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051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轮式或盘式动态离心净化切割器多是采用盘上绕丝或是带孔材料覆盖,亦或是焊接径向辐条,其弊端在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凝结污染物,清洗麻烦,易损怀,更换频率和更换成本高,同时只用于油烟净化,难以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而且由于目前市场上轮式或盘式动态离心净化切割器均比重大,整体质量较重,本身动平衡与端面跳动难以控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两项关键技术性能变得更差,噪声变大,加之本身径向绕丝、辐条或是带孔材料,在电机驱动下,空气噪声急剧增加,让人难以接受,并且目前市场上轮式或盘式动态离心净化切割器一般骨架和外圆多为平面结构且骨架数量较少,结构稳固性不好,旋转阻力大,合金丝或辐条与流体接触面积较小,不利于旋转吸附与离心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轮式或盘式动态离心净化切割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凝结污染物,清洗麻烦的缺点,同时只用于油烟净化,难以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并且比重大,整体质量较重,本身动平衡与端面跳动难以控制及在电机驱动下,空气噪声急剧增加,让人难以接受的问题,以及结构稳固性不好,旋转阻力大,合金丝或辐条与流体接触面积较小,不利于旋转吸附与离心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包括中孔轴,所述中孔轴由两个成一定角度配置便于双层或多层叠加串联方式使用的凸中孔轴和凹中孔轴组成,所述中孔轴的外部套装有内轮缘,内轮缘的外侧通过均匀分布的骨架与外轮缘的内侧固定连接,中孔轴在高速电机(S≥1000r/min)驱动下旋转,对经过其外轮缘与内轮缘间的流体进行吸附与分离。

优选的,所述骨架为近似菱形多曲面结构,外轮缘为近似半菱形多曲面结构,骨架与外轮缘采用相贯式链接,整体结构稳固,旋转与流体摩擦阻力小,接触面积大,便于对污物吸附与分离。

优选的,所述中孔轴、内轮缘、骨架和外轮缘的整体材料比重≤2.3g/cm3,并且中孔轴、内轮缘、骨架和外轮缘均采用低密度合金材质,以降低质量,易于控制动平衡与端面跳动,减少使用时噪声,保证整体质量小,降低风噪声。

优选的,所述中孔轴、内轮缘、骨架和外轮缘均满足:2πR≤X*Y*Δt≤9.6πr(X为骨架水平投影宽度,Y为骨架数量,R为外轮缘轮廓半径,r为内轮缘轮廓半径,Δt为时间变量(取值为3‰秒以内),φ为中心孔径取值6~8mm)。

优选的,所述骨架的数量与内轮缘及外轮缘成线性比例关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更容易控制其宽度与数量,使用选择性更加宽泛和科学,具有更高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内提出的问题,

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领域(环境)突破,流体净化(空气净化、油烟治理、污染水雾、喷涂油雾、焊接烟尘油雾、打磨切割喷砂烟尘、燃烧粉尘以及加工切削液等各种流体环境),区别于现在常见类似专利只用于油烟净化。

2.本实用新型整体部件的开发理念做出了突破,此设计理念区别于靠绕丝或是辐条亦或其他材料覆盖来做切割拦截,凸中孔轴和凹中孔轴成一定角度配置的结构特点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独特设计,其可用于双层或是多层叠加串联的使用,净化效率倍增,串联使用时传动效率优于其他类似产品。

3.本实用新型的内轮缘及外轮缘轮廓与骨架成线性比例关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能更容易控制骨架宽度与数量,骨架实用性切割功能被科学的利用。

4.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结构设计突破,该结构特点具有其科学性、稳固性、实用性及经济性,整体采用低密度合金材质,降低质量,易于控制动平衡与端面跳动,减少使用时噪声,多骨架无丝无覆盖材料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高速旋转时产生噪声三个关键技术难题。

5.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在实际应用效果突破,净化效果好、无污染物凝结、真正免拆卸清洗、质量轻和噪音小等,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骨架与内轮缘及外轮缘成比例关系,合理配置骨架数量,多条骨架近似菱形多曲面结构,外轮缘近似半菱形多曲面结构,骨架与外轮缘相贯式链接整体结构稳固,旋转与流体摩擦阻力小,接触面积大,便于对污物吸附与分离,在满足单位时间内,流体流速和切割拦截效率要求的同时,增大了吸附和分离骨架间隙,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污物(粘性纤维)凝结,真正做到免清洗。

