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动力洗刷功能的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2516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动力洗刷功能的花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洒,尤其是一种厨用的具有水利动力洗刷功能的抽拉式花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花洒通常是单功能出水,一些的花洒虽带双功能出水的,但只是出水方式的不同,结构简单,功能过于单一,尤其是针对厨房使用,这样的花洒拉出来洗刷东西的时候,需要一手拉着花洒,还得拿着刷子洗刷东西,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厨用花洒结构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结构实用可靠、使用操作方便的具有水利动力洗刷功能的花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利动力洗刷功能的花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切换阀体、分水座、带毛刷的花洒面板、出水接头以及旋转机构,所述分水座上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切换阀体上设有用于切换分水座出水方向的开关切换组件,所述花洒面板可转动地连接于外壳的前端,所述出水接头的一端与第一出口连通,另一端设有穿过花洒面板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经旋转机构连通至花洒面板,当切换阀体切换从第二出水口出水时,水流通过旋转机构带动花洒面板转动。

优选的,所述开关切换组件包括花洒开关、提拉杆和弹簧,所述提拉杆的一端与花洒开关连接,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出水口匹配的塞头,所述提拉杆通过提拉杆套安装于所述切换阀体内,所述弹簧置于提拉杆套与塞头之间,当塞头堵住第一出水口时,水流经第二出水口流出。

更优选的,所述分水座呈盖帽形状,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位于分水座的中心并与塞头对应,所述第二出水口为开设于分水座侧壁的出水缺口,所述切换阀体设有与第一出水口对应的第三出水口,所述提拉杆联动塞头在第一出水口与第三出水口之间移动,当塞头堵住第一出水口时,水流经所述第三出水口连通至出水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叶轮、齿轮组件和出水顶盖,所述叶轮的底部设有与齿轮组件啮合的驱动轮齿,所述叶轮置于分水座内与出书缺口对应的内腔中,所述出水顶盖与花洒面板连接,所述叶轮通过齿轮组件带动出水顶盖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齿轮架与分水座连接,所述齿轮架与分水座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齿轮组件的分水盖。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还包括有压盖和过水套,所述压盖通过与外壳的螺纹连接将齿轮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水盖和叶轮锁紧在所述过水套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压盖、齿轮架、出水顶盖和花洒面板上均开设有与出水接头匹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体的进水端设有止逆阀。

优选的,所述花洒面板上设有可拆卸的毛刷板,所述毛刷设置于毛刷板上。

优选的,所述出水接头的出水口处设有起泡器,所述花洒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起泡器的槽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水利动力洗刷功能的花洒具有双功能出水结构,其中出水接头的出水为正常的出水位,切换至花洒面板出水时,花洒面板会转动,而且花洒面板上带有毛刷,可以直接用转动的毛刷洗刷东西,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花洒面板的转动是利用水流驱动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通过传统的机械结构齿轮的传动来完成的,结构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花洒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花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分水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动力洗刷功能的花洒,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切换阀体2、分水座3、带毛刷的花洒面板4、出水接头6以及旋转机构,所述分水座3上设有第一出水口31和第二出水口32,所述切换阀体2上设有用于切换分水座3出水方向的开关切换组件,所述花洒面板4可转动地连接于外壳1的前端,所述出水接头6的一端与第一出口连通,另一端设有穿过花洒面板4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32经旋转机构连通至花洒面板4,其中出水接头6的出水为正常的出水位,切换至花洒面板4出水时,即水流经第二出水口32出水,花洒面板4会转动,而且花洒面板4上带有毛刷,可以直接用转动的毛刷洗刷东西,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花洒面板4的转动是利用水流驱动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通过传统的机械结构齿轮的传动来完成的。

上述的花洒结构中,如图1,所述开关切换组件包括花洒开关24、提拉杆21和弹簧23,所述提拉杆21的一端与花洒开关24连接,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出水口31匹配的塞头211,具体的,提拉杆21上与花洒开关24连接的一端设有拉杆槽212,花洒开关24上设有与拉杆槽212匹配的扣位,通过扣位与拉杆槽212的连接使花洒开关24能够拉动提拉杆21,从而带动塞头211移动。所述提拉杆21通过提拉杆套22安装于所述切换阀体2内,所述弹簧23置于提拉杆套22与塞头211之间,当塞头211堵住第一出水口31时,水流经第二出水口32流出,弹簧23用于为提拉杆21提供辅助推力,使塞头211能更牢固地堵住第一出水口31。其中,拉杆套、塞头211上以及拉杆套与切换阀体2之间均设有密封圈100。

