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金印刷车间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606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烫金印刷车间废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烫金印刷车间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烫金印刷车间产生的废气(多为可燃性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需要通过废气净化设备对废气进行处理。在中国专利号为2013206512644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的废气净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整体转移的烫金印刷车间废气处理装置,用以处理烫金印刷车间产生的废气以降低环境污染。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烫金印刷车间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托架和水箱,托架上依次设有燃烧塔、脱硝反应装置、第一静电除尘装置、脱硫装置和第二静电除尘装置,所述脱硝反应装置连接有还原剂喷射装置,所述还原剂喷射装置设有喷嘴,所述脱硝反应装置设有第一进口烟道和第一出口烟道,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烟道中,第一进口烟道和第一出口烟道之间设有催化剂装置,所述第一出口烟道经空预器后同所述静电除尘装置的进口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进口烟道同所述燃烧塔的尾气出口对接在一起,所述燃烧塔通过支撑脚支撑在所述托架上,所述水箱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支撑脚后同螺母连接在一起而将水箱同燃烧塔固定在一起,所述水箱设有废气进口和输入气体给所述燃烧塔的出气口,所述托架设有车轮和将车轮抬离地面的液压支撑脚。使用时烫金印刷车间产生的废气经废气进口进入水箱而经过水箱中的水使得可溶的气体溶解在水箱的水中,不溶解的废气从水中冒出后进入燃烧塔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尾气经第一进口烟道流入后依次经脱硝反应装置、第一静电除尘装置、脱硫装置和第二静电除尘装置进行处理,还原剂经还原剂喷射装置喷入尾气中,然后经过催化剂装置,尾气经处理后从第二静电除尘装置的出口端排出,所述托架设有吊环。各个部件设置于托架上且托架设置有车轮,可以方便地对设备进行转移。不转移时通过液压支撑脚对托架进行支撑。水箱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同燃烧塔连接在一起,固定拆卸方便。吊装本发明时,通过钩在吊环上进行吊装,故吊装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车轮包括轮辐、连接于轮辐的轮辋、连接于轮辋的充气车胎和防扎胎机构,所述防扎胎机构包括滚筒、储气缸、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滚筒的丝杆和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螺纹套,所述滚筒同所述轮辋同轴固定在一起,所述储气缸内设有轴线同所述轮辋的轴线平行的充气活塞,所述充气活塞将所述储气缸隔离出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同所述车胎连通,所述充气活塞通过推杆同所述螺纹套连接在一起,所述滚筒还设有阻止所述螺纹套以所述丝杆为轴相对于所述滚筒转动的止转结构;所述车轮能够通过改变充气车胎的胎压来时车胎的胎面沿轮辋径向超出或低于所述滚筒的周面。现有的车轮存在以下不足:当行经具有尖锐物体的路段(以下称为扎胎路段)时容易产生轧胎现象,本技术方案解决了该问题。当要行经扎胎路段时,转动丝杆,丝杆带动螺纹套平移,螺纹套通过推杆驱动活塞朝使密封腔增大的方向移动,使得车胎内的气体流入到密封腔中而使得车胎胎压降低。活塞具体位置为:活塞移动到胎压降低到车胎同地面接触时会瘪到通过滚筒对车辆进行支撑的位置,由于是通过滚筒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车胎不会被尖锐物体戳破。当越过扎胎路段后,反向转动丝杆,使得螺纹套通过推杆驱动活塞朝时密封腔缩小的地方移动,使得密封腔内的气体被重新冲入到车胎内,胎压升高使得车轮重新通过车胎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止转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滚筒的沿轮辋轴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长条孔。结构简单。

