空气的喷射部与冷却水的水面相接或邻接,在空气排出时,与水面发生冲突,可以更加有效的去除衣物或尘渣。
[0027]空气自下方向上方移动的过程中,因第一回流板和第二回流板,发生冲突迂绕,不仅使冷却时间更加充分,该冲突还会有效的使异物和尘渣落下。
[0028]不仅如此,通过所述辅助冷却组件形成的水膜,可在空气通过时,对污染空气进行附加的冷却及异物去除,在通过所述辅助冷却组件的上方的过滤器组件时,可完全去除异物。
[0029]此外,在集尘器的内外侧具备通过光触媒反应来对污染空气进行杀菌和除臭的光触媒净化部件,通过集尘器排出的空气可以以多种方式、多次与冷却水相接,不仅可以降低至反应所需的温度,还可以有效的去除吸附在光触媒板上的异物和尘渣,光触媒净化部件易于管理,以光触媒反应进行的净化,其效果更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前方内部图;
[0031]图2是所述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侧方内部图;
[0032]图3是所述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上方内部图;
[0033]图4是图1的4-4’剖视图;
[0034]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触媒净化部件立体图;
[0035]图6是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空气流动图;
[0036]图7是所述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空气流动图;
[0037]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正面内部图;
[0038]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正面内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40]本发明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并不将吸入空气限定在污染空气中,含有污染物质的蒸汽或含有水分的污染空气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以下为了简要说明,将其称之为污染空气。
[0041]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前方内部图;图2是所述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侧方内部图;图3是所述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上方内部图。
[004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I由强制吸入污染空气进行集尘及净化后将其排出的集尘器10、与集尘器10连接并向集尘器10连续供入冷却水的冷却机20构成。
[0043]集尘器10和冷却机20可一体而成,也可彼此隔开构成。虽然没有详细的图示,在冷却机20的内部可具有构成冷冻周期的压缩机和凝缩机、蒸发机及膨胀装置。
[0044]在冷却机20上具有冷却排管21,冷却排管21如后述,与冷却水储存部14连接,冷却在冷却水储存部14所储存的冷却水,然后再供向外壳11内侧,为了净化及集尘,对空气进行多重冷却,使冷却水W循环。
[0045]集尘器10外形包括,形成外形的外壳11,向外壳11内侧注入污染空气的送风机30,以及向送风机30内侧引导污染空气的送风管40。
[0046]外壳11形成集尘器10的外观,可以是内部形成空间的箱式形状,在其内部形成可以配置用来净化及集尘的空间。
[0047]在外壳11的外侧面上,具有控制器12,可操作集尘器10和冷却机20的驱动,在外壳11的下面具有向下方延长的脚步13,可设置集尘器10。外壳11的下面及侧面上具有多个阀。
[0048]送风机30由风扇马达31和形成外形的护罩32,在护罩32内侧的送风扇33构成,也可以在送风扇33的外侧上部设置。在送风扇33上形成吸入口 34,在送风扇33驱动时,污染的空气被强制吸入。根据需要,在吸入口 34上可具有用来引导污染空气吸入的其他构成。
[0049]通过送风机30被吸入的污染空气是在食物处理机、废物处理机、畜粪液发酵槽、其他发酵槽及工厂等油蒸汽、水蒸气、微小灰尘、恶臭气体等,通过送风机30被强制吸入,并被吐向外壳11的内部。
[0050]在护罩32的出口连接有送风管40,送风管40在外壳11的一侧向外壳11的上面中央延长,在外壳11的上面中央向下方弯曲后,向外壳11的内部延长。此时,送风管40可延长到在外壳11的内部收容的冷却水W的设定水位相接的位置。
[0051]在外壳11的上侧露出的送风管40的内部具有第一喷射嘴22,第一喷射嘴22安装在供给冷却水W的冷却水排管21的端部,在送风管40的内部在污染空气流动的方向喷射冷却水W。
[0052]第一喷射嘴22位于邻近于护罩32出口的位置,自送风机30强制排出的污染空气流入送风管40后马上被冷却。因此,外壳11的内侧流入的污染空气通过第一喷射嘴22排出的冷却水,在一次冷却状态下流向外壳11内侧。
[0053]送风机30的下端具有空气喷射部件100。空气喷射部件100将通过送风机30排出的冷却的污染空气,吐向外壳11上储存的冷却水W的上面。
[0054]图4是图1的4-4’剖视图,图示了从上部看空气喷射部件100的结构。