该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具有高速均匀旋转、机械屏蔽、动态切割、自粘吸附及离心分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结构双层叠加串联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结构双层叠加串联方式正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G-G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H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孔轴、101凸中孔轴、102凹中孔轴、2内轮缘(环形内圈)、3骨架、4外轮缘(环形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包括中孔轴1,中孔轴1由两个成一定角度配置便于双层或多层叠加串联方式使用的凸中孔轴101和凹中孔轴102组成,中孔轴1的外部套装有内轮缘2,内轮缘2的外侧通过均匀分布的骨架3与外轮缘4的内侧固定连接,中孔轴1在高速电机(S≥1000r/min)驱动下旋转,对经过其外轮缘4与内轮缘2间的流体进行吸附与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骨架3为近似菱形多曲面结构,外轮缘4为近似半菱形多曲面结构,骨架3与外轮缘4采用相贯式链接,整体结构稳固,旋转与流体摩擦阻力小,接触面积大,便于对污物吸附与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中孔轴1、内轮缘2、骨架3和外轮缘4的整体材料比重≤2.3g/cm3,并且中孔轴1、内轮缘2、骨架3和外轮缘4均采用低密度合金材质,以降低质量,易于控制动平衡与端面跳动,减少使用时噪声,保证整体质量小,降低风噪声。

本实用新型中,中孔轴1、内轮缘2、骨架3和外轮缘4均满足:2πR≤X*Y*Δt≤9.6πr(X为骨架水平投影宽度,Y为骨架数量,R为外轮缘轮廓半径,r为内轮缘轮廓半径,Δt为时间变量(取值为3‰秒以内),φ为中心孔径取值6~8mm)。

本实用新型中,骨架3的数量与内轮缘2及外轮缘4成线性比例关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更容易控制其宽度与数量,使用选择性更加宽泛和科学,具有更高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领域(环境)突破,流体净化(空气净化、油烟治理、污染水雾、喷涂油雾、焊接烟尘油雾、打磨切割喷砂烟尘、燃烧粉尘以及加工切削液等各种流体环境),区别于现在常见类似专利只用于油烟净化。

本实用新型整体部件的开发理念做出了突破,此设计理念区别于靠绕丝或是辐条亦或其他材料覆盖来做切割拦截,凸中孔轴101和凹中孔轴102成一定角度配置的结构特点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独特设计,其可用于双层或是多层叠加串联的使用,净化效率倍增,串联使用时传动效率优于其他类似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内轮缘2及外轮缘4轮廓与骨架3成线性比例关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能更容易控制骨架3宽度与数量,骨架3实用性切割功能被科学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结构设计突破,该结构特点具有其科学性、稳固性、实用性及经济性,整体采用低密度合金材质,降低质量,易于控制动平衡与端面跳动,减少使用时噪声,多骨架3无丝无覆盖材料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高速旋转时产生噪声三个关键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在实际应用效果突破,净化效果好、无污染物凝结、真正免拆卸清洗、质量轻和噪音小等,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采用骨架3与内轮缘2及外轮缘4成比例关系,合理配置骨架3数量,多条骨架3近似菱形多曲面结构,外轮缘4近似半菱形多曲面结构,骨架3与外轮缘4相贯式链接整体结构稳固,旋转与流体摩擦阻力小,接触面积大,便于对污物吸附与分离,在满足单位时间内,流体流速和切割拦截效率要求的同时,增大了吸附和分离骨架3间隙,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污物(粘性纤维)凝结,真正做到免清洗。

该轮式流体高速切割净化器,具有高速均匀旋转、机械屏蔽、动态切割、自粘吸附及离心分离的特点。

工作原理:由多根近似菱形多曲面骨架3、中心内轮缘2和近似半菱形多曲面外轮缘4组成的圆盘,圆盘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并均匀的同轴旋转,近似菱形多曲面骨架3在高速旋转下,其扫过面积叠加在一起形成一块屏蔽的“板”,流体和细微颗粒物及粉尘在风机的引力作用下,流经圆盘的平面外轮缘4与内轮缘2间的流道时,被圆盘形成的“板”切割、粘黏吸附及拦截下来,并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细微颗粒和粉尘等污染物沿着近似菱形多曲面骨架3径向甩向近似半菱形多曲面的外轮缘4,并被收集起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