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除藻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5554发布日期:2018-11-27 21:02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除藻颗粒。



背景技术:

大量富含N、P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并汇集到海洋,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迅速大量繁殖,导致了严重的环境灾害,这种现象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小湖泊、河流以及海域等频繁发生。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严重阻碍了水面通行,而且严重破坏水体环境,危害生态环境安全。

经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以物理、化学、生物为手段的三类主要除藻技术。

物理法可以分为去除法和灭杀法,前者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方法直接去除藻细胞或降低其含量,主要包括引水换水、机械除藻、过滤除藻、气浮除藻和活性炭吸附等;后者是使用物理手段直接或间接杀死水体中的藻,主要方法有遮光处理、电解除藻、紫外线照射和超声波处理等。物理法能够有效去除藻类,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但需要昂贵的费用,所以只能用于小水体和大水体的局部水域。

化学法主要是化学灭杀法。化学灭杀法一般是通过投加药剂,抑制藻细胞的生理功能,破坏藻细胞的结构,使藻细胞灭活甚至解体,从而达到杀死藻类。主要药剂有强氧化剂(液氯、过氧化氢、臭氧、高锰酸钾等)、硫酸铜等。化学法除藻效果好、成本低,但专一性差,且二次污染严重。

生物法除藻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控制藻类。微生物法是通过投加微生物降解水中营养物质,或投加噬藻微生物直接降解藻细胞。植物法是人工栽种水生高等植物,对水体营养盐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是通过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来抑制水体中的藻类。动物法通常是放养水生动物如滤食性鱼类,来吞食水体中的藻类。生物除藻的生态安全性高、成本低,但往往见效慢、作用周期长,其中微生物噬藻虽见效快,但生态安全性有待商榷。

现有的除藻剂除燥功能不彻底,且易对水体造成污染,不但不利于鱼、虾、蟹的生长,而且还会严重威胁鱼、虾、蟹的声明,进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因此,研发一种既能够彻底除藻的同时,还能减少水体污染,有效提高水体中微量元素的浓度,促进鱼、虾、蟹的健康生长的除藻剂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除藻颗粒,局部使用浓度大,既能够彻底除藻,还能减少水体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复合除藻颗粒,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是由以下成分组成:0.08-3%除藻剂、0.1-2%过碳酸钠晶体、2-6%硅酸镁锂、2-3%硅酸钾、20-30%水性聚氨酯涂料、10-30%水溶胀性组合物、复合起泡剂0.1-0.3%、落葵薯提取物0.2-0.5%、黄珠子草提取物0.1-0.2%、微孔陶瓷粉2-5%、余量为水溶性聚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水溶胀性组合物是由水溶胀性树脂、淀粉、纤维素和树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聚合物选自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乙酯、聚硅氧烷。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起泡剂为松节油透醇、偶氮二甲酰胺、茶皂素按任意重量比的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陶瓷粉的孔径为1-20nm,粉体粒径为1-100μm,微孔陶瓷粉具有较好的吸附和水净化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除藻剂为无机除藻剂或有机除藻剂。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除藻剂选自氧化亚铜、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除藻剂选自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2,2-二溴-2-硝基乙醇、4,5-二氯-2-正辛基-3-异噻唑啉酮、四羟甲基硫酸磷、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一种多功能复合除藻颗粒,其制备方法为:

(1)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除藻剂、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溶胀性组合物、复合起泡剂、落葵薯提取物、黄珠子草提取物、微孔陶瓷粉、水溶性聚合物,备用;

所述落葵薯提取物和黄珠子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落葵薯洗净,用水或者乙醇为溶剂进行萃取,得到的萃取液浓缩提纯并喷雾干燥,即得到落葵薯提取物;将黄珠子草干品用水浸泡,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用水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浓缩提纯并喷雾干燥,即得到黄珠子草提取物;

(2)将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粉碎,与复合起泡剂、落葵薯提取物、黄珠子草提取物、微孔陶瓷粉、除藻剂混合,作为芯体,待用;

(3)将上述芯体用水性聚氨酯涂料包衣,再用水溶胀性组合物包二次衣,再用水溶性聚合物包三次衣,三层包衣层均可以是通过流化床涂敷或其他类似的涂敷方法,即得到所述除藻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除藻颗粒的粒径大小为3-6mm。

使用方法:将除藻颗粒直接投放至有藻类的水域中,投放量为:0.05-5g/m2,根据藻类生长密度大小调节其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除藻剂与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混合,再用外面的三层包衣将其包裹,投入水中后,表层的水溶性聚合物发生溶解,中间层的水溶胀性组合物遇水溶胀压迫内层的水性聚氨酯涂料,使中间包裹的除藻剂慢慢释放出来,再利用硅酸镁锂溶于水后具有的胶体性能,使得除藻剂不易迅速分散在水中,而是包含在胶体中,以保证其在水中局部浓度较高,除藻效果好,还能较少对其它水中生物的伤害,另外,过碳酸钠晶体具有氧化剂的功效,对藻类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还可以产生氧气,有漂白、杀菌、消毒等作用,可以改善水质;其中的微孔陶瓷粉具有较好的吸附和水净化作用;落葵薯提取物和黄珠子草提取物对水体中的鱼虾等水产动物生长有促进作用;本发明制备的除藻颗粒形式独特,可以定向投放,局部使用浓度大,既能够彻底除藻,还能减少水体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复合除藻颗粒,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是由以下成分组成:0.08%除藻剂、0.1%过碳酸钠晶体、2%硅酸镁锂、2%硅酸钾、20%水性聚氨酯涂料、10%水溶胀性组合物、复合起泡剂0.1%、落葵薯提取物0.2%、黄珠子草提取物0.1%、微孔陶瓷粉2%、余量为水溶性聚合物。