[0055]如图4所示,对空气喷射部件100进行详细说明,空气喷射部件100如图4所示,包括:与送风机30连接的连接部110、在连接部110分流向外侧方向延长的分流部120、沿着外壳11的内侧面配置与分流部120连接的喷射部130。
[0056]连接部110配置在空气喷射部件100的中央,呈与送风管30的下端连接的管状形,空气喷射部件100的侧面连接分流部120。
[0057]分流部120为复数个,当连接部110和外壳11的剖面为方形时,各个面上各一个,共四个。分流部120可延长并与连接部110和喷射部130连接,其内部可形成通道。
[0058]喷射部130连接在外壳11的内侧面,沿着外壳11的边缘形成。喷射部130的内部也形成可以使流体移动的通道,也可以与分流部120连通。
[0059]喷射部130的下面与在外壳11下部的冷却水储存部14储存的冷却水W的上面邻接,喷射部130的下面形成复数个排出口 131,可将污染空气喷向冷却水W。
[0060]另外,喷射部130的下面相对应的外壳11的侧面上,具有向下方倾斜延长而成的弓丨导板132,引导板132沿着外壳11的内周,即喷射部130配置,通过排出口 131排出的污染空气碰触引导板132后,流向冷却水W的水面。当然引导板132也可设置在喷射部130上,根据需要也可与喷射部130连为一体。
[0061]也就是说,沿着送风管40流动的冷却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连接部110、分流部120及喷射部130流动,最终通过排出口 131排出后,与引导板132碰触,喷向冷却水W的水面。
[0062]由此可见,沿着送风管40流动的被冷却的污染空气,经过空气喷射部件100,与冷却水W更大面积的接触,碰触引导板132后,又接触冷却水W。此时,因与引导板132碰触,污染空气中的尘渣等飞散,向着冷却水W强力排出的污染空气因冷却水W被二次冷却,同时污染空气中的异物或尘渣会残留在冷却水W中,被冷却及处理的空气可向外壳11上方移动。
[0063]在外壳11下部的冷却水储存部14可填满冷却水W至与空气喷射部件100下面邻接的位置,因外壳11 一侧上的供水阀15,可供入水并维持一定的水位。供水阀15的位置要在喷射部130的上方。
[0064]冷却水储存部14的下面呈中央越来越低倾斜而成,可使异物和尘渣沉淀,聚集在中央。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中央具有尘渣排出阀16,根据需要可排出沉淀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异物和尘渣。
[0065]在冷却水储存部14具有加热器24,加热器24可防止寒冷季节时冷却水W冻结,可见,冷却水W的温度在室温以下时启动,加热冷却水W。
[0066]在冷却水储存部14具有臭氧灯25,臭氧灯25可消除污染空气被冷却及净化时冷却水W的恶臭,可持续启动,可除去冷却水W自身发出的味道。
[0067]在外壳11的侧面具有冷却水排出装置17,冷却水排出装置17可维持冷却水储存部14内储存的冷却书W在设定水位。对此,冷却水排出装置17由与冷却水储存部14连通的自动排水积水槽17a和与自动排水积水槽17a连接并向外部排出冷却水W的冷却水排出阀17b构成。
[0068]自动排水积水槽17a为了避开喷射部130的干涉,安装在外壳11的外侧面,可与冷却水储存部14连通。冷却水排出阀17b位于与喷射部130下面对应的高度,在冷却水储存部14内所储存的冷却水W因油蒸汽和水蒸气及灰尘等的流入而水位上涨时,可自然的排出冷却水。
[0069]储存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冷却水W通过供水阀15和冷却水排出阀17b可时常维持在设定水位。
[0070]在空气喷射部件100的上方具有第一回流板210,第一回流板210固定安装在外壳110的内侧面上,具有所定的宽度,沿着外壳11的内周形成。第一回流板210向下倾斜而成,可使向上方移动的空气迂绕,在上方移动中碰触时,可将残留的尘渣分离出来。可使在上方流动的冷却水W向下方顺利的移动,其向下倾斜。
[0071]在第一回流板210的上方具有第二回流板220,第二回流板220安装在送风管40上,向着外侧呈下向倾斜。因此,向上方移动的空气因第二回流板210再次迂绕,使从上方落下的冷却水W更易于向下流动。
[0072]第二回流板220的外侧端比第一回流板210中央的开口部分更向外侧,长于在外壳11内部向上方移动的空气流动通道。
[0073]在第二回流板220的上方,具有过滤组件300和辅助冷却组件400。过滤组件300安装在将外壳11内部分为上下的底板18上,可通过自外壳11内侧向上方移动的空气,对污染物质进行过滤。过滤组件300可谓单一过滤器,根据需要可为多个过滤器互相重叠而成。
[0074]过滤组件300可开闭底板18的开口面,可由送风管40贯通,可对在外壳11的内部向上方流动的空气中含有的污染物质进行过滤。
[0075]过滤组件300的下面具有辅助冷却组件400。辅助冷却组件400可对上方流动的空气进行附加的冷却,可向冷却水架410和冷却水膜喷射冷却水W,具有第二喷射嘴420。
[0076]冷却水架410由网状或格子状的多孔性结构构成,自过滤组件300的下方延长到第二回流板220的上方任意一点。冷却水架410可贯通送风管40的中央,可与过滤组件300的剖面形状相同或近似。
[0077]在冷却水架410的外侧具有第二喷射嘴420,第二喷射嘴420与冷却排管21连接,向着冷却水架410喷射冷却水W,因喷射冷却水W,冷却水架410因冷却水W形成膜。