所述车轮还包括使所述滚筒和丝杆之间产生转速差的差速机构,所述丝杆包括输入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入段和输出段通过限力器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套纹连接于所述输出段,所述差速机构包括连接于滚筒的内齿圈、连接于所述输入段的且位于内齿圈内的外齿圈和可拔插地设置于内齿圈与外齿圈之间的离合齿轮。当要通过丝杆驱动充气活塞移动时,将变速齿轮插入到内齿圈和外齿圈之间而将内外齿圈啮合在一起,变速齿轮固定在车架上而防止随车轮一起转动。此时差数机构能够使得丝杆和螺纹套产生转速差且丝杆的转速高于螺纹套的转速,从而实现螺纹套的平移。能够借助齿轮的转动进行车胎充放气,充放气时省力方便。当活塞移动到极限位置时丝杆的扭矩会增大,增大到超过限力器所能够传动的量时则输入段和输出段之间产生转动而使得不能够继续取得活塞移动而实现自动停止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限力器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入段的第一摩擦片和连接于所述输出段的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抵紧在一起,所述输入段和输出段通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作用来传递力。结构单独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和循环泵,所述脱硫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出口烟道、除雾器、喷淋装置、第二进口烟道和吸收池,所述循环泵的进口端同所述吸收池对连接在一起、出口端同所述喷淋装置的进口端连接在一起。脱除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脱硫装置还包括氧化风机,所述氧化风机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吸收池内。氧化风机送出的氧化空气经喷水增湿后通过氧化管网被送入吸收池,空气被均匀分布在吸收池横断面上,从而使得空气和浆液得以充分混合,实现高氧化率。

作为优选,所述吸收池底部还设置有搅拌器。设置搅拌器,能使吸收池中的浆液成悬浮物状态并使其进行扩散,用于将固体维持在悬浮状态下,同时均匀分布氧化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若干层从上向下分布的喷淋层,每层所述喷淋层由一根母管、连接于母管的若干支管和设置于支管的喷口构成。能增加喷淋浆液覆盖率,使吸收池中输出的浆液与尾气充分接触,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除雾器设有沿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水平方向分布的流道,所述流道为曲线结构。尾气流经除雾器时,液滴由于惯性作用留在流道的拐弯处,从而起到除雾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水平方向的一端设有进口、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壳体内从进口端向出口端依次设有预荷电装置、气流分布板、第一喷淋装置和静电除尘组件,所述静电除尘组件包括若干放电极和若干竖置的集尘板,所述放电极和集尘板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放电极和集尘极之间形成具有电场的下侧敞开的气流通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位于所述静电除尘组件下方的灰斗。除尘效果好。当原始尾气进入进口时,首先预荷电装置中的电极放电,形成电晕,尾气中的粉尘被电晕作用带负电,提高了粉尘的荷电效率。紧接着设置的气流分布板,使进入除尘器的尾气分布均匀,降低尾气的速度。随后设置在气流分布板左侧的第一喷淋装置降低尾气的温度,同时降低粉尘的比电阻,尾气中的大颗粒粉尘将在相互碰撞过程中不断聚集、长大,聚集后的大颗粒依靠重力落入灰斗中,经预喷淋后的尾气进入静电除尘组件中,尾气中的粉尘因为经过预荷电所以自身就带有负电,同时,在被荷电的水滴润湿后也提高其电性,湿润的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聚集到集尘极,在集尘极上捕集到足够多的水滴后会在集尘极板上形成水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若干组导液板。能够使水同粉尘更为充分的的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若干组位于静电除尘组件上方的第二喷淋装置。能进一步洗刷集尘极,故被捕集的粉尘将会通过水膜的流动流入灰斗中。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剂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催化剂储存盒和位于催化剂储存盒上方的吹灰装置,所述催化剂储存盒的开口中设有格栅。可以使催化剂表面上的灰垢微粒脱离催化剂,而处于悬浮状态,以便随尾气流带走。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包括同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段,所述螺纹孔段的孔壁上设有沿螺母轴向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贯穿所述螺纹孔段。“螺纹孔段”是指螺母上设有螺纹的那一段。通过在螺纹孔段的螺纹壁上开设沟槽,并且沟槽贯穿整个螺纹孔段,假如螺纹生锈或有杂物,那么在拧动螺母的过程中,锈等杂物会被排挤到沟槽内,而不会卡死在螺母与螺栓的螺纹之间影响螺纹按照正常的轨迹运动、从而导致滑丝的现象发生,拧接螺母前,可在沟槽内滴一些润滑油,当螺母拧接到螺栓上后,多余的润滑油会被储存在沟槽内,起到持久润滑的功能,就算时间长后螺纹生锈,但只要螺纹间稍稍错开一点位置,储存在沟槽内的润滑油又能对螺纹进行润滑,使螺纹能轻松的拧开,不至于滑丝,同时因设计有沟槽,破坏了螺纹的连续性,这样螺母也不易松动,锁紧功能会更强。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为“v”形槽。当螺母拧在螺栓上时,沟槽与螺栓上的螺纹的接触线为斜线,转动时,沟槽的边缘对螺纹上的锈与杂物的刮除效果好,使得螺母与悬挂螺栓之间更不易滑丝。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开口角为20°到60°。既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纳污能力,有能够保证罗牙又足够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槽壁上设有刃。能够提高螺母转动时对螺纹上的锈与杂物的刮除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为三条或四条,所述沟槽均匀分布在所述螺纹孔段的孔壁上。当螺纹生锈或其上有杂物时,只需将螺母旋转一个较小的角度即不大于60度就能将锈等杂物排到沟槽内,如果不均匀分布,将杂物排到沟槽内所需旋转的角度会比均匀分布所要旋转的角度大,也即防滑丝功能没有均匀分布的好,沟槽的数量如果开得太多,会影响螺母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外表面轴向依次设有导引区、作业区和压接区,所述导引区、作业区和压接区三者的横截面积依次变大,所述作业区为正六棱柱体。六边形较通用,不需特殊工具就可对本螺母进行拧接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吊环的内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滑齿,所述防滑齿同所述吊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滑齿沿吊环的延伸方向分布。设置防滑齿,能够起到防滑作用,使得吊装时不容易滑动。防滑齿同吊环之间可拆卸连接,能够按照使用需要选择性安装防滑齿,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

