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及防爆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4525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及防爆摄像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及防爆摄像机。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点胶结构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点胶结构对应的点胶工艺为:先点长度为a的这一圈,然后将玻璃盖放置到点胶面,再点玻璃盖周圈的胶水(长度为b的这一圈)。当a=0或者b=0时,只需点一圈即可。这种点胶方式有如下弊端,人工点胶时胶量难以控制,容易溢胶到外观面(参见图2的溢胶201)。粘接胶固化后难以清理干净,易有胶水残留,影响外观,费时费力,且在清理过程中易刮伤外观面,造成零件报废,增加成本。另一种为机器自动点胶,通过控制点胶速率及点胶量,可解决上述问题,但由于自动点胶机价格昂贵,对量不大的防爆产品来说,会额外增加投入成本及维护成本。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技术实现要素:隔爆外壳: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进入外壳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点燃。隔爆接合面:隔爆外壳不同部件相对应的表面或外壳连接处配合在一起,并且能够阻止内部爆炸传播到外壳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部位。隔爆结合面宽度: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结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最短通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所述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包括:壳体和玻璃盖,其中,所述壳体和玻璃盖通过粘接胶相互粘接,其中,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点胶槽,所述粘接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点胶槽内,在所述壳体上进一步设置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临近所述点胶槽设置,以接纳从所述点胶槽溢出的粘接胶。优选地,所述溢胶槽设置在所述点胶槽的内侧。优选地,所述玻璃盖为圆形,所述点胶槽和所述溢胶槽为环形,所述溢胶槽设置在所述点胶槽的径向内侧。优选地,所述溢胶槽的宽度大于等于0.3mm。优选地,所述溢胶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点胶槽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点胶槽的宽度大于等于0.5mm,所述点胶槽的深度大于等于0.2mm。优选地,所述壳体是防爆摄像机的前盖。优选地,所述玻璃盖为厚度大于等于8mm的钢化玻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防爆像机,所述摄防爆像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优选地,所述防爆摄像机包括镜头与红外补光灯,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第一通孔用于通过入射至镜头的光线,第二通孔用于通过红外补光灯发出的光线,所述玻璃盖3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玻璃盖3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另一个玻璃盖3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处,在两个玻璃盖处均设置有所述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设置有临近点胶槽的溢胶槽,从而,在有溢胶时,所述溢胶将容纳在所述溢胶槽内。这样,即使在不使用自动点胶机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防止胶溢出到外观面上,提高制品质量,并省去后续清理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点胶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点胶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外溢的溢胶。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具有图3所示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的防爆摄像机的前部的示意图。图5是具有图4中A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壳体101点胶槽2粘接胶102溢胶槽3玻璃盖201溢胶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摄像机能够应用于含有爆炸性气体或蒸气混合物的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的环境中。