[0078]自外壳11的内侧向上方移动的空气必须要经过过滤组件300,当通过辅助冷却组件400的冷却水架410的内部或冷却水架410时,喷向冷却水架410流动的冷却水W向下落下,依次通过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落向冷却水储存部14。
[0079]在外壳11内侧最上侧形成空气排出部19,空气排出部19将在外壳11内部净化和集尘的空气排出,空气排出部19的出口 19b在外壳11的外侧面上形成,与用于排出的排管及用于空气净化的装置等连接,将净化及集尘的空气排出。空气排出部19可划分外壳11的内部,出口 19b和远侧的入口 19a开口,形成空气可排出的充分的通道。
[0080]在空气排出部19的内侧具有光触媒净化部件500,可使通过过滤组件300被净化的空气通过光触媒净化方式,流经光触媒净化部件500,完成净化和杀菌。此时,空气排出部19自外壳11的一侧端至另一侧端延长,空气流经,提供可通过光触媒反应有效杀菌及净化的空间。
[0081]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触媒净化部件立体图。图6是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空气流动图。
[0082]如图5及图6所示,对光触媒净化部件500进行详细说明。光触媒净化部件500由复数个光触媒板510、固定安装在光触媒板510上的紫外线灯520构成。
[0083]光触媒板510横切空气排出部19,呈板状。光触媒板510的外侧面上,在用于光触媒反应的铜板的表面进行二氧化钛塑层。上述光触媒板510上具有紫外线灯520,紫外线灯520在照射时发生的光触媒反应可以杀菌和除臭。上述光触媒杀菌和除臭的技术是众所周知的,在此不做详细说明,以下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光触媒反应,配置的光触媒净化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84]在光触媒板510上形成复数个通气口 511,通气口 511呈方形,将光触媒板510按照方形切开后,以所定的倾斜进行弯曲,形成引导部512和通气口 511。
[0085]在引导部512的端部安装有可安装紫外线灯520的凹陷的灯安装部513,紫外线灯520无需另外的固定部件,可分别安装在光触媒板510上。
[0086]安装有紫外线灯520的光触媒板510可以以一定的间隔连续配置复数个,可向着排出净化空气的方向连续配置。
[0087]此时,彼此相邻的光触媒板510的引导部512在各自交叉的方向倾斜配置,也就是说,如图6所不,一侧的光触媒板510向左侧下向倾斜时,相邻的光触媒板510则向右侧上向倾斜配置。
[0088]自空气排出部19的入口 19a流入的空气通过光触媒板510时,移动方向会变化,呈Z字形流动,这样可以使空气流动的通道最大化,可以提升光触媒反应带来的杀菌及除臭效果。
[0089]接下来,就上述构成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0090]图7是所述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空气流动图。
[0091]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I在设置的状态下,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内侧设定冷却水W的水位,即填满冷却水,使喷射部130的下面与其相接或相邻。储存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冷却水W通过冷却机20及加热器24来维持设定温度。
[0092]在上述状态下,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I驱动时,送风机30启动,吸入污染空气,此时,所吸入的污染空气通常是高温状态的油蒸汽和微小灰尘及恶臭等气体的混合体。
[0093]在这种状态下强制吸入的污染空气通过送风管40,移动至集尘器10的外壳11的内部,位于送风管40内侧位置的第一喷射嘴22喷射冷却水W,自第一喷射嘴22喷射的冷却水W喷向自送风机30的出口侧流入的污染空气,对供向外壳11内侧的污染空气进行一次冷却,当然也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渣,使尘渣处于更易于分离的状态。
[0094]沿着送风管40流动的污染空气向着送风管40下端连接的空气喷射部件100流动,在空气喷射部件100上,经过连接部110和分流部120,向着喷射部130流动。此时,喷射部130沿着外壳11的边缘形成,在较大面积范围内,喷射污染空气,同时使其与冷却水接触。
[0095]自喷射部130排出的污染空气碰触引导板132,喷射在储存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冷却水的上面。所排出的污染空气在碰触引导板132后,再次与冷却水W碰触,空气中的尘渣可分离出来,同时因冷却水W而被冷却。与冷却水W碰触的空气中的尘渣或异物混在冷却水W中,并沉淀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下方。
[0096]储存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冷却水W因臭氧灯25被杀菌和除臭,可使冷却水W自身的恶臭及污染减小到最小程度。冷却水储存部14的下部混有一定量以上的异物或尘渣时,在外壳11的下面所具备的尘渣排出阀16开放,可将其去除。