实施例中,所述分水座3呈盖帽形状,所述第一出水口31设置位于分水座3的顶端中心位置且与塞头211相对应,所述第二出水口32为开设于分水座3侧壁的出水缺口,所述切换阀体2设有与第一出水口31对应的第三出水口20,所述提拉杆21联动塞头211在第一出水口31与第三出水口20之间移动,当塞头211堵住第一出水口31时,水流经所述第三出水口20连通至出水缺口。即通过花洒开关24带动提拉杆21上下滑动,实现两个出水功能的切换。

装配时,分水座3通过两个螺丝与切换阀体2锁紧固定,并设置有密封圈100用于分水座3与切换阀体2之间的密封。切换阀体2通过两个进水凸台26与外壳1的两个卡槽连接固定,并设置密封圈100用于切换阀体2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附图未示出卡槽的结构。为了方便操作,在外壳1上设有与花洒开关24连接的花洒手柄25。

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叶轮7、齿轮组件和出水顶盖10,所述叶轮7的底部设有与齿轮组件啮合的驱动轮齿,所述叶轮7置于分水座3内与出书缺口对应的内腔中,所述出水顶盖10与花洒面板4连接,所述叶轮7通过齿轮组件带动出水顶盖10转动。花洒面板4的转动是利用水流水压带动叶轮7的转动,通过传统的机械结构齿轮的传动来完成的。

优选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通过齿轮架9与分水座3连接,所述齿轮架9与分水座3之间还设有用于定位齿轮组件的分水盖8。具体的,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通过两个转轴92与齿轮架9连接以及两个转轴92与第一、第二齿轮的内孔配合,安装固定在齿轮架9上,分水盖8通过三个第一定位凸台81与齿轮架9的三个第一定位缺口91的配合定位安装在一起,叶轮7的小外圆和分水盖8的内孔配合并安装在一起,压盖11通过与外壳1的螺纹连接将齿轮架9、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分水盖8和叶轮7锁紧在所述过水套16的内腔中。另外分水座3的三个第二定位凸台33与分水盖8的三个第二定位缺口82的配合定位,设置有密封圈100用于齿轮架9与过水套16之间密封。

进一步的,出水顶盖10与花洒面板4超声波焊接结合在一起,上述的压盖11、齿轮架9、出水顶盖10和花洒面板4上均开设有与出水接头6匹配的通孔,装配时,出水接头6穿过花洒面板4、出水顶盖10、压盖11、齿轮架9、叶轮7的内孔,并通过螺纹与分水座3连接固定,出水顶盖10上设置有两个密封圈100用于出水顶盖10和齿轮架9之间的密封,出水接头6上面设置有三个分别用于与分水座3和花洒板的密封,还设置有垫片15用于防止因转动而产生松动。花洒面板4设置有密封圈100用于花洒面板4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并设置有起泡器14。毛刷板5通过三个卡爪与花洒面板4的三个凹槽连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体2的进水端设有止逆阀17,避免了污水逆流的现象出现。

上述结构采用的密封圈100均为常用的龙头防水圈,不同位置的密封圈100的区别在于尺寸大小不同,在附图中采用统一的附图标记表示密封圈100。

当花洒手柄25打到下端位时,水沿着第一出水腔18,并经过分水座3的内孔和出水接头6的内孔,从起泡器14位置出水;当花洒手柄25打到上端位时,花洒开关24带着提拉杆21和塞头211一起运动,塞头211与分水座3的第一出水口31斜端面形成密封,水沿着第二出水腔19,经分水座3的两个出水缺口进入分水座3的内腔中,分水座3的两个出水缺口为斜槽,如图3所示,水流从出水缺口进入时水压冲击叶轮7转动,通过叶轮7的驱动轮齿与第一齿轮12的大齿轮之间的配合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2的小齿轮与第二齿轮13的大齿轮之间的配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3的转动,通过第二齿轮13的小齿轮与出水顶盖10的轮齿配合转动,带动出水顶盖10、花洒面板4及毛刷板5一起转动,可以直接用毛刷板5上面转动的毛刷洗刷东西。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