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91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层涂布机构,用于通过第一涂覆方法对未涂布的电池极片(1)进行基底层涂布;和

多层涂布机构,设于所述基底层涂布机构的下游,用于对完成基底层涂布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一层以上的涂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覆方法为刮刀转移涂布方法、挤压涂布方法、凹版印刷涂布方法或浸涂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涂布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涂布模块,所述涂布模块采用第二涂覆方法对经过上一涂布工序后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涂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涂布模块包括喷涂模块,对应的第二涂覆方法为喷涂方法,用于通过喷涂方法对经过上一涂布工序后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涂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模块具有喷头(2),并采用间隙喷涂模式,用于根据感应器对电池极片(1)上各区域的感应对运动的电池极片(1)进行间断喷涂,以便通过所述喷头(2)对需要喷涂的区域进行喷涂,并在不需要喷涂的区域停止所述喷头(2)喷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模块包括喷头(2)、阻挡结构和驱动部件,所述喷头(2)采用连续喷涂模式,用于对运动的电池极片(1)进行连续喷涂,所述阻挡结构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随运动的电池极片(1)在所述喷头(2)和运动的电池极片(1)之间同步移动,以便在所述喷头(2)进行连续喷涂时,对运动的电池极片(1)上不需要喷涂的区域进行遮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需要喷涂的区域为极耳焊接区(1.2),所述需要喷涂的区域包括所述极耳焊接区(1.2)之外的已涂布的区域(1.1)和空白区域(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的形状和面积与所述电池极片(1)上不需要喷涂的区域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层涂布机构与所述多层涂布机构之间,以及所述多层涂布机构中每个所述涂布模块的下游均设置有烘烤单元(6),用于对涂层进行烘烤,以消除涂层的流动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涂布模块包括喷涂模块,对应的第二涂覆方法为喷涂方法,用于通过喷涂方法对经过上一涂布工序后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涂布;如果所述喷涂模块的涂布浆料的溶剂与上一涂布工序对应的所述基底层涂布机构或所述多层涂布机构中某一所述涂布模块的涂布浆料的溶剂相同或属于同一种类时,则在所述喷涂模块和所述基底层涂布机构或某一所述涂布模块之间的烘烤单元(6)不对电池极片(1)进行涂层烘烤。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涂布模块包括:

刮刀转移涂布模块(7,7’),对应的第二涂覆方法为刮刀转移涂布方法,用于通过刮刀转移涂布方法对经过上一涂布工序后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涂布;

挤压涂布模块,对应的第二涂覆方法为挤压涂布方法,用于通过挤压涂布方法对经过上一涂布工序后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涂布;

凹版印刷涂布模块,对应的第二涂覆方法为凹版印刷涂布方法,用于通过凹版印刷涂布方法对经过上一涂布工序后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涂布;和/或

浸涂模块,对应的第二涂覆方法为浸涂方法,用于通过浸涂方法对经过上一涂布工序后的电池极片(1)的涂层侧进行涂布。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模块的喷涂速率为0.1~8L/min,和/或喷涂浆料的固含量在0.5~30%,和/或喷涂的厚度为0.5~10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转移涂布模块(7,7’)、挤压涂布模块、凹版印刷涂布模块和/或浸涂模块的涂布厚度为1~30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涂布机构和所述多层涂布机构所实现的靠内侧的涂层的能量密度不低于靠外侧的涂层,和/或靠内侧的涂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于靠外侧的涂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