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528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中,经常使用干粉腻子作为建筑外墙涂料装饰施工中用于底层处理的必用材料,其在使用时通过添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抹到墙面上。现有的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其搅拌均匀后添加适量的水,然后抹到墙面上,然而人工搅拌的效率较低,且搅拌的不够均匀,同时传统方式配置的腻子由于其均匀度差,颗粒含量高,使其无法有效的抹到墙面上,与墙面粘结的不够牢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所述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进料装置上的电缸装置、位于所述电缸装置右侧的研磨装置、位于所述进料装置下方的集中装置、位于所述集中装置下方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搅拌装置及位于所述搅拌装置下方的出料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回收箱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右侧的第三支撑杆,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框、位于所述进料框上方的进料斗、收容于所述进料框内的导料块、位于所述导料块左侧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一凸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下方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第一电缸、位于所述第一电缸下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右侧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右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方的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方的三角块、位于所述三角块右侧的第二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一电缸上方的第一支架,所述研磨装置包括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右侧的第一竖板、位于所述第一竖板左方上下两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板右侧的第二竖板、位于所述第二竖板右侧的握持环、位于所述第二竖板左侧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左侧的顶靠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板上的第三弹簧、收容于所述进料框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振动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挡板及位于所述挡板右侧的研磨轮,所述集中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一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一集中块左侧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集中块右侧的第二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二集中块右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右侧的第二电缸、位于所述第二电缸右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侧的第三支架,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连接框、位于所述连接框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右侧的进水斗、收容于所述框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三集中块,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保护框、收容于所述保护框内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下方的旋转块、设置于所述旋转块上的搅拌杆及位于所述旋转块下方的定位轴,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板、位于所述出料板左右两侧的密封块、位于所述出料板下方的配重块、位于所述配重块左侧的连接环、位于所述连接环左侧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二竖杆下方的第二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横板上方的顶靠环、位于所述顶靠环左侧的拉线、位于所述拉线下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拉线左侧的拉动环、位于所述第二横板下方的第四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右侧的导料板。

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定位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进料框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料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导料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导料块的右表面与所述进料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料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进料框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凸块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上,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进料框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右端位于所述导料块的下方。

所述第一电缸的右表面与所述进料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表面与所述进料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电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位于所述进料框的下方,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与所述进料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板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左表面与所述进料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顶靠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板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进料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第四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竖板的左右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与所述顶靠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块的左表面与所述顶靠板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顶靠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右表面与所述进料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器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研磨轮呈圆柱体,所述研磨轮与所述进料框枢轴连接。

所述支撑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集中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三横杆的下方,所述第一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左侧,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集中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右侧,所述第二集中块位于所述第四横杆的下方,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集中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电缸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三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通孔及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右侧的第五通孔,所述连接框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连接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水斗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集中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集中块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集中块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集中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保护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保护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保护框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与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旋转块位于所述第三集中块之间,所述搅拌杆设有若干个且水平放置,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轴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轴的上端与所述旋转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出料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出料板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内,所述定位轴的下端顶靠在所述出料板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出料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密封块呈长方体,所述密封块的一端与所述出料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滑动连接,所述配重块呈长方体,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出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环的左端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右端与所述出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二横板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顶靠环呈半圆环状,所述顶靠环的两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顶靠环顶靠在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拉线的右端与所述顶靠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左端与所述拉动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穿过所述第六通孔,所述拉动环呈圆环状,所述第四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右端与所述导料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顶靠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能够对干粉进行充分的过滤,对于体积较大的干粉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研磨,直至体积大小符合要求为止,进而可以保证干粉的体积足够小,进而可以使得后期的与水混合后的腻子更加的均匀。