[0097]储存在冷却水储存部14的冷却水W始终维持在设定水位,水位低时,供水阀15开放,供入冷却水W ;水位超出设定水位时,通过冷却水排出阀17b将其排出外部。可见,冷却水W可维持在设定的水位,可有效的喷射部130吐出的污染空气相接。
[0098]与冷却水W碰触的空气向上方移动,此时,与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碰触迂绕,向上方移动。也就是说,向上方流动的空气碰触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时,残留的尘渣和异物会再次被分离。
[0099]经过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向上方移动的空气,通过冷却水架410或沿着冷却水架410的壁面移动。此时,在冷却水架410上因第二喷射嘴420喷射的冷却水W形成水膜,接触冷却水架410的空气会被附加冷却,异物也会随着冷却水W而落下。
[0100]流经冷却水架410的空气会通过过滤组件300,并向上方移动,通过过滤组件300时,微小灰尘或空气中的异物会最终被过滤。
[0101]流经过滤组件300后,异物完全被去除,冷却空气通过空气排出部19向集尘器10的外部排出。此时,空气排出部19上具有光触媒净化部件500时,流经空气排出部19的空气可被杀菌及除臭。
[0102]进一步,通过空气排出部19的入口 19a流入的空气,通过由复数个光触媒板510和紫外线灯520构成的光触媒净化部件500,被净化及杀菌后,自空气排出部10的出口 19b排向外部。此时,在复数个光触媒板510,其互相交叉,流动的空气呈Z字形转换流动。可见,排出的空气在空气排出部19的内侧,因光触媒净化部件500的光触媒反应,在充分的时间内得以杀菌及除臭,最后以净化状态被排出。
[0103]通过上述集尘器10经过多次冷却,被除去尘渣及异物的污染空气,其温度降低,以干净的状态被排向外部。
[0104]在集尘器10的出口 19b上,根据需要可具有另外的附加净化装置或排气装置。
[0105]此外,本发明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有其他实施方式。
[010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空气喷射部件设置在送风管下端,其结构与前述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010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仅在空气喷射部件的构成及空气排出部上与前述实施方式有所差异,其他结构均一致,对于一致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符号,其详细说明在此省略。
[0108]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正面内部图。
[0109]如图8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2由集尘器10和冷却机20构成。
[0110]集尘器10由外壳11、送风机30及送风管40构成外形,在集尘器10的内部形成储存冷却水W的冷却水储存部14,在外壳11的下面具有尘渣排出阀16,在外壳11的侧面具有供水阀15和冷却水排出阀17b。
[0111]冷却水储存部14与冷却水20经由的冷却排管21连接,并供给冷却水W,冷却排管21包括以向送风管40和冷却水架410喷射冷却水W的第一喷射嘴22和第二喷射嘴420。
[0112]在外壳11的内部具有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向上方移动的空气与其碰触迂绕。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的上方具有辅助冷却组件400和过滤组件300。在过滤组件300的上方形成排出冷却及集尘后空气的空气排出部19。
[0113]上述构成与前述实施方式的相同,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0114]在送风管40的下端具有空气喷射部件600,空气喷射部件600包括自送风管40的下端向外侧方向弯曲而成的弯曲部610、在弯曲部610内侧具备的引导部620及在引导部620下端具备的底部630。
[0115]进一步,弯曲部610自送风管40的下端向外侧方向倾斜弯曲,此时,随着送风管40的剖面,弯曲部610呈方形剖面或圆形剖面倾斜。弯曲部610可延长至冷却水储存部14内储存的冷却水W的水面高度。
[0116]引导部620自弯曲部610的内侧与弯曲部610的内侧面隔开固定,形成可供自送风管40排出空气流动的通道,引导部620因弯曲部610和连接部件621固定,呈隔开状态,可为与弯曲部610的剖面对应的四角锥或圆锥形。
[0117]在引导部620的下方具有底部630,底部630的位置要低于弯曲部610和引导部620下端,位于冷却水储存部14的冷却水W的水面的下方。
[0118]底部630在引导部620上,由连接部件631连接,呈与地面平行的板状。底部630的外侧端632向上方弯曲,在弯曲部610和引导部620之间吐出的空气与冷却水W的水面接触后,向着冷却水W的水面以下外侧喷射。
[0119]根据弯曲部610的弯曲角度和引导部620的大小,向弯曲部610和引导部620之间吐出的空气的量可以适当调节。
