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6101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刮泥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周边传动刮泥机。



背景技术:

周边传动刮泥机,是城市水厂、城镇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沉淀池刮泥设备。传统的刮泥机在运行时稳流筒内温升过高易导致设备损坏,刮泥机的排泥管易因为污泥积聚过多排放不畅而堵塞,导致管道内部压力增高,易引起爆炸,安全系数较低。为避免损坏刮泥板,刮泥板与工作池内壁有一定的距离,在清洗时,不能将工作池完全清洗干净,清洁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周边传动刮泥机,包括工作桥、连接支架、工作池、驱动机构、稳流筒、吸泥装置、刮泥板、刮渣板、集渣室、排渣管道、进水管、排泥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刷、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报警装置,所述工作桥的一端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工作池中心,另一端通过驱动机构支撑于工作池壁上,所述连接支架的下方安装有稳流筒,所述连接支架下方的工作池内安装有吸泥装置,所述连接支架一侧与刮渣板连接,所述刮渣板与集渣室连接,所述集渣室下方连接排渣管道,所述刮泥板设置在工作池的底部,通过吸泥装置与工作桥连接,所述刮泥板的一侧安装有软刷,所述工作池下方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排泥管,所述温控装置安装在稳流筒内,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排泥管内壁上,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报警装置安装在工作池的外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的一端,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另一端连接报警装置。

所述吸泥装置对称安装在工作池内。

所述吸泥装置有N个,N≥2。

所述刮泥板对称安装在工作池底部。

所述刮泥板有N个,N≥2。

所述集渣室的一侧设有孔,所述集渣室通过孔与刮渣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对原有周边传动刮泥机进行改进,在排泥管内壁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在管道压力过高时报警提醒,避免因泥渣集聚过多无法排出时导致管道内压力过大而引发爆炸,避免危险情况发生;在稳流筒内部设置有温控装置,监测其工作状态下温度变化,并通过升降温的方式控制稳流筒内部温度,避免设备损坏。在刮泥板之间安装有软刷,在清洗工作中,将刮泥板刮不到的泥刮出后清洗工作池内壁,降低清洁难度、彻底清洁工作池。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性高且易于清洁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渣室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工作桥-1、连接支架-2、工作池-3、驱动机构-4、稳流筒-5、吸泥装置-6、刮泥板-7、软刷-8、温控装置-9、压力传感器-10、无线信号发射器-11、报警装置-12、刮渣板-13、排渣管道-14、进水管-15、排泥管-16、集渣室-17。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周边传动刮泥机,包括工作桥1、连接支架2、工作池3、驱动机构4、稳流筒5、吸泥装置6、刮泥板7、软刷8、温度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0、无线信号发射器11、报警装置12、刮渣板13、排渣管道14、进水管15、排泥管16和集渣室17,工作桥1的一端通过连接支架2固定在工作池3中心,另一端通过驱动机构4支撑于工作池3壁上,连接支架2的下方安装有稳流筒5,连接支架2下方的工作池3内对安装吸泥装置6,连接支架2一侧连接刮渣板13,刮渣板13与集渣室17连接,集渣室17的下方与排渣管道14连接,刮泥板7设置在工作池3的底部,通过吸泥装置6与工作桥1连接,刮泥板7的一侧安装有软刷8,工作池3下方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15和排泥管16,温控装置9安装在稳流筒5内,压力传感器10安装在排渣管道14和排泥管16内壁上,无线信号发射器11和报警装置12安装在工作池3的外壁上,压力传感器10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11的一端,无线信号发射器11的另一端连接报警装置12。

实施例2

工作时,驱动机构4驱动工作桥1以连接支架2为中心转动,刮泥板7在旋转过程中刮泥,吸泥装置6将泥吸入,经过稳流筒5后由排泥管16排出,连接支架2的一侧连接刮渣板13,刮渣板13以支架2为圆心随工作桥转动,将浮在工作池3内的浮渣刮集,聚集在集渣室17,经排渣管道14排出。在工作后,由进水管15向工作池3内注入清水,工作桥1在旋转时,软刷9可接触到工作池3的内表面,随着工作桥1旋转,软刷9清洗工作池3,使得清洁工作容易进行。在稳流筒5内设置有温控装置9,在温度过高易产生危险时,温控装置9启动对其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在排泥管16内设置压力传感器10,在压力过高时,启动报警装置12,发出蜂鸣声,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同时无线传感器11将探测到的压力数值传输于公司系统内,为维修人员提供数据参考。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性高且易于清洁维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