并且可以使得干粉与水充分的搅拌接触,使得干粉与水充分接触,使得搅拌后形成的腻子更加的细腻且均匀,使其可以稳固的粘结在墙面上,粘结的较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进料装置2、设置于所述进料装置2上的电缸装置3、位于所述电缸装置3右侧的研磨装置4、位于所述进料装置2下方的集中装置5、位于所述集中装置5下方的框体装置6、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6上的搅拌装置7及位于所述搅拌装置7下方的出料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11、位于所述回收箱11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块12、位于所述回收箱11左侧的第一支撑杆1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3右侧的第二支撑杆1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4左侧的第一横杆15、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4右侧的第二横杆16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16右侧的第三支撑杆17。所述回收箱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11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回收箱11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一定位块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1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块1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12的侧面与所述回收箱11的侧面滑动连接,进而可以对所述回收箱11进行定位。所述第一支撑杆1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1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1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16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16的右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17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17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进料框21、位于所述进料框21上方的进料斗22、收容于所述进料框21内的导料块23、位于所述导料块23左侧的第一滚轮24、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24上的第一凸块25及位于所述第一滚轮24下方的第二过滤网26。所述进料框2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进料框2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进料框21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方形且与所述进料框2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料斗22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进料斗22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进料斗22的内部与所述进料框21的内部相通。所述导料块23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导料块23的右表面与所述进料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料块2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从而可以将干粉集中到左侧的第二过滤网26上。所述第一滚轮24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24与所述进料框2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24可以在所述进料框21内旋转,所述第一滚轮24与电机连接,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滚轮24主动旋转。所述第一凸块25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24上,所述第一凸块25与所述第一滚轮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26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26的前后表面与所述进料框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26与所述进料框2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26可以在所述进料框21内旋转,所述第二过滤网26的右端位于所述导料块23的下方,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过滤网26处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3包括第一电缸31、位于所述第一电缸31下方的第一推动杆32、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2右侧的第一固定块33、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2下方的第三横杆34、位于所述第三横杆34右侧的第一竖杆35、位于所述第三横杆34上方的第一弹簧36、位于所述第一竖杆35上方的第一横板37、位于所述第一横板37上方的三角块38、位于所述三角块38右侧的第二弹簧39及位于所述第一电缸31上方的第一支架30。所述第一电缸31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电缸31的右表面与所述进料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31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推动杆3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3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缸3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3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2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3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33的右表面与所述进料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3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电缸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对所述第一电缸3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三横杆3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横杆34位于所述进料框21的下方。所述第一竖杆3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横杆37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竖杆35的左表面与所述进料框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横杆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框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处于拉伸状态,进而对所述第三横杆3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横板37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板37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框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横板37可以上下移动。所述三角块38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块38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板3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38的左表面与所述进料框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三角块38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弹簧39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板3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9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26的左端固定连接,进而对所述第二过滤网26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支架30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30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框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缸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对所述第一电缸31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研磨装置4包括顶靠板41、位于所述顶靠板41右侧的第一竖板42、位于所述第一竖板42左方上下两侧的第四横杆43、位于所述第四横杆43上方的第一固定杆44、位于所述第一竖板42右侧的第二竖板45、位于所述第二竖板45右侧的握持环46、位于所述第二竖板45左侧的第一转轴47、位于所述第一转轴47左侧的顶靠块48、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板42上的第三弹簧、收容于所述进料框21内的第一过滤网49、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9下方的振动器49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9上方的挡板40及位于所述挡板40右侧的研磨轮401。所述顶靠板4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板41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且与所述进料框21滑动连接,使得所述顶靠板41可以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左右移动,所述顶靠板41可以堵住所述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竖板4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板4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右侧。