所述防爆摄像机例如是一种隔爆防粉尘点燃型筒型摄像仪,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具有图3所示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的防爆摄像机的前部的示意图。图5是具有图4中A部的放大图。图示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包括:壳体1和玻璃盖3。壳体1和玻璃盖3通过粘接胶2相互粘接,其中,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点胶槽101,所述粘接胶2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点胶槽101内。在所述壳体1上进一步设置有溢胶槽102,所述溢胶槽102临近所述点胶槽101设置,以接纳从所述点胶槽101溢出的粘接胶。在一可选具体实施例中,溢胶槽102设置在所述点胶槽101的内侧。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内侧是指临近玻璃盖3的中心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设置有临近点胶槽的溢胶槽,从而,在有溢胶时,所述溢胶将容纳在所述溢胶槽内。这样,即使在不使用自动点胶机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防止胶溢出到外观面上,提高制品质量,并省去后续清理操作。如图所示,粘接胶2大体上包括两部分:长度为a的第一部分(图3中的水平部分)与长度为b的第二部分(图3中的竖直部分)。有利的是,粘接胶2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连接。第一部分粘接胶由施加在点胶槽101内的粘接胶固化后形成。在第一部分粘接胶没有填充满点胶槽101的情况下,可以在施加第二部分粘接胶时多施加一些,以流入到未填充满的点胶槽101内。如果在点胶槽101内施加了过量的粘接胶2,则粘接胶2在向径向内侧溢出时,会填充在溢胶槽102内,而不会如同现有技术中那样直接溢出到壳体1之外。a和b的尺寸根据防爆摄像机的壳体的容积V确定。具体地,当V≤10cm3时,a+b不小于3mm;当10cm3<V≤100cm3时,a+b不小于6mm;当V>100cm3时,a+b不小于10mm。有利的是,a>0,且b>0。a+b大体上相当于隔爆外壳内侧到外侧穿越粘结接合面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玻璃盖3为圆形,所述点胶槽101和所述溢胶槽102为环形,所述溢胶槽102设置在所述点胶槽101的径向内侧。可选地,玻璃盖3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矩形、椭圆形等任何适当的形状。相应地,点胶槽和溢胶槽的形状随之适应性调整。例如,点胶槽和溢胶槽的整体轮廓(围合路径)也调整为方形、矩形、椭圆形等。为了溢胶槽102能够容纳溢胶,所述溢胶槽102的宽度大于等于0.3mm。例如,溢胶槽102的宽度可以设置为0.3mm、0.5mm、1.0mm等。优选地,所述溢胶槽102的宽度设置为小于所述点胶槽101的宽度。为了提供足够的粘接强度,优选地,所述点胶槽101的深度大于等于0.2mm。优选地,点胶槽101的深度设置为0.2mm、0.3mm或0.5mm。优选地,所述点胶槽101的宽度(即图中的尺寸a)大于等于0.5mm。例如,点胶槽101的宽度设置为0.5mm、0.6mm、1.0mm等。可选地,所述壳体1是防爆摄像机的前盖,尤其是防爆筒机的前盖。优选地,所述玻璃盖3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玻璃盖用于镜头,另一玻璃盖用于红外补光灯。优选地,所述玻璃盖为厚度大于等于8mm的钢化玻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防爆像机,所述摄防爆像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优选地,所述防爆摄像机包括镜头与红外补光灯,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第一通孔用于通过入射至镜头的光线,第二通孔用于通过红外补光灯发出的光线。相应地,所述玻璃盖3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玻璃盖3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另一个玻璃盖3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处,在两个玻璃盖处均设置有所述的防爆摄像机点胶结构。也就是说,在壳体1上进一步设置有两个点胶槽101与两个溢胶槽102,每个溢胶槽(102)临近相应的点胶槽101设置。更具体地,每个溢胶槽102设置在相应点胶槽101的径向内侧。在点胶与外观面之间增加溢胶槽,溢胶槽的尺寸可根据实际溢胶量进行相应调整,根据防爆要求a,b处点胶需点满,不能有缺胶、少胶等现象,常规方法为通过溢胶到外观面来保证内部点胶点满。增加上述溢胶槽后,a,b两处点胶可通过溢胶到溢胶槽内来保证胶水点满,同时保证溢出的胶水不会溢出到外观面上,无需后处理,且结构简单,易实施。玻璃盖3与壳体1(前盖)通过粘接胶2点胶固定,玻璃盖外漏面为外观面,无溢胶槽时,粘接胶与溢出到玻璃盖外观面上,故增加溢胶槽101解决溢胶。溢胶槽101开设在壳体1上,溢胶槽的宽度和深度取决于实际溢胶量,即溢胶槽容纳粘接胶的容量应大于其溢胶量。在一实施例中,防爆筒机的净容积V>100cm3,故要求a+b≥10(b为玻璃盖厚度)。为保证冲击强度,选用的玻璃盖为钢化玻璃,厚度b为8mm。粘接胶选用的为环氧树脂A/B双组份胶,粘接胶厚度优选为≥0.1mm,其厚度的设置需保证粘接胶涂胶过程中粘接胶密实无缺胶等。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