[0120]如上所述,通过空气喷射部件600向冷却水W的水面吐出的污染空气,因冷却水W被再次冷却后,再次向上方流动,经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迂绕后,流经冷却水架410和过滤组件300,进行附加冷却及过滤,最后通过空气排出部19排出。
[0121]此时,在空气排出部19上,可安装前述实施方式的光触媒净化部件500,光触媒净化部件500可也不安装在空气排出部19上,形成另外的流道,设置在集尘器10的侧方。
[0122]此外,本发明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有第三实施方式。
[0123]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中,光触媒净化部件设置在外壳的外侧,与集尘器一体化构成。
[0124]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仅仅在光触媒净化部件的构成上与前述实施方式有所差异,其他结构均一致,对于一致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符号,其详细说明在此省略。
[0125]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的正面内部图。
[0126]如图9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3由集尘器10、冷却机20、光触媒净化部件500构成。
[0127]集尘器10由外壳11、送风机30及送风管40构成外形,在集尘器10的内部形成储存冷却水W的冷却水储存部14,在外壳11的下面具有尘渣排出阀16,在外壳11的侧面具有供水阀15和冷却水排出阀17b。
[0128]冷却水储存部14与冷却水20经由的冷却排管21连接,并供给冷却水W,冷却排管21包括以向送风管40和冷却水架410喷射冷却水W的第一喷射嘴22和第二喷射嘴420。
[0129]在外壳11的内部在送风管40的下端,具有向冷却水W水面排出污染空气的空气喷射部件100,在空气喷射部件100的上方具有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向上方移动的空气与其碰触迂绕。第一回流板210和第二回流板220的上方具有辅助冷却组件400和过滤组件300。在过滤组件300的上方形成排出冷却及集尘后空气的空气排出部19。
[0130]上述构成与前述实施方式的相同,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0131]在集尘器10的外壳11的侧方,还具有由净化组件外壳710形成外形的空气净化部件700,净化部件外壳710其大小和宽度与外壳11对应,与空气排出部19的出口 19b连通。
[0132]净化组件外壳710内部形成可以安装复数个光触媒净化部件500的空间,根据需要可划分复数个空间,形成流道。
[0133]进一步,净化组件外壳710竖向延长,形成将净化组件外壳710的内部向左右方向划分的划分板711。划分板711将净化部件外壳710左右划分为一次反应部713和二次反应部714。
[0134]此时,划分板711在净化部件外壳710的内侧上端向下方延长,直至与外壳11内侧的下端远离的一侧。通过空气排出部19的出口 19b,流入净化组件外壳710的空气随着一次反应部713向下方落下后,通过划分板711和净化组件外壳710之间的通道,流入二次反应部714,并向上方移动后排出。
[0135]另外,一次反应部713和二次反应部714上安装着复数个光触媒净化部件500,光触媒净化部件500与前述实施方式一样,由光触媒板510和紫外线灯520组合而成,按照一定间隔连续配置。
[0136]在光触媒板510上形成并可引导空气流动的引导部512向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倾斜弯曲,相互邻近上下配置的光触媒净化部件500各自的引导部512在互相交叉的方向形成,流经光触媒净化部件500的空气呈Z字形流动。
[0137]进而,空气向下方移动的一次反应部713内侧的光触媒净化部件500的引导部512向下方弯曲,空气向上方移动的二次反应部714内侧的光触媒净化部件500的引导部512向上方弯曲。
[0138]二次反应部714的宽度宽于一次反应部713,在光触媒反应中,利用空气流动且逐渐活性化的特性,光触媒反应开始阶段的一次反应部713的宽度较窄,当光触媒反应进行一定程度后,在二次反应部714上空气的流速变慢,从而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光触媒反应,可有效的杀菌及除臭。
[0139]在二次反应部714的上部,还具有过滤器720,在过滤器720的上方,在净化部件外壳710的上面具有开口的净化部件出口 716。在净化部件出口 716上可具有风扇或支架。
[0140](产业上的适用性)
