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850阅读:1020来源:国知局
沉淀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设备,其主要通过沉降作用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并将上层的悬浮物较少的净水排出。竖流式沉淀池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沉淀池,其特点是污水自池体中心向下进入到池体内部。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沉淀效率高,但是当进入竖流式沉淀池的污水流速较快时,污水中的悬浮物容易上升到上层液面,降低沉淀池出水的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淀池,能够有效的减小池体中的悬浮物上升到上层液面的几率,提高出水的水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顶端的侧壁设有出水口,底端的侧壁设有排泥口,池体内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框架和中空的给料筒,第一框架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第一框架位于出水口的下方,第一框架的下表面连接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阻泥板,每个阻泥板均相对第一框架倾斜45°-60°布置,给料筒贯穿第一框架布置,给料筒连通有给入污水的进水管。

进一步的,池体顶端的内侧壁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环形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内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溢流部,凸起部、溢流部和池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清水区,出水口与清水区连通。

进一步的,池体内设有多条纵截面为V形或U形的溢流槽,每条溢流槽的至少一端贯穿溢流部并延伸至清水区内。

进一步的,溢流槽包括两块侧板,两块侧板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溢流孔。

进一步的,给料筒的底面与池体底壁的距离小于阻泥板的底面与池体底壁的距离。

进一步的,沉淀池还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池体内的转轴、设于转轴上的搅拌叶片以及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

进一步的,池体内还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二框架,第二框架位于阻泥板的下方,给料筒的底部贯穿第二框架。

进一步的,喷淋装置包括多个喷淋头,至少一个喷淋头用于对给料筒的内部进行喷淋。

进一步的,阻泥板为玻璃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池体的顶部设有可水平移动的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沉淀池,在池体内设有第一滤网和贯穿第一滤网布置的给料筒,在第一滤网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相对竖直平面倾斜布置的阻泥板,在第一滤网的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污水经给料筒给入到池体内并分散到阻泥板的周围,阻泥板能够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吸附,使悬浮物堆积在阻泥板的表面后滑动沉积到池体底部,减小悬浮物上浮到液面的几率,同时设置在阻泥板上方的第一框架也能有效的保持阻泥板的稳定性,是阻泥板隔离上升的悬浮物,提高沉淀池出水的水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溢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为:

001、002、沉淀池;100、池体;110、进水管;120、出水口;130、排泥口;140、凸起部;150、溢流部;160、清水区;200、第一框架;210、阻泥板;220、溢流槽;221、侧板;222、溢流孔;300、给料筒;410、转轴;420、搅拌叶片;430、电机;500、第二框架;600、喷淋头;700、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沉淀池001,包括池体100,池体100顶部的侧壁设有出水口120,底部的侧壁设有排泥口130,池体100内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框架200和中空的给料筒300,第一框架200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第一框架200的下表面连接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阻泥板210,每个阻泥板210均相对第一框架200倾斜45°-60°布置,第一框架200位于出水口120的下方,给料筒300贯穿第一框架200布置,给料筒300连通有给入污水的进水管110。具体的,本实施例1中池体100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框架200为圆形筛网且其边缘与池体100的内侧壁连接,阻泥板210相对第一框架200倾斜50度角布置。

本实施例1提供的沉淀池001,在池体100内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框架200,第一框架200的底部连接有多个相对第一框架200倾斜布置的阻泥板210,给料筒300贯穿第一框架200布置。该沉淀池001使用时,污水通过进水管110进入给料筒300的底部,污水中的悬浮物堆积在倾斜布置的阻泥板210上后沉降到池体100的底部,少数上升的悬浮物被第一框架200隔离,从而避免悬浮物上升到水面形成浮渣并从出水口120排出,影响出水口120的水质,同时在第一框架200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能够对第一框架200进行喷淋,将浮起的悬浮物冲刷下去,避免悬浮物堆积在第一框架200上。

进一步的,池体100顶部的内侧壁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环形的凸起部140,凸起部140的内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溢流部150,凸起部140、溢流部150和池体10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清水区160,出水口120与清水区160连通。具体的,第一框架200的边缘与溢流部150连接。

在池体100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沿周向布置的凸起部140,并在凸起部140的内侧边缘设置向上延伸的溢流部150,在池体100的内侧壁、凸起部140和溢流部150之间形成清水区160,使池体100内澄清的水溢流到清水区160内,并通过与清水区160连通的出水口120排出,提高了沉淀池001排出的水的水质。

进一步的,给料筒300的底面与池体100底壁的距离小于阻泥板210的底面与池体100底壁的距离。

给料筒300的底部位于阻泥板210底部的下方,污水通过进水管110给入给料筒300后,大部分絮凝物聚团后下沉,少量的悬浮物上升后被倾斜布置的阻泥板210阻挡并吸附,阻泥板210阻挡和吸附的悬浮物聚集过多后会由于重力作用滑动,并从阻泥板210上脱离后沉淀到池体100底部,通过设置阻泥板210能够有效的降低悬浮物上升到液面的比例,提高出水水质。

