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1104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秸秆粉碎机。



背景技术:

秸秆粉碎机用于粉碎秸秆,并在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现有的秸秆粉碎机在进行粉碎时,即使有传送带进行传送,还是需要用户手动将秸秆推入至粉碎机内,其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于大规模自动化粉碎秸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秸秆粉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秸秆粉碎机,该粉碎机包括本体、进料口、出料口、设置于该进料口内的传送带、设置于该进料口末端位于该传送带上方且与该本体可转动连接的进料辊、以及设置于该本体内的粉碎辊,该本体侧边设有带动该进料辊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带动该粉碎辊转动的第二电机,该进料辊上固设有至少一条“S”形进料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秸秆粉碎机中,该本体底部设有支撑该本体的支架,该支架底部设有与该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滚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秸秆粉碎机中,该出料口设有将粉碎后的物料排出的鼓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秸秆粉碎机中,该出料口周缘还设有用于加热粉碎后的物料的加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秸秆粉碎机中,该传送带上设有防滑条纹。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粉碎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粉碎机时,用户只需要将秸秆放置于传送带上,当秸秆被传送至进料辊下方时,进料辊上的“S”形进料齿咬住秸秆并将秸秆向本体内进行传送,该“S”形进料齿比普通常用的直排形进料齿咬合效率更高,可更高效的将秸秆推送至粉碎机本体内,增加粉碎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秸秆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粉碎机第一实施例中,该粉碎机1包括本体2、进料口3、出料口4、设置于该进料口3内的传送带5、设置于该进料口3末端位于该传送带5上方且与该本体2可转动连接的进料辊6、以及设置于该本体2内的粉碎辊7,该本体2侧边设有带动该进料辊6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带动该粉碎辊7转动的第二电机,该进料辊6上固设有至少一条“S”形进料齿8。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秸秆粉碎机1时,用户只需要将秸秆放置于传送带5上,当秸秆被传送至进料辊6下方时,进料辊6上的“S”形进料齿8咬住秸秆并将秸秆向本体2内进行传送,该“S”形进料齿8比普通常用的直排形进料齿咬合效率更高,可更高效的将秸秆推送至粉碎机1本体2内,增加粉碎效率。

进一步的,为便于秸秆粉碎机1的移动,该本体2底部设有支撑该本体2的支架9,该支架9底部设有与该支架9可转动连接的滚轮10。

进一步的,为便于粉碎后的物料排出,该出料口4设有将粉碎后的物料排出的鼓风机。

进一步的,为便于对粉碎后的物料进行除湿,该出料口4周缘还设有用于加热粉碎后的物料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该传送带5上设有防滑条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