本发明还包括可拆式连接机构,所述防滑齿通过所述可拆式连接机构同所述吊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可拆式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吊环的插孔、活动连接于所述防滑齿的插块和驱动插块插到所述插孔内的驱动弹簧。安装拆卸防滑齿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插块为球形,所述插块同所述钩体之间为球面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拆卸防滑齿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式连接机构还包括支撑碗,所述驱动弹簧通过所述支撑碗同所述插块抵接在一起,所述支撑碗和所述插块之间为球面配合。能够提高弹簧驱动插块时的可靠性和插块转动时的通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碗的支撑插块的面上设有镜面层。插块转动时的通畅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齿设有助力孔。拆卸下防护齿时,通过将杆体(如内六角扳手)插入阻力孔中外拉防滑齿来进行用力,拆卸防滑齿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助力孔位于防滑齿齿宽方向的端面上。插入杆体到阻力孔中时的方便性好。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提供了一种处理烫金印刷车间废气的新的结构;能够方便地进行整体转移;水箱安装拆卸时方便;吊装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车轮的剖视放大示意图,该图中为车胎气压不够而只能通过滚筒进行支撑的状态。

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车轮的剖视放大示意图,该图中为车胎气压够而只能通过充气轮胎进行支撑的状态。

图5为喷淋层的仰视放大示意图。

图6本除雾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第二静电除尘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螺母的轴向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向示意图。

