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V型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4342阅读:1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水V型滤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给水过滤装置的给水V型滤池。



背景技术:

V型滤池是滤池的一种形式,因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形而得名,也叫均粒滤料滤池(其滤料采用均质滤料,即均粒径滤料)、六阀滤池(各种管路上有六个主要阀门),它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法国Degremont公司引进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新扩建水厂中。

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没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被均质滤料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再经管廊中的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渠流入清水池。V型滤池的主要特点是:(1)V型槽底设有一排小孔,既可作过滤时进水用,冲洗时又可供横向扫洗布水用;(2)可用较粗滤料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反冲洗时,由于“均质滤料”,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提高滤层含污能力;(3)气水反冲洗再加始终存在的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冲洗水量大大减少。

目前,现有运行中的V型滤池由于设计、施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导致实际运行中的V型滤池的反洗效能相对较低,主要差异表现在:

由于施工精度的限制,滤池中间排水槽顶端排水堰标高无法保持一致,排水堰标高差异几毫米至十几毫米。由于施工精度的限制带来的排水堰标高之间的差异,导致排水槽两侧的反洗强度不一,排水堰较高的一侧其反洗强度相对较小,长期运行将会导致该侧截污量更大,滤池两侧负荷不一,整体处理效能降低;

当V型槽扫洗水布水孔低于用水单独冲洗时池内水面时,实际运行中发现,表面扫洗效果不佳,仍有漂浮物漂浮于水面上方,而最佳的表扫水布水孔位置是单独水冲反洗时,表扫水布水孔处于半淹没的状态。其次,由于扫洗水布水孔低于用水单独冲洗时池内水面,反洗完成后,滤料层表面不水平,形成了一个由排水槽到V型滤池外壁高程逐渐降低的一个滤料层表面。再次,实际运行中的用水单独冲洗时池内水面高程由于滤料、反洗设备的寿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设计单独水冲时水面高程之间随运行年数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亦会导致表面扫洗效果逐渐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水V型滤池,能解决由于设计、施工与实际运行之间的差异及表扫孔不处于半淹没状态导致的滤池反洗效能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给水V型滤池,包括:排水槽和V型槽的表扫水布水孔,所述排水槽顶端设有能调整高度的调节式排水堰;

所述V型槽的表扫水布水孔的中心标高与单独水冲水面高程相同。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给水V型滤池,通过在排水槽顶端设有能调整高度的两块调节式排水堰板,可以将两条排水堰高程调整成误差范围在±2mm内,避免了一侧反洗强度大,一侧反洗强度小而导致的反洗效果不一的现象;并通过设置V型槽的表扫水布水孔的中心标高与单独水冲水面高程相同,能使表扫水布水孔处于半淹没状态,使滤池表面达到最佳的扫洗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V型滤池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给水V型滤池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给水V型滤池的1-1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给水V型滤池的2-2处剖面图;

图中各标号为:20-进水总管、21-进水总渠、22-过水孔、23-过水孔、24-过水堰板、25-进水阀、31-V型槽、32-V型槽的表扫水布水孔、33-V型槽堰顶、34-滤料、35-滤池底部、37-气水分配渠道、41-水封井、42-出水堰、43-清水总渠、51-排水槽、52-调节式排水堰、53-排水孔、54-配气小孔、55-配水孔、56-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作为给水过滤装置的给水V型滤池,包括:排水槽和V型槽的表扫水布水孔,所述排水槽顶端设有能调整高度的调节式排水堰;

所述V型槽的表扫水布水孔的中心标高与单独水冲水面高程相同。

上述给水V型滤池中,调节式排水堰由相对设置在所述排水槽顶端内的两块可调式排水堰板组成,两块可调式排水堰板的高度调整范围均为±1mm~±50mm,调节完毕后两块可调式排水堰板之间的高度差误差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给水V型滤池,采用调节式排水堰,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调整排水堰高程,从而解决由于设计、施工与实际运行之间的差异及表扫孔不处于半淹没状态导致的滤池反洗效能降低的问题。