所述第四横杆43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横杆4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横杆43的左端与所述进料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杆4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4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44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横杆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4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板45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握持环46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46的两端与所述第二竖板4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7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47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转轴47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竖板4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7贯穿所述第一竖板4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47旋转时,因为其与第一竖板42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47可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转轴47的左端与所述顶靠块48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48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块48的左表面与所述顶靠板41的右表面滑动连接,进而可以对所述顶靠板41进行定位。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47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三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顶靠板4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对所述顶靠板41进行定位。所述第一过滤网49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49的右表面与所述进料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49可以使得体积大小符合要求的干粉经过其滤孔,使得体积大于要求的干粉停留在其上方。所述振动器491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振动,所述振动器491与所述第一过滤网4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40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挡板40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4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研磨轮401呈圆柱体,所述研磨轮401与所述进料框2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研磨轮401可以在所述进料框2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9的上方旋转。所述研磨轮401与电机连接,使得所述研磨轮401可以主动旋转,进而在与所述顶靠板41、第一过滤网49及挡板40的配合下对干粉进行持续的研磨粉碎,直至其体积大小符合要求后穿过第一过滤网49的滤孔进入到其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集中装置5包括支撑板51、位于所述支撑板51上方的第一集中块52、位于所述第一集中块52左侧的第一弯曲杆53、位于所述第一集中块52右侧的第二集中块54、位于所述第二集中块54右侧的第二推动杆55、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55右侧的第二电缸56、位于所述第二电缸56右侧的第二支架57、位于所述第二支架57右侧的第三支架58。所述支撑板5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5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511,所述第二通孔511呈方形。所述第一集中块52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集中块52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中块52的上表面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一集中块52位于所述第三横杆34的下方,所述第一集中块5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511的左侧。所述第一弯曲杆53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5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集中块5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5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中块54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集中块54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5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集中块54可以在所述支撑板5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集中块54的上表面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二集中块54位于所述第二通孔511的右侧,所述第二集中块54位于所述第四横杆43的下方。所述第二推动杆5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55的左端与所述第二集中块5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55可以带动所述第二集中块54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5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6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56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55左右移动。所述第二电缸56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二电缸56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对所述第二电缸56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二支架57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5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5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缸5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58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5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5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5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4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对所述第一竖板42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可以固定住所述进料框21。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6包括框体63、位于所述框体63上方的连接框62、位于所述连接框62左右两侧的第四支撑杆61、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61右侧的进水斗64、收容于所述框体63内左右两侧的第三集中块65。所述框体63呈空心的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框体63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三通孔631、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通孔632及位于所述第三通孔631右侧的第五通孔633,所述第三通孔631及第四通孔632呈方形且与所述框体6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通孔633呈圆形且与所述框体63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框62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连接框62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511且与所述支撑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框62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通孔511相通,所述连接框6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631且与所述框体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框62的内部与所述框体6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支撑杆61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杆6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6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61的下端与所述框体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斗64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水斗64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进水斗64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633且与所述框体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水斗64的内部与所述框体6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集中块6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63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集中块65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集中块65与所述框体6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集中块65的上表面呈倾斜状,即位于左侧的第三集中块65的上表面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位于右侧的第三集中块65的上表面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进而可以将干粉集中到中间,以便对其进行搅拌,使得干粉与水充分的混合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上端与所述框体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保护框71、收容于所述保护框71内的电机72、设置于所述电机72上的第二固定杆73、位于所述电机72下方的第二转轴74、位于所述第二转轴74下方的旋转块75、设置于所述旋转块75上的搅拌杆76及位于所述旋转块75下方的定位轴77。