图10为吊环和防滑齿的连接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脱硝反应装置1、喷嘴11、第一进口烟道12、催化剂装置13、第一出口烟道14、高温省煤器15、低温省煤器16、车轮2、轮辋21、轮辐22、充气车胎23、防扎胎机构29、滚筒291、止转结构2911、储气缸292、充气活塞2921、密封腔2922、推杆2923、气道2924、螺纹套293、丝杆294、输入段2941、限力器2942、第一摩擦片29421、第二摩擦片29422、锁紧力调节螺栓29423、输出段2943、差速机构295、内齿圈2951、外齿圈2952、离合齿轮2953、连接轴2954、增压风机3、脱硫装置4、第二出口烟道40、吸收池41、氧化风机的出口42、搅拌器43、石膏排出泵44、循环泵45、进水口46、除雾器47、流道471、喷淋装置48、母管481、支管482、喷口483、第二进口烟道49、第二静电除尘装置5、壳体500、进口501、预荷电装置502、气流分布板504、导液板505、第一喷淋装置506、第二喷淋装置507、静电除尘组件508、出口509、碱液管口510、排液管511、灰斗512、底座513、托架6、液压支撑脚61、燃烧塔7、水箱71、废气进口72、出气口73、第一静电除尘装置74、吊环8、防滑齿81、助力孔811、防滑齿齿宽方向的端面812、可拆式连接机构82、插孔821、插块822、驱动弹簧823、支撑碗824、镜面层825、螺母9、沟槽91、导引区92、作业区93、压接区94、刃95、沟槽的开口角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烫金印刷车间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托架6。托架1设有车轮2和将车轮抬离地面的液压支撑脚61。车轮2包括轮辐22、连接于轮辐的轮辋21和连接于轮辋的充气车胎23。托架6水平方向的两端设有吊环8。吊环8的内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滑齿81。防滑齿81沿吊环8的延伸方向分布。防滑齿81同吊环8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托架6上依次设有燃烧塔7、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脱硝反应装置1、第一静电除尘装置74、增压风机3、脱硫装置4和第二静电除尘装置5。燃烧塔7通过支撑脚74支撑在托架6上。燃烧塔7的下端设有水箱71。水箱71设有废气进口72、出气口73和螺栓75。出气口73同燃烧塔7的进口连接在一起。螺栓75穿过支撑脚74后同螺母9连接在一起而将水箱71悬挂在燃烧塔7的下端。

脱硝反应装置1依次设有第一进口烟道12、炉膛和第一出口烟道14。第一进口烟道12同燃烧塔7的尾气出口对接在一起。脱硝反应装置1连接有还原剂喷射装置,还原剂喷射装置设有喷嘴11。喷嘴11设置于第一进口烟道12中。第一进口烟道12设置在炉膛一次的上端。在炉膛内自上而下设置有高温省煤器15和低温省煤器16,双层省煤器的设置能提高尾气余热的回收效率。第一出口烟道14设置在炉膛的相对第一进口烟道一侧的下端。高温省煤器15和低温省煤器16之间设有催化剂装置13。催化剂装置13包括两端开口的催化剂储存盒和位于催化剂储存盒上方的吹灰装置,催化剂储存盒的开口中设有格栅。栅格为防磨格栅。催化剂可以为板式或蜂窝式。吹灰装置为声波吹灰仪。

第一静电除尘装置74为现有装置。第一静电除尘装置74的进口端同第一出口烟道14对接在一起。第一静电除尘装置74的出口端同增压风机3的进口端对接在一起。

脱硫装置4包括脱硫塔、氧化风机和循环泵45。脱硫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出口烟道40、除雾器47、喷淋装置48、第二进口烟道49和吸收池41。脱硫塔还设有位于除雾器47处的进水口46。循环泵45的进口端同吸收池41对连接在一起、出口端同喷淋装置48的进口端连接在一起。喷淋装置48包括若干层从上向下分布的喷淋层(本实施例中为3层)。第二进口烟道49同增压风机3的出口端对接在一起。氧化风机的出口42设置在吸收池41内。吸收池41底部还设置有搅拌器43和石膏排出泵44。

第二静电除尘装置5包括壳体500。壳体500水平方向的一端设有进口501、另一端设有出口509。壳体500的下端设有灰斗512。灰斗512的底部设有排液管511。进口501同第二出口烟道40对接在一起。

