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流式沉淀池离心刮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0820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流式沉淀池离心刮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流式沉淀池离心刮吸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污水的处理技术,如陶瓷行业深加工抛磨污水处理技术,主要采用单级平流式沉淀、多级平流式沉淀、竖流式沉淀和辐流式沉淀等几种沉淀技术,其中平流式沉淀系统和辐流式沉淀系统都需要用到刮吸泥机(刮吸泥机)。

现有的辐流式沉淀池系统一般只配备刮吸泥机,不配备吸泥泵;刮吸泥机一般向池中心污泥斗刮泥,再通过底部预埋管排泥。这种处理方式使污泥容易淤积板结和堵塞管道,需要停机清理;同时由于设计缺陷,使得清理难度大,一般必须排清池体中的水才可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流式沉淀池离心刮吸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辐流式沉淀池离心刮吸泥装置,包括辐流式沉淀池,所述辐流式沉淀池设有刮吸泥机和排泥泵;所述辐流式沉淀池的底部墙体周边设有环形收集槽,其顶部的周边外侧设有污泥接槽;所述刮吸泥机的底部连接有离心刮泥板;所述排泥泵的入口端对应所述环形收集槽,并通过排泥管路将泥浆导至污泥接槽。

进一步,所述辐流式沉淀池的底部自中心部向周边的环形收集槽倾斜向下。

进一步,所述排泥泵悬挂在所述刮吸泥机的边缘并位于所述环形收集槽上方,或固定在所述刮吸泥机之顶部主梁及平台上。

进一步,所述离心刮泥板以辐流式沉淀池圆心为中心旋转时,带动池底的污泥做离心运动,将污泥刮至池体周边的环形收集槽。

进一步,所述排泥管路的排泥口处设有污泥接槽刮泥板。

进一步,所述刮吸泥机为中心传动式刮吸泥机。

进一步,所述刮吸泥机为周边传动式刮吸泥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有效解决传统辐流式沉淀池的污泥板结和管道堵塞现象,而且管道铺设和维护难度较小、便于清理和维护。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连续化作业,而且沉淀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辐流式沉淀池;11—导流筒;12—环形收集槽;13—污泥接槽;2—周边传动式刮吸泥机;21—顶部主梁及平台;22—传动轴;23—驱动装置;24—离心刮泥板;3—排泥泵;31—排泥管路;4—污泥接槽刮泥板。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辐流式沉淀池离心刮吸泥装置,主要由辐流式沉淀池1、周边传动式刮吸泥机2和排泥泵3组成。

所述的辐流式沉淀池1的中部上方设有导流筒11,其底部墙体周边设有环形收集槽12,其顶部的周边外侧设有污泥接槽13。此外,辐流式沉淀池1的底部自中心部向周边的环形收集槽倾斜向下。

所述的周边传动式刮吸泥机2主要由顶部主梁及平台21、传动轴22、驱动装置23和离心刮泥板24组成。传动轴22竖向安装在辐流式沉淀池的中部。顶部主梁及平台21的一端安装在传动轴22的上端部,另一端则安装在辐流式沉降池上部周边的轨道上。驱动装置23安装在顶部主梁及平台21的另一端,用以驱动顶部主梁及平台21绕传动轴作圆周运动。离心刮泥板3对应辐流式沉淀池的底部安装在刮吸泥机底部。

所述的排泥泵3排泥泵悬挂在所述刮吸泥机的边缘并位于环形收集槽12上方,其入口端对应环形收集槽,通过排泥管路31导泥浆至污泥接槽。排泥管31的排泥口处设有污泥接槽刮泥板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污水经辐流式沉淀池的导流筒呈辐射流向池体周边,随着辐向流速的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被分离而沉降于池体底部,清水通过池体周边的清水溢流槽溢流进入清水池。周边传动式刮吸泥机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沿轨道和传动轴作圆周回转运行,带动其下部近似对数螺旋线运行轨迹的离心刮泥板缓慢旋转,带动污泥作离心运动并将污泥刮集至环形收集槽中。环形收集槽中的污泥依靠排泥泵和离心刮泥板,同时随着刮吸泥机旋转时的刮吸作用提升至污泥接槽中。污泥接槽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接槽刮泥板被刮入槽底部管道,进而被输送到污泥储存罐中。

需要说明的是,若辐流式沉淀池的尺寸较小时,可取消上述的污泥接槽刮泥板。此外,可用中心传动式刮吸泥机代替上述的周边传动式刮吸泥机。还有,排泥泵可固定在所述刮吸泥机之顶部主梁及平台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