所述保护框7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保护框7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保护框71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6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2与电源连接,使得所述电机72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电机72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6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2上设有开关,该开关可以放置在框体63的外侧,该开关可以控制所述电机72的开启与关闭,该开关与所述电机7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3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杆73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框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72固定连接,进而可以对所述电机72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所述第二转轴74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74的上端与所述电机72连接,使得所述电机72可以控制所述第二转轴74旋转,所述第二转轴74贯穿所述保护框71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转轴74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第二转轴74的下端与所述旋转块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75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旋转块75位于所述第三集中块65之间。所述搅拌杆76设有若干个且水平放置,所述搅拌杆76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块75的侧面固定连接,进而所述旋转块75旋转时可以带动所述搅拌杆76旋转,进而对干粉进行搅拌。所述定位轴77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定位轴77的上端与所述旋转块7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出料装置8包括出料板81、位于所述出料板81左右两侧的密封块82、位于所述出料板81下方的配重块83、位于所述配重块83左侧的连接环84、位于所述连接环84左侧的第二竖杆85、位于所述第二竖杆85下方的第二横板86、位于所述第二横板86上方的顶靠环87、位于所述顶靠环87左侧的拉线88、位于所述拉线88下方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拉线88左侧的拉动环89、位于所述第二横板86下方的第四支架80及位于所述第四支架80右侧的导料板801。所述出料板8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出料板81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632内,所述定位轴77的下端顶靠在所述出料板81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进而可以对所述定位轴77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密封块8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出料板81的左右两侧,所述密封块82呈长方体,所述密封块82的一端与所述出料板8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82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63滑动连接,所述出料板81与所述密封块82一起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632内,进而可以堵住所述第四通孔632。所述配重块83呈长方体,所述配重块83的上表面与所述出料板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块83的质量较大,进而可以对所述出料板81施加较大的力。所述连接环84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环84的左端与所述框体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84的右端与所述出料板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8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连接环84可以弯曲变形。所述第二竖杆8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竖杆85的上端与所述框体6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85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六通孔851,所述第六通孔851呈圆形。所述第二横板8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竖杆8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板8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8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环87呈半圆环状,所述顶靠环87的两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横板86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顶靠环87可以在所述第二横板86上左右移动,所述顶靠环87顶靠在所述配重块83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进而对所述配重块83及出料板8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拉线88的右端与所述顶靠环87固定连接,所述拉线88的左端与所述拉动环89固定连接,所述拉线88穿过所述第六通孔851。所述拉动环89呈圆环状,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四支架80呈凹字形,所述第四支架80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横板8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80的右端与所述导料板8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5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80固定连接。所述导料板801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导料板80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板86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顶靠环87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杆8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所述第四弹簧向右推动顶靠环87。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使用时,首先将干粉倒入到所述进料斗22内,然后进入到所述进料框21内,处于所述进料框21内中间的干粉则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网26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二过滤网26的下方,体积较大且无法被所述第二过滤网26过滤的干粉则滑过所述第二过滤网26的上表面掉落在所述第一横板27上,处于所述进料框21内右侧的干粉则滑过所述导料块23的上表面掉落在所述第二过滤网26,使得部分经过第二过滤网26的过滤,其余的则滑过所述第二过滤网26的上表面掉落在所述第一横板37上,进而可以防止体积较大的干粉进入到下一道工序。待干粉被第二过滤网26过滤完毕后,此时第一很板37上积累了较多的体积较大的干粉,然后打开第一电缸31的开关,此时可以手动打开或者使用现有的控制设备打开,由于其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同样的打开方式适用于第二电缸56、电机72等。然后第一电缸31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32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三横杆34向上移动,所述第三横杆34使得所述第一竖杆35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横板37向上移动,由于第一弹簧39的设置,当所述第一横板37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二过滤网26围绕其中心顺时针旋转,直至所述第一横板37与第一凸块25接触,此时所述第一横板37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26左端的上方。然后打开与第一滚轮24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第一滚轮24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凸块25随之旋转,进而可以将所述第一横板37上的体积较大的干粉推动到右侧,且掉落到所述第二过滤网26上,然后滑过所述第二过滤网26的上表面掉落到所述研磨轮401上及第一过滤网49上。待全部的体积较大的干粉掉落在所述第一过滤网49上后,打开与研磨轮401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研磨轮401开始旋转,同时握住握持环46旋转,由于所述第一转轴47与所述第一竖板42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47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顶靠块48顶靠在所述顶靠板41上,使得所述顶靠板41顶靠在研磨轮401上,使其在与所述研磨轮401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对干粉进行研磨,使其体积变小,并且研磨轮401在与所述第一过滤网49及挡板40的配合下可以对干粉进行充分的研磨粉碎,使得研磨后体积较小的干粉经过第一过滤网49的过滤后掉落到所述支撑板5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集中块52与所述第二集中块54之间。当第一过滤网49堵塞住时,可以打开振动器491的开关,使得所述振动器491开始发生振动,进而可以带动所述第一过滤网49振动,防止第一过滤网49堵塞住。待全部的干粉掉落在所述支撑板51上时,打开第二电缸56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55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集中块54向左移动,从而可以将所述支撑板51上的干粉向左推动,且推动到所述第二通孔511内,然后进入到所述连接框62内,然后进入到所述框体63内,此时滑过所述第三集中块65的上表面集中到所述出料板81的上方。然后从所述进水斗64倒入适量的水,水滑过所述第三集中块65的上表面与干粉充分接触,然后打开电机72的开关,使得所述电机72带动所述第二转轴74旋转,进而使得所述旋转块75随之旋转,使得所述定位轴77及搅拌杆76随之旋转,所述搅拌杆76可以对干粉与水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待搅拌完毕且干粉与谁混合均匀后,使用者拉住拉动环89向左拉动,通过所述拉线88使得所述顶靠环87向左移动,所述第四弹簧被压缩,然后所述配重块83向下移动,使得所述出料板81的右端向下移动,并且由于所述连接环84的设置,使得所述出料板81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然后出料板81上方的经过搅拌后的干粉滑过所述出料板81的上表面掉落到所述导料板801上,然后滑过所述导料板801的上表面掉落到所述回收箱11内,然后方便将其抹到墙面上。待所述出料板81上方的干粉全部进入到所述回收箱11内时,手部松开拉动环89,所述顶靠环87在所述第四弹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所述顶靠环87向上推动配重块83,使得所述出料板81及密封块82重新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632内,进而堵住第四通孔632。至此,本发明用于建筑领域的墙面干粉腻子均化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