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氯蔗糖生产用板式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0879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氯蔗糖生产用板式过滤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氯蔗糖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氯蔗糖生产用板式过滤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三氯蔗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经氯代而制得的一种非营养型强力甜味剂,三氯蔗糖是目前食品和医药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我国蔗糖供大于求,价格呈下降趋势,从蔗糖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三氯蔗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需要,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三氯蔗糖生产过程中需进行压滤过滤,通常都是采用板框式过滤机。但目前板框 式过滤机的物料都是从过滤机构的中心进入过滤空间,再经过挤压过滤后,滤液从下方流 出,采用这种结构时物料从中心进入受重力的影响会优先从底部累积,过滤空间的上部空 间没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降低了过滤效率,过滤机尚不具备自动清洗功能,需要人工清洗。人工清洗滤布效率较低,清洗困难,而且工作环境较差,因此,发明一种三氯蔗糖生产用板式过滤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氯蔗糖生产用板式过滤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氯蔗糖生产用板式过滤机,包括压紧装置、推板与止推板,所述压紧装置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与止推板顶部贯穿设有进料管,所述推板与止推板底部贯穿设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顶部与出料管底部设有滑动装置,所述进料管顶部与出料管之间设有滤液仓,所述滤液仓两侧设有过滤纸板,所述过滤纸板一侧设有清液仓,所述滤液仓与滑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滤液仓与进料管连通,所述清液仓与出料管连接,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两端均设有阀门,且均与进料管与出料管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料管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侧设有清洗水管,所述出料管设置于清洗水管底部一侧。

优选的,所述滤液仓外部设有滤框。

优选的,所述清液仓外部设有滤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纸板内部设有活性炭层。

优选的,所述阀门设置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将物料进口设置在上部,从而能有效利用过滤空间,提高过滤效果;通过设置过滤纸板,且内部设有活性炭层,防止滤布堆叠降低过滤效率,通过设置清洗水管有利于对装置进行系统的清洗,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所述阀门设置数量为4个,在使用时,会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某个阀门,有利于过滤和清洗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紧装置、2推板、3止推板、4滑动装置、5滤液仓、6清液仓、7过滤纸板、8出料管、9进料管、10阀门、11进料口、12清洗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三氯蔗糖生产用板式过滤机,包括压紧装置1、推板2与止推板3,所述压紧装置1与推板2固定连接,所述推板2与止推板3顶部贯穿设有进料管9,所述推板2与止推板3底部贯穿设有出料管8,所述进料管9顶部与出料管8底部设有滑动装置4,所述进料管9顶部与出料管8之间设有滤液仓5,所述滤液仓5两侧设有过滤纸板7,所述过滤纸板7一侧设有清液仓6,所述滤液仓5与滑动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滤液仓5与进料管9连通,所述清液仓6与出料管8连接,所述进料管9与出料管8两端均设有阀门10,且均与进料管9与出料管8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料管9一端设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口11一侧设有清洗水管12,所述出料管8设置于清洗水管12底部一侧。

所述滤液仓5外部设有滤框,所述清液仓6外部设有滤板,有利于压紧装置1开始工作时,滤框和滤板相互工作,对滤液仓5进行挤压,使清液通过清液仓6流出,所述过滤纸板7内部设有活性炭层,当滤液通过挤压从过滤纸板7流出时,设置活性炭层,有利于对滤液杂质进行进一步过滤,所述阀门10设置数量为4个,在使用时,会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某个阀门,有利于过滤和清洗的进行。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压紧装置1进行压紧,滤液通过进料口11进入滤液仓5,在压力泵的作用下,滤液通过滤液仓5向外部渗透,通过设置过滤纸板7,且内部设有活性炭层,当滤液通过挤压从过滤纸板7流出时,设置活性炭层,有利于对滤液杂质进行进一步过滤,滤液通过清液仓6流出,使用结束后,将清水通过清洗水管12输送到装置内部,然后从出料管8流出,有利于对装置进行系统的清洗,所述阀门10设置数量为4个,在使用时,会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某个阀门,有利于过滤和清洗的进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