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96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层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



背景技术:

木制品由于其材料和色彩自然,符合大众多自然环保的追求。为增加木制品的强韧度,光泽度,耐水耐磨、耐腐蚀性等性能,通常需要在木制品的表面涂覆涂层。其中,简约时尚的白色涂层木制品越来越多的受到大众的喜爱。

与传统溶剂型涂料(含溶剂30%~50%)相比,紫外光固化涂料的VOC和气味已经大大减少。而现有应用于木制品涂层结构中的白色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在光聚合过程中,一方面紫外光会被涂料中的颜料反射和散射,另一方面表面涂层的光引发剂会逐渐吸收一部分紫外光,导致涂层深处的紫外光减少,因此,厚涂层的现有白色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底层常常固化不完全,漆膜中仍然残留一部分的光敏树脂、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从而会释放出有气味或者使人过敏的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都产生一定的危害。

基于此,现有的白色涂层木制品上的涂层结构一方面没有考虑遮盖木器家具所释放出来的气味,另外一方面没有涉及白色紫外光涂料固化之后残留的未反应的化学原料,即未涉及漆膜的转化率和凝胶率,甚至有的涂层结构仍然含有微量的苯、醛、酮等有气味的小分子有机物。因此现有的木制品表面的白色涂层结构还是存在会挥发有气味或者使人过敏的有机化合物的缺陷,难以满足人们对低毒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

一种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包括木制基板,所述木制基板的表面依次设有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和净味白色面漆层;

所述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和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为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底漆层,转化率为90%~95%,交联比率大于92%;

所述净味白色面漆层为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面漆层,转化率为 92%~98%,交联比率大于9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的厚度为20μm~3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的厚度为20μm~3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味白色面漆层的厚度为20μm~3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通过在木制基板的表面依次设置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和净味白色面漆层,采用两层净味底漆和一层净味面漆的设置,对木制品的密封性好,能够减少木制品散发的不良气味,且该涂层结构由于本身释放出有气味或者使人过敏的有机化合物少,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不良气味小,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的要求。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和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为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底漆层,净味白色面漆层为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面漆层,这种高转化率高交联的紫外光固化白色涂层结构,一方面在固化过程中能够高度交联,涂层致密,从而抑制木制品本身散发出来的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另一方面由于转化率高,光敏树脂、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含量少,因此可以减少有气味或使人过敏的有机化合物的产生和释放。

进一步合理控制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和净味白色面漆层的厚度,能够提高涂层对木制品的保护性能,增加木制品的强韧度,光泽度,以及耐水耐磨、耐腐蚀性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底漆层是指转化率为 90%~95%,凝胶率(交联比率)大于92%的紫外光固化白色底漆,购自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UVG0045B(白色);

所述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面漆层是指转化率为92%~98%,凝胶率(交联比率)大于95%的紫外光固化白色面漆,购自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UVL0010(白色)。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包括木制基板10,木制基板10的表面依次设有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20、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30 和净味白色面漆层40。

上述的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通过在木制基板10的表面依次设置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20、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30和净味白色面漆层40,采用两层净味底漆和一层净味面漆的设置,对木制品的密封性好,能够较少木制品散发不良气味,且由于本身释放出有气味或者使人过敏的有机化合物少,由此使得上述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不良气味小,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20和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30为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底漆层,净味白色面漆层40为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面漆层,这种高转化率高交联的紫外光固化涂层结构,一方面在固化过程中能够高度交联,涂层致密,从而抑制木制品本身散发出来的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另一方面由于转化率高,光敏树脂、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含量少,因此可以减少有气味或使人过敏的有机化合物的产生和释放。可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它有气味或者使人过敏的有机化合物释放量少的其它净味白色底漆层或净味白色面漆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20的厚度为25μm,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30的厚度为30μm,净味白色面漆层40的厚度为30μm,采用该厚度的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20、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30和净味白色面漆层40能够提高涂层对木制品的保护性能,增加木制品的强韧度,光泽度,以及耐水耐磨、耐腐蚀性等性能。可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它厚度设置,优选为第一净味白色底漆层20的厚度为20μm~30μm,第二净味白色底漆层30的厚度为20μm~30μm,净味白色面漆层40的厚度为20μm~30μm。

上述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先将木制品(木器家具)表面上的灰尘、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用砂纸打磨木制品表面,清除打磨的杂质之后,用刮板将不饱和聚酯型腻子刮入缝隙和不平整的地方,腻子干透后,用砂纸磨光,用棉丝擦净打磨的杂质。

(2)用淋涂机,在木制品表面上淋涂白色的、净味的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底漆,在2~5kw的光固化机上,以0.1~1米/分钟的速度,调整光固化能量约80~300mJ/cm2,紫外光固化成约25μm的一层涂层,用砂纸打磨涂层表面,清除打磨的杂质。测试涂层在光固化之后是净味的,转化率为90%~95%,凝胶率(交联比率)为92%~96%,漆膜厚度为25μm,漆膜性能超过标准“紫外光(UV)固化木器涂料HG/T 3655-2012”中对白色底漆的要求。

(3)重复步骤(2)再涂装一遍白色底漆:用淋涂机,在木器家具表面上淋涂白色的、净味的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底漆,在2~5kw的光固化机上,以0.1~1米/分钟的速度,调整光固化能量约80~300mJ/cm2,紫外光固化成 30μm的一层白色涂层,用砂纸打磨涂层表面,清除打磨的杂质。测试涂层在光固化之后是净味的,转化率为90%~95%,凝胶率(交联比率)为92%~96%,漆膜厚度为30μm,漆膜性能超过标准“紫外光(UV)固化木器涂料HG/T 3655-2012”中对白色底漆的要求。

(4)用淋涂机,在步骤(3)形成的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底漆层的表面上淋涂白色的、净味的高转化率高交联紫外光固化白色面漆,在2~5kw 的光固化机上,以0.1~1米/分钟的速度,调整光固化能量约100~400mJ/cm2,紫外光固化成30μm的一层涂层。测试涂层在光固化之后是净味的,转化率为 92%~98%,凝胶率(交联比率)为95%~99%,漆膜厚度为30μm,漆膜性能超过标准“紫外光(UV)固化木器涂料HG/T 3655-2012”中对白色面漆的要求。

上述净味白色涂层的木制品的主要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