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粒机环模内部水蒸气抽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291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粒机环模内部水蒸气抽排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粒机环模内部水蒸气抽排机构。



背景技术:

制粒机是一种用旋转滚筒的摇摆作用,通过铁丝筛子可以将潮湿的粉末原料研成颗粒的机械。制粒机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其工作过程是将配合粉料从料斗进入进料通道,通过调节无级调速电机转速,获得合适的物料流量,然后进入搅拌器,通过搅拌杆搅动与蒸汽混合进行调质,最后进入压制室进行制粒。

环模制粒机正常生产时,物料经过进料通道进入制粒室,压辊总成将物料压进环模的成型孔中压制成粒,在此过程中由于物料与模具、压辊与环模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物料中的水分不断蒸发出来,其中:环模内部的水蒸气是因为原料中的水分受高温烘烤而蒸发出去的,环模外部的水蒸气是因为成型颗粒出模后带出去的。

如图1所示为普通的制粒机水蒸气抽排机构,环模外部的水蒸气是通过在防护罩1上开排汽孔2,如图1中箭头所示,以直排或抽排的方式将防护罩 1内、环模3外的水蒸气排出,而环模3里面的水蒸气则只有通过进料通道4逆向排出,如此逆向排出的水蒸气会严重阻碍原料的喂入,甚至造成“堵机”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粒机环模内部水蒸气抽排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门盖内加设蒸汽强排通道的方式,达到强制排出环模内部热蒸汽的效果,从而减少水蒸气从进料通道逆向排出对进料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粒机环模内部水蒸气抽排机构,包括由传动盘与圆筒状的环模围成的制粒室,所述制粒室的端部与所述制粒机的进料通道连通,在所述制粒室外罩合有防护罩;所述制粒室与进料通道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防护罩内连通的蒸汽通道;在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排气口。

优选的,在所述制粒室的端部与进料通道之间连通有料管;在所述料管上开设有第一排气窗,形成与所述防护罩内连通的蒸汽通道。

优选的,所述料管的直径比所述环模的直径小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料管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的挡板; 所述挡板、料管和防护罩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空腔;在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第二排气窗;所述第一排气窗和第二排气窗均与所述空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口开设于所述防护罩的顶面。

对于具有挡板的抽排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气窗和第二排气窗分别开设于所述料管和挡板的上方。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制粒室与进料通道之间设置有与防护罩内连通的蒸汽通道,同时还在防护罩上开设有直接与外面连通的排气口,使得制粒室与防护罩之间形成一个环模内部水蒸气的排放外泄通道,环模内部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水蒸气会首先从这个排汽通道中排出,没有或较少水蒸气会顺着进料通道逆向排出,从而保证进料通道的畅顺,减少物料堵机现象,减少停机清理时间,从而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制粒机环模内部水蒸气抽排机构。包括由传动盘10、圆筒状的环模20围成制粒机的制粒室30,用于为制粒机的制粒工序提供工作空间。制粒室30的端部与制粒机的进料通道40连通,制粒物料通过进料通道40进入制粒室30内。在传动盘10的轴心处设置有压辊总成50,即压辊总成50设置在制粒室30内,物料进入制粒室30后,通过压辊总成50压制成颗粒状。

在制粒过程中由于物料与模具、压辊总成50与环模20之间的摩擦,会 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制粒室30内的温度可达摄氏100度以上,使得进入制粒室30内的物料中的水分不断蒸发,制粒室30内长期保持较高的正压状态。为了避免大量的水蒸气从进料通道逆向排出导致物料堵塞在环模里面或喂料通道中,即堵机现象,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在制粒室30外罩合有防护罩60,制粒室30与进料通道40之间设置有与防护罩60内连通的蒸汽通道,在防护罩60上开设有排气口61。

蒸汽通道与在防护罩上开设的排气口连通,使得制粒室30与防护罩60之间形成一个环模20内部水蒸气的排放外泄通道,环模20内部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水蒸气会首先从这个排汽通道中排出,没有或较少水蒸气会顺着进料通道40逆向排出,从而保证进料通道40的畅顺,减少物料堵机现象,减少停机清理时间,从而提高产量。

如图3所示,具体的,在制粒室30的端部与进料通道40之间连通有料管70,在料管70上开设有第一排气窗71,第一排气窗71连通制粒室30内和防护罩60,形成蒸汽通道。为了确保水蒸气能从第一排气窗71顺畅通过,料管70的直径比环模20的直径小2mm。

上述结构的料管70使得制粒室30内水蒸气通过第一排气窗71流向防护罩60,并扩散到整个防护罩60内,即使在防护罩60的排气口61上连接有抽 气装置,扩散到整个防护罩60内的水蒸气也无法有效的排出。为了改善水蒸气排放的效果,在料管70的外侧面设置有环形的挡板80,挡板80、料管70和防护罩60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空腔90,在挡板80上开设有第二排气窗81,第一排气窗71和第二排气窗81均与空腔90连通。空腔90能够使得环模20内的水蒸气仅扩散在空腔90内,不会扩散到整个防护罩60内,避免水蒸气对防护罩60造成损坏,同时料管70上的第一排气窗71和挡板80上的第二排气窗81对水蒸气起到导流的作用,能有效的疏导水蒸气排向防护罩外。

同时由于水蒸气朝上流动,为了确保水蒸气的顺利排出,防护罩60上的排气口61开设于防护罩60的顶面,第一排气窗71和第二排气窗81分别开设于料管70和挡板80的上方。

本实施例公开的抽排机构在料管70、挡板80和防护罩60上均开设有排气口,由此,环状挡板80的第二排气窗81、过度料管70的第一排气窗71和环模20之间形成一个环模20内部水蒸气的排放外泄通道,并且由于该排汽通道与外面直接相通,如图2中箭头所示,环模20内部产生的全部或大部分水蒸气会首先从这个排汽通道中排出,没有或较少水蒸气会顺着进料通道逆向排出,从而保证进料通道的畅顺。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