具体地,在设计阶段,确定V型槽的表扫水布水孔中心标高时,设计成与单独水冲反洗水面标高相同。

具体地,中间排水槽顶端排水堰采用调节式排水堰,可调范围±1mm~±50mm,以便将两条排水堰高程调整成误差范围在±2mm内。

具体地,实际运行时,单独水冲反洗池内水面标高与表扫水布水孔中心标高不同时,调整排水堰,以使单独水冲反洗池内水面标高与表扫水布水孔中心标高相同(误差范围±10mm内),同时应保证调节完毕后两条排水堰之间的标高误差范围在±2mm内。

本实用新型滤池,由于采用了调节式排水堰,中间排水槽顶端的两条排水堰的高程误差范围可控制在±2mm内,反冲洗时,两侧反冲洗水排水强度相当、反洗强度相当、反洗效果相当,滤池整体反洗效果更好,避免了一侧反洗强度大,一侧反洗强度小而导致的反洗效果不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滤池,在设计阶段,将表扫水布水孔中心标高与单独水冲水面高程设计成相同,而不再是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上建议的V型槽扫洗水布水孔低于用水单独冲洗时池内水面50-150mm,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表扫水布水孔处于半淹没状态时,滤池表面扫洗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滤池,在施工完成进入调试阶段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式排水堰减少单独水冲水面标高与表扫水布水孔中心标高的高差,将其控制在误差许可范围之内,让表扫孔处于半淹没状态,继而表面扫洗达到最佳状态。

本实用新型滤池,在实际运行阶段,随着滤料、设备的损耗,滤池的单独水冲水面标高会逐渐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式排水堰减少单独水冲水面标高与表扫水布水孔中心标高的高差,将其控制在误差许可范围之内,让表扫孔处于半淹没状态,继而表面扫洗达到最佳状态。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由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给水V型滤池的改进部分包括调节式排水堰板52、V型槽的表扫水布水孔32。

滤池运行过程分为过滤周期及反冲洗周期两部分,互相交替进行。

过滤过滤:待滤水经总进水管20进入进水总渠21,经进水阀25和过水孔22并翻过过水堰板24流至V型槽31,分别经槽底均布表扫洗孔32和V型槽堰顶33进入滤池,待滤水进入滤池主体滤料34部分,经过滤料34的过滤,待滤水变成滤后水进入滤池底部35,由配水孔55汇入气水分配渠道37,再经过管廊中的水封井41、出水堰42、清水总渠43,继而离开滤池进入清水池。

反冲洗过程:关闭进水阀25,进水阀旁的过水孔23依然处于常开状态,通过V型槽31底部的表面扫洗孔32,形成表面扫洗。然后开启排水阀56将池面水从排水槽51中排出直至滤池水面与排水槽槽顶相平。开始进行反洗操作,采用“气冲-气水共冲-水冲”三步:

气冲:打开进气阀,开启供气设备,空气经气水分配总渠37的上部配气小孔54均匀进入滤池滤板底部35,由长柄滤头喷入滤料层34,将滤料表面杂质擦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再由表面扫洗水冲入排水槽51。

气水共冲:在气冲的同时启动冲洗水泵,打开冲洗水阀门,反冲洗水也进入气水主分配渠37,经下部配水孔55流入滤池底部配水区35,同反洗空气同时经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滤料得到进一步冲洗,表面扫洗依然继续进行。

水冲:停止气冲,单独水冲,表面扫洗依然进行,最后水中、滤层中的杂质与反洗水一同翻过调节式排水堰52进入排水槽51,待滤料下沉后打开排水阀56将上部反洗水排走。

如图3所示,在设计阶段,将表扫水布水孔32中心标高设计成与单独水冲反洗水面标高相同。在施工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将调节式排水堰52安装在排水槽51内侧,暂不做细致调整,进入调试阶段后,根据单独水冲水面液位上下调整调节式排水堰52的标高,使单独水冲水面液位与V型槽底端的表扫水布水孔32中心标高相同,若表扫水布水孔完全露出水面,可稍调高调节式排水堰52高程,若表扫水布水孔完全被淹没,可稍调低调节式排水堰52高程。随着滤池的使用,滤料及反洗设备会逐渐发生变化,如滤料34被磨损,单独水冲时液面标高与设计单独水冲时液面标高可能不同,此时,可调整调节式排水堰52的高程,使单独水冲水面液位与V型槽底端的表扫水布水孔32中心标高在许可误差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