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透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015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透水槽。

(二)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高效、经济地处理污水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对于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常规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沉淀、气浮、过滤、膜处理等技术,沉淀法存在污水处理时间长、沉淀池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而气浮、过滤、膜处理等方法存在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透水材料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应用。中国专利(CN204940474U)公开了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该装置是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包括透水盖和透水管,透水管为一个上窄下宽的喇叭状透水管,透水管的上端连接透水盖。该装置可以减少路面积水,促进雨水回流到地下,达到充分回收雨水的效果。但该装置只能用于雨水简单回收,不具有污水和污染物分离的作用。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污水中悬浮物的透水槽,其特征是:透水槽为内槽和外槽双层结构,外槽槽壁水不能透过,内槽槽壁上有大小不等的微孔,为能透水的槽壁;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内槽,采用搅拌器均匀搅拌,水从内槽槽壁的微孔流出,进入外槽,通过外槽的出水口排出,而悬浮物被截留在内槽中,从而实现污水中悬浮物和水的分离。透水槽的内槽和外槽表面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正方形、长方形结构中的任何一种。外槽槽壁可以采用钢板、工程塑料、钢筋混凝土中的任何一种材料制成。内槽可以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透水砖砌成,内槽槽壁透水率在0.5-10mm/s之间,以达到悬浮物和水分离效果。透水槽内槽下部为锥体结构,底部设有排泥口,内槽截留的污泥每隔1-3天从内槽底部排泥口排出;透水槽每运行10-20天,需要清除内槽表面上的悬浮物,防止表面上微孔被堵塞。

与现有污水处理装置相比,本专利产品可以用于污水和悬浮物的分离,装置简单,使用方便,且运行成本较低,可以用于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透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进水管,2:内槽,3:外槽,4:出水口,5:排泥口,6:搅拌器。

(五)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专利的的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透水槽为内槽2和外槽3双层结构,透水槽的内槽2和外槽3表面形状均为长方形结构,外槽3槽壁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内槽2槽壁采用透水砖砌成,内槽槽壁透水率在0.5-6mm/s之间。污水通过管道1进入内槽2,采用搅拌器6均匀搅拌,水从内槽2槽壁的微孔流出,进入外槽3,通过外槽的出水口4排出,而悬浮颗粒被截留在内槽中,从而实现污水中悬浮物和水的分离。透水槽内槽下部为锥体结构,底部设有排泥口,内槽2截留的污泥每隔1天从内槽2底部排泥口5排出一次;透水槽运行10天后,需要清除内槽2表面上的悬浮物,防止内槽2表面微孔被堵塞。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透水槽为内槽2和外槽3双层结构,透水槽的内槽2和外槽3表面形状均为正方形结构,外槽槽壁采用钢板制成,内槽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制成,内槽2槽壁透水率在1-10mm/s之间。污水通过管道1进入内槽2,采用搅拌器6均匀搅拌,水从内槽2槽壁的微孔流出,进入外槽3,通过外槽的出水口4排出,而悬浮颗粒被截留在内槽中,从而实现污水中悬浮物和水的分离。透水槽内槽下部为锥体结构,底部设有排泥口,内槽2截留的污泥每隔2天从内槽2底部排泥口5排出一次;透水槽运行18天后,需要清除内槽2表面上的悬浮物,防止内槽2表面微孔被堵塞。

实施例三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透水槽为内槽2和外槽3双层结构,透水槽的内槽2和外槽3表面形状均为圆形结构,外槽槽壁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内槽采用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制成,透水率在1-10mm/s之间。污水通过管道1进入内槽2,采用搅拌器6均匀搅拌,水从内槽2的微孔流出,进入外槽3,通过外槽的出水口4排出,而悬浮颗粒被截留在内槽中,从而实现污水中悬浮物和水的分离。透水槽内槽下部为圆锥体结构,底部设有排泥口,内槽2截留的污泥每隔3天从内槽2底部排泥口5排出一次;透水槽运行20天后,需要清除内槽2表面微孔上的悬浮物,防止内槽2表面微孔被堵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