进一步的,阻泥板210由玻璃钢材料制成。具体的,阻泥板210是由玻璃纤维及环氧树脂制成的高强度耐腐蚀的隔板,可以避免悬浮物堆积在阻泥板210外表面后将阻泥板210腐蚀,阻泥板210自身高强度耐腐蚀,提高了运行效率和使用周期,降低了维护费用。

进一步的,阻泥板210的外表面包裹有至少一层塑料膜。具体的,阻泥板210的外表面包裹有三层塑料膜。在阻泥板210的外表面包裹多层塑料膜,可以避免悬浮物堆积在阻泥板210外表面后将阻泥板210腐蚀,对阻泥板210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在维护时只需将塑料膜连同吸附在塑料膜表面的悬浮物堆积层取下,即可将阻泥板210包裹新的塑料膜后重新使用,提高了维护效率和使用时间,降低了维护费用。

进一步的,沉淀池001还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池体100内的转轴410、设于转轴410上的搅拌叶片420以及驱动转轴410转动的电机430。具体的,本实施例1中,转轴410穿过给料筒300且两者同轴布置,搅拌叶片420位于给料筒300的下方。

在池体100内设置可转动的搅拌叶片420,且搅拌叶片420位于给料筒300的下方,可以使通过给料筒300的底部进入到池体100内的污水充分搅拌并分散,使污水内的悬浮物分散到池体100内部,从而提高悬浮物的沉淀效率。

进一步的,池体100内还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二框架500,第二框架500位于阻泥板210的下方,给料筒300的底部贯穿第二框架500。具体的,阻泥板210位于第一框架200和第二框架500之间,第二框架500为圆形筛网且其边缘与池体100的内侧壁连接。

在池体100内设置有第二框架500,给料筒300的底部给入的污水进入池体100后,首先被搅拌叶片420分散到池体100内进行沉淀,部分上浮的悬浮物会被第二框架500进行预先隔离,从而减小上浮的悬浮物比例,减小进入到阻泥板210和第一框架200的悬浮物数量。

进一步的,喷淋装置包括多个喷淋头600,至少一个喷淋头600用于对给料筒300的内部进行喷淋。

喷淋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对给料筒300内部进行喷淋的喷淋头600,能够帮助进水管110给入到给料筒300中的污水进入到池体100底部,同时避免给入给料筒300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堆积在给料筒300中。

进一步的,池体100的顶部设有可水平移动的顶盖700。具体的,该顶盖连接有一平移导轨。

在池体100顶部设有可水平移动的顶盖700,该顶盖700通过可沿平移导轨移动的行走车驱动水平移动,将池体100的开口封闭或打开,避免雨水进入到池体100内使池体100内部的液面迅速上升,将部分未沉淀的悬浮物带入到清水区中排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沉淀池002,包括池体100,池体100顶部的侧壁设有出水口120,底部的侧壁设有排泥口130,池体100内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一框架200和中空的给料筒300,第一框架200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多个喷淋头600,其中一个喷淋头600用于对给料筒300的内部进行喷淋,第一框架200的下表面连接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阻泥板210,每个阻泥板210均相对第一框架200倾斜60°布置,第一框架200位于出水口120的下方,给料筒300贯穿第一框架200布置,给料筒300连通有给入污水的进水管110,池体100的顶部设有可水平移动的顶盖700。

池体100顶部的内侧壁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环形的凸起部140,凸起部140的内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溢流部150,凸起部140、溢流部150和池体10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清水区160,第一框架200的边缘与溢流部150连接,出水口120与清水区160连通。

该沉淀池002还具有搅拌装置和第二框架500,搅拌装置包括设于池体100内的转轴410、设于转轴410上的搅拌叶片420以及驱动转轴410转动的电机430。第二框架500位于阻泥板210与搅拌叶片420之间且第一框架200和第二框架500连接,给料筒300的底部贯穿第二框架500布置。

进一步的,池体100内设有多条纵截面为V形或U形的溢流槽220,每条溢流槽220的至少一端贯穿溢流部150并延伸至清水区160内。具体的,本实施例2中溢流槽220的纵截面为V形。溢流槽220位于第一框架200的上方,每条溢流槽220的两端均贯穿溢流部150并延伸至清水区160内。

在第一框架200的上方设有溢流槽220,溢流槽220的两端分别贯穿溢流部150后延伸至清水区160内,使第一框架200上方的澄清的水溢流到溢流槽220内,并沿着溢流槽220流动到清水区160后通过出水口120流出,能够提高池体100的出水口120出水量,提升沉淀池002的沉淀效率。

如图3所示,溢流槽220包括两块侧板221,两块侧板221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溢流孔222。

溢流槽220包括两块开设有溢流孔222的侧板221,第一框架200上方的澄清的水流通过溢流孔222溢流到溢流槽220内,并沿着溢流槽220进入到清水区160内。

为了提高出水的水质,可以在该溢流孔222内进一步设置第三筛网,用于对流经溢流孔222的水进行进一步过滤,提高经溢流槽220流入到清水区160内的水的水质。

进一步的,第一框架200与溢流槽22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框架200的上表面与溢流槽220的底部通过铁丝固定。将第一框架200与溢流槽220可拆卸连接,能够提高两者的稳定性,同时方便第一框架200的安装和后续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