其中,所述水溶胀性组合物是由水溶胀性树脂和淀粉按1:1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复合起泡剂为松节油透醇、偶氮二甲酰胺、茶皂素按1:1:1的重量比的混合。所述微孔陶瓷粉的孔径为1nm,粉体粒径为1μm。所述除藻剂为无机除藻剂氧化亚铜。

该除藻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1)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除藻剂、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溶胀性组合物、复合起泡剂、落葵薯提取物、黄珠子草提取物、微孔陶瓷粉、水溶性聚合物,备用;

(2)将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粉碎,与复合起泡剂、落葵薯提取物、黄珠子草提取物、微孔陶瓷粉、除藻剂混合,作为芯体,待用;

(3)将上述芯体用水性聚氨酯涂料包衣,再用水溶胀性组合物包二次衣,再用水溶性聚合物包三次衣,三层包衣层均可以是通过流化床涂敷或其他类似的涂敷方法,即得到所述除藻颗粒,所述除藻颗粒的粒径大小为3mm。

使用方法: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除藻颗粒直接投放至藻类不多的水域中,投放量为:0.05/m2,除藻率为100%。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复合除藻颗粒,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是由以下成分组成:1.54%除藻剂、1.05%过碳酸钠晶体、4%硅酸镁锂、2.5%硅酸钾、25%水性聚氨酯涂料、20%水溶胀性组合物、复合起泡剂0.2%、落葵薯提取物0.35%、黄珠子草提取物0.15%、微孔陶瓷粉3.5%、余量为水溶性聚合物。

其中,所述水溶胀性组合物是由水溶胀性树脂、淀粉、纤维素按2:1:1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氨基甲酸乙酯。所述复合起泡剂为松节油透醇、偶氮二甲酰胺、茶皂素按1:2:6的重量比的混合。所述微孔陶瓷粉的孔径为10.5nm,粉体粒径为50μm。所述除藻剂为有机除藻剂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按1:1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物。

该除藻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1)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除藻剂、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溶胀性组合物、复合起泡剂、落葵薯提取物、黄珠子草提取物、微孔陶瓷粉、水溶性聚合物,备用;

(2)将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粉碎,与复合起泡剂、落葵薯提取物、黄珠子草提取物、微孔陶瓷粉、除藻剂混合,作为芯体,待用;

(3)将上述芯体用水性聚氨酯涂料包衣,再用水溶胀性组合物包二次衣,再用水溶性聚合物包三次衣,三层包衣层均可以是通过流化床涂敷或其他类似的涂敷方法,即得到所述除藻颗粒,所述除藻颗粒的粒径大小为4.5mm。

使用方法: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除藻颗粒直接投放至藻类稍多的水域中,投放量为:2.5g/m2,除藻率为98%。

实施例3:

一种多功能复合除藻颗粒,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是由以下成分组成:3%除藻剂、2%过碳酸钠晶体、6%硅酸镁锂、3%硅酸钾、30%水性聚氨酯涂料、30%水溶胀性组合物、复合起泡剂0.3%、落葵薯提取物0.5%、黄珠子草提取物0.2%、微孔陶瓷粉5%、余量为水溶性聚合物。

其中,所述水溶胀性组合物是由水溶胀性树脂、淀粉、纤维素和树胶按3:1:2:1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聚硅氧烷。所述复合起泡剂为松节油透醇、偶氮二甲酰胺、茶皂素按5:2:1的重量比的混合。所述微孔陶瓷粉的孔径为20nm,粉体粒径为100μm。所述除藻剂为有机除藻剂2,2-二溴-2-硝基乙醇和4,5-二氯-2-正辛基-3-异噻唑啉酮按1:1的重量比组成的混合物。

该除藻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1)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除藻剂、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溶胀性组合物、复合起泡剂、落葵薯提取物、黄珠子草提取物、微孔陶瓷粉、水溶性聚合物,备用;

(2)将过碳酸钠晶体、硅酸镁锂、硅酸钾粉碎,与复合起泡剂、落葵薯提取物、黄珠子草提取物、微孔陶瓷粉、除藻剂混合,作为芯体,待用;

(3)将上述芯体用水性聚氨酯涂料包衣,再用水溶胀性组合物包二次衣,再用水溶性聚合物包三次衣,三层包衣层均可以是通过流化床涂敷或其他类似的涂敷方法,即得到所述除藻颗粒,所述除藻颗粒的粒径大小为6mm。

使用方法: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除藻颗粒直接投放至藻类比较密集的水域中,投放量为:5g/m2,除藻率为96.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