参见图2,车轮2还包括防扎胎机构29。防扎胎机构29包括滚筒291、储气缸292、螺纹套293、丝杆294和差速机构295。轮辋21设有充气车胎23。滚筒291同轮辋21同轴固定在一起。滚筒291和轮辋21沿轮辋21的轴向分布。滚筒291设有止转结构2911。止转结构2911为设置于滚筒291的沿轮辋轴向延伸的长条孔。储气缸292设置在滚筒291的筒壁内。储气缸292为和滚筒291同轴的环形缸。储气缸292内设有充气活塞2921。充气活塞2921的轴线同轮辋21的轴线平行。充气活塞2921将储气缸292隔离出密封腔2922。密封腔2922通过气道2924同充气车胎23连通。充气活塞2921通过至少两根推杆2923同螺纹套293连接在一起。推杆2923沿滚筒291的周向分布。推杆2923一一对应地穿过构成止转结构2911的长条孔。丝杆294穿设于滚筒291。丝杆294包括输入段2941、限力器2942和输出段2943。输出段2943的一端同滚筒291转动连接在一起,该端还同滚筒291之间还沿滚筒291轴向卡接在一起即丝杆294不能够沿滚筒291的轴向移动。输出段2943的另一端通过限力器2942同输出段2943连接在一起。螺纹套94螺纹套设在输出段2943上。差速机构295包括内齿圈2951、外齿圈2952和离合齿轮2953。内齿圈2951连接于滚筒291的内周面上。外齿圈2952连接于输入段2941。外齿圈2952位于内齿圈2951内即二者位于同一个平面。离合齿轮2953设有连接轴2954。

参见图3,限力器2942包括第一摩擦片29421和第二摩擦片29422和锁紧力调节螺栓29423。第一摩擦片29421连接于输入段2941。第二摩擦片29422连接于输出段2943。第一摩擦片29421和第二摩擦片29422在锁紧力调节螺栓29423的顶紧作用下抵紧在一起而通过摩擦作用来传递力。还可以通过转动锁紧力调节螺栓29423来调节第一摩擦片29421和第二摩擦片29422之间的摩擦来来使得能够传动的力的大小。

参见图4,使用时,轮辐22同托架1连接在一起。充气活塞2921处于该位置时充气车胎23由于气体流道了密封腔2922中而使得胎压不够,此时是通过滚筒291对托架进行支撑而实现行走的,从而避免行经扎胎路段时充气车胎23被扎破。

当要恢复正常的胎压而通过充气车胎支撑进行行走时,将离合齿轮2953插入到内齿圈2951和外齿圈2952之间而使得内齿圈2951同外齿圈2952通过离合齿轮2953啮合在一起。离合齿轮2953还通过连接轴2954同动力小车3固定在一起。然后使车轮正转,在差速机构295的作用下丝杆294的转速高于螺纹套293的转速、螺纹套293还相对于丝杆294产生向右的平移,平移的结构为驱动充气活塞2921右移使得密封腔2922中的气体压缩到充气车胎23中,使得车轮通过充气车胎23支撑住进行行走。当充气活塞2921右移到同滚筒291抵接在一起时,丝杆294的扭矩会增大、使得限力器2942打滑,从而自动实现转动。同理,当有给充气轮胎99放气而实现通过滚筒291进行支撑时,使车轮反转即可,反转的结果为丝杆驱动充气活塞2921左移,使得充气车胎23内的气体流入到密封腔2922中,使得充气车胎23能够瘪下而通过滚筒291进行支撑。

不需要充放气时,将离合齿轮2953从第一摩擦片29421和第二摩擦片29422之间拔出。

参见图5,每层所述喷淋层由一根母管481、连接于母管的若干支管482和设置于支管的喷口483构成。

参见图6,除雾器47设有沿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水平方向分布的流道471。流道471为曲线结构。

参见图7,壳体500内从进口端向出口端依次设有预荷电装置502、气流分布板504、第一喷淋装置506和静电除尘组件508。静电除尘组件508包括若干放电极和若干竖置的集尘板,放电极和集尘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放电极和集尘极之间形成具有电场的下侧敞开的气流通道。灰斗512位于静电除尘组件508的下方。灰斗512的左右两侧设有碱液管口510。预荷电装置502为放电极。第一喷淋装置506的下方设置有若干组导液板505。壳体500内还设有若干组位于静电除尘组件508上方的第二喷淋装置507。