[0141]依据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冷却污染空气并去除污染空气中的异物或尘渣,可有效的净化污染空气,其产业适用性很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集尘器外形,内部储存冷却水的外壳;以与所述外壳连接的冷却排管来引导所述冷却水,对所述冷却水进行冷却的冷却机;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强制吸入污染空气进行送风的送风机;与所述送风机的出口连接,将送风的污染空气引向所述外壳内侧的送风管;与所述冷却排管连接,设置在所述送风管内侧,向在所述送风管内部流动的污染空气喷洒冷却水的喷洒嘴;与所述送风管下端连接,使通过所述送风管排出的污染空气分流,在所述冷却水水面相接的位置上吐出的空气喷射部件;具备在所述空气喷射部件的上方,形成以外部喷射的冷却水形成冷却水膜的多孔性结构,再次对向上方移动的污染空气进行冷却的辅助冷却组件;具备在所述辅助冷却组件的上方,对污染空气中的异物及尘渣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及具备在所述外壳上,形成将通过所述过滤组件的污染空气向外部排出的通道的空气排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排出部的内部,具有复数个以光触媒反应对污染空气进行杀菌及除臭的光触媒净化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空气净化部件,所述空气净化部件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包括复数个与所述空气排出部连通,以光触媒反应对污染空气进行杀菌和除臭的光触媒净化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有复数个,按照一定的间距连续配置,具有使污染空气连续通过复数个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的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包括:在铜板上塑层二氧化钛,具有可使空气通过的开口的通气口和在所述通气口 一端倾斜弯曲,引导通过所述通气口的空气流动的弓I导部的光触媒板;在所述光触媒板一侧所具备的紫外线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续配置的光触媒净化部件上,相邻的所述光触媒板的所述引导部配置在相互交叉的方向上,使空气流通路径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部件包括:与所述外壳相接的净化部件外壳和将所述净化部件外壳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复数个空间,形成污染空气通路的划分板;所述光触媒净化部件在所划分的复数个空间的内部,为复数个,按照一定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喷射组件和所述辅助冷却组件之间,具有呈倾斜板状且使向上方流动的污染空气碰壁后迂绕的回流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板包括: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周,形成内侧倾斜配置的第一回流板和在所述第一回流板的上方,因所述送风管贯通安装,向外侧方向,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回流板的方向上倾斜配置的第二回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射部件包括:与所述送风管连接的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分流向侧方延长的分流部;与所述分流部的端部连通,沿着所述外壳的内周形成,在下面形成复数个将污染空气向下排出的排出口的喷射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在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上,在所述喷射部的下方倾斜而成,与自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污染空气碰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射部件包括:自所述送风管的端部向外侧方向倾斜延长而成的弯曲部;在所述弯曲部的内侧,与所述弯曲部隔开配置的引导部;水平配置在所述引导部的下方,与通过所述弯曲部和引导部形成的通路排出的污染空气相碰触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具备使所储存的冷却水维持在与所述空气喷射部件相接的设定水位上,可从所述外壳外部供给谁的供水阀及排出储存的冷却水的冷却水排出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加热器,在所述外壳的下部加热冷却水;供向所述冷却排管的冷却水因所述冷却机的冷冻周期而被冷却,维持所述冷却水的设定温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下部具备可对所述冷却水细菌进行杀菌的臭氧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用湿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存所述冷却水的所述外壳的下面倾斜而成,在所述外壳的下端具有将所述冷却水中沉淀的尘渣排出的尘渣排出阀。
【文档编号】B01D53/86GK104394959SQ201480000966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性宪 申请人:李性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