参见图8,螺母9的螺纹孔段的孔壁上设有三条沟槽91,沟槽91沿螺纹孔段的轴向延伸,沟槽91贯穿整个螺纹孔段,沟槽91均匀分布在螺纹孔段的孔壁上,即沟槽91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沟槽91为“v”形槽。沟槽的开口角b为20°到60°。沟槽91的槽壁上设有刃95。

参见图9,螺母9的外表面沿轴向依次设有导引区92、作业区93和压接区94。导引区92、作业区93和压接区94三者的横截面积依次变大,压接区94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平面,圆柱体的上端面与侧面为圆弧过渡。压接区94的下端连有一体结构的作业区93,压接区94与作业区93为圆锥面过渡。作业区93为正六棱柱体。作业区93的下端面连有一体结构的导引区92,导引区92为平头球冠状。

拧上螺母9时,为了下次取下方便,在螺母9的螺纹孔段的内壁上涂上少量的润滑油,多余的润滑油会被刮到沟槽内,则此处储存的润滑油能在下次取下本螺母时对螺纹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使得防滑丝效果会更好。

使用时,参见图1到图7,将喷漆产生的废气经废气进口72排入水箱71,水溶性气体被水箱71中的水吸收,不溶的气体经出气口73进入燃烧塔7而燃烧,燃烧产生的尾气经第一进口烟道12流入后续设备。还原剂(还原剂为氨水)经还原剂喷射装置的喷嘴11喷射到第一进口烟道12中同尾气混合,一部分还原剂同与尾气中的nox进行高温快速反应、另一部分还原剂随气流向底部流动,流经催化剂装置13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nox进行二次反应。

尾气进而进入第一静电除尘器2中被第一除尘。增压风机3将第一静电除尘器2中尾气引进脱硫装置4。

尾气经第二进口烟道49导入脱硫塔后,尾气与喷淋装置48喷出的浆液在整个脱硫塔的吸收段内均匀地接触,并充分传质,尾气中的so2、so3、hf和hcl等酸性气体被有效地吸收,离开脱硫塔的尾气经除雾器47除去所含浆液水滴后进入第二除静电装置5。

参见图7,排出脱硫塔的尾气进入进口501处被预荷电装置502处理带电后穿过气流分布板504,在第一喷淋装置506的喷淋处理下进入静电除尘组件508,荷电后的so3酸雾在静电凝聚作用下粒径增大,被捕集于集尘极,随着水膜流至灰斗512,此时,设置在灰斗512两侧的碱液管口510处会产生用于中和废液的碱液,控制废液的ph,最后将中和后的废液从排液管511排出。处理后的尾气沿着气流方向从出口509排出。

其中还原剂是百分比质量浓度为20-25%的氨水溶液,还原剂的喷入量与尾气中的nox的摩尔比为2-3:1。喷淋装置48喷出的浆液为质量浓度为15%的石膏浆液。催化剂为钒钨钛体系。

参见图10,吊环8还设有可拆式连接机构82。防滑齿81设有助力孔811。助力孔811位于防滑齿齿宽方向的端面812上。防滑齿81通过可拆式连接机构82同吊环8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可拆卸式接机构82包括插孔821、插块822、驱动弹簧823和支撑碗824。插孔821设置于吊环8。插块822为球形。插块822位于防滑齿81内。驱动弹簧823位于防滑齿81内。支撑碗824位于防滑齿81内。驱动弹簧823通过支撑碗824同插块822抵接在一起。支撑碗824和插块822之间为球面配合。

参见图11,插块822同吊环8之间为球面配合。支撑碗824的支撑插块的面上设有镜面层825。

参见图10到图11,使用时通过将杆体插在助力孔811中外拉防滑齿81而实现将防滑齿81从吊环8上取下,安装时直接插进去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