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开关加工的合成材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219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加工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开关加工的合成材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通断的控制装置,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操作只需通过开关按钮就可以实现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就因为自动化的提高,常常一个控制面板设置了很多的开关按钮,从而容易导致开关的各项性能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提高,尤其是一些智能开关,更需要对开关面板的材料进行改进,以适用于各项智能化的要求,为了能够在开关制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性能方面的提升,在对各项合成材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时候,避免使用金属硬物对原料进行混合,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原料的品质进行破坏,为了避免破坏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本专利提供一种合成材料的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能够在对原料进行搅拌的时候还能通过搅拌装置进行辅助剂的添加。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方便,可以避免对混合原料造成物理性伤害,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还能根据需要进行辅助料的渗透添加,有效提高搅拌效果和质量的一种用于开关加工的合成材料搅拌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开关加工的合成材料搅拌装置,包括横梁、挂杆、搅拌棒,所述横梁水平设置,在横梁上垂直均匀安装有挂杆,所述挂杆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套装在挂杆末端,搅拌棒呈同心环状结构,所述搅拌棒设置有内外两层,内部一层为灌装层、外部一层为渗透层,所述灌装层内部为空心的腔体,在灌装层内部充填有辅助液,所述灌装层与渗透层之间设置有微孔,所述渗透层为海绵状结构,灌装层内的辅助液通过渗透层进行渗透,在搅拌的时候与原料一起混合;进一步技术,所述灌装层内的辅助液充填量为灌装层容量的1/3,这样能避免在实施搅拌的时候辅助液流出;进一步技术,所述挂杆与横梁之间焊接在一起,焊接能增加挂杆的稳定性;进一步技术,所述搅拌棒的长度为挂杆长度的1/2;进一步技术,所述搅拌棒套装在挂杆上,并与挂杆之间紧密贴合,增加了挂杆与搅拌棒之间的稳定性;进一步技术,所述微孔均匀排列设置在灌装层与渗透层之间的层壁上,这样能够使灌装层内的辅助液更好的渗透到搅拌棒内部;更进一步技术,上述搅拌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横梁安装在搅拌机的搅拌杆上,在一根搅拌杆上安装两根横梁,并且两根横梁相互对称,在搅拌的时候能够相互协调,使得搅拌的更加均匀;在搅拌杆与横梁之间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能够保证两根横梁相互固定,不会发生偏斜;搅拌的时候将安装好的搅拌棒和横梁进行固定和安装,并启动搅拌机,旋转搅拌的时候搅拌棒内的辅助液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搅拌棒往外渗透与合成材料进行混合,对合成材料起到提高品质和促进搅拌的作用,从而增加搅拌的效率。在上述设备中使用的辅助液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双氧水80-100份、萤石粉1-1.5份、协效剂1-2份、成核剂1.5-3份、润滑剂0.2-1份、抗氧剂0.1-0.5份、引发剂1-2份、石墨润滑剂0.2-0.4份、丙纶5-10份、二甲聚硅氧烷0.5-1份、炉甘石洗剂5-8份、水合硅酸1.5-3份、增刚剂1-2份、滑石粉0.5-1份、表面活性剂0.5-1份、枸橼酸铋钾片3-5份;所述的引发剂选用四乙基全氟辛基磺酸基胺引发剂。所述的成核剂为聚羧酸盐黏固粉成核剂。成核剂是促进聚合物结晶并改善其晶粒结构的新功能助剂,可使聚合物异相成核,改进材料的刚度、耐磨性和加工性能,提高其结晶度和结晶速率,降低其晶粒尺寸,减小晶体缺陷,使结晶更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共混物的刚性、耐磨性和耐电性能,改善熔体流动性,易于挤出、注塑成型加工。所述的协效剂选用活性陶土。所述的石墨润滑剂由石墨微粉、甲基纤维素、亚甲基双钠磺酸钠、硅酸钠、及表面活性剂组合,其中,所述的石墨微粉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60-85%之间、所述的甲基纤维素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1-1.5%之间、所述的亚甲基双钠磺酸钠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4-10%之间、所述的硅酸钠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9-30%之间、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0.2-1.5之间。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对照,提高了润滑剂的高温润滑特性,具有改善介质的润湿、扩散、乳化性能。所述枸橼酸铋钾片使用前经过预处理,其处理方法为:先将10-15重量份的枸橼酸铋钾片加入等重量水中,分散均匀后静置30min,再加入2-3重量份的水解聚丙烯酰胺和0.5-1份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后利用等离子表面处理机处理15s,然后加入0.5-1重量份的二茂铁甲醛和0.5-1重量份的玻纤粉,再次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反应器处理3min,所得混合物送入冷冻干燥机,经充分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即可。枸橼酸铋钾片经过预处理,可以提高各种物料之间的融合性,增加物料之间的团聚性,提高制品的耐磨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辅助液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将双氧水和炉甘石洗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机温度设置为85℃~95℃,混合25~40分钟,使两种料充分混合,制成混合液;(2)将混合液送入离心搅拌机中进行离心搅拌,搅拌2-3小时后入铁锅中至温度升至80-85℃后恒温保持1-2小时;(3)然后将萤石粉、协效剂、成核剂、润滑剂、抗氧剂、引发剂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采用匀速搅拌的方式,搅拌速度设定为:600转/分钟;(4)然后将搅拌料倒出,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密炼机温度设定为80-90℃,密炼50-70分钟后停止,并与石墨润滑剂、丙纶、二甲聚硅氧烷、水合硅酸、增刚剂、滑石粉、表面活性剂、枸橼酸铋钾片混合均匀;(5)将混合后的物料入混合机中,混合机温度设置为110℃,在混合机中混合5-10分钟后制成辅助液;(6)将辅助液入冷藏室内冷藏30-40分钟后即可使用,冷藏时的冷藏温度设置为1-8℃;上述辅助液对合成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并与合成材料进行混合,混合后能够促进合成材料的耐磨性能和耐电性能,更加的提升了合成材料的整体性能,对生产出来的开关具有提高品质和质量的作用;在采用本专利提供的搅拌设备和辅助料对合成材料进行搅拌处理之后,对采用该合成材料制成的开关进行以下性能测试,测试时分组进行对比测试,分别选取经过本专利搅拌的材料制成的开关(a)组和没有进过本法搅拌的材料制成的开关(b)组,每组开关数选取十个,并将测试结果统计如下(取范围值):测试项目测试方法a组b组摩擦系数gb/t10006-19880.17-0.200.1-0.12磨痕宽度gb/t25262-20102.5-3.1mm3.0-4.2mm弯曲强度(mpa)gb/t9341-200889-9278-85弯曲模量(mpa)gb/t9341-20083400-35003000-3100阻燃性ul94v-0v-1通过上述测试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本法所制备的辅助液能够对合成材料进行性能上的提升,对合成材料的摩擦能力、弯曲能力、以及阻燃性能都有一个显著的提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方便,可以避免对混合原料造成物理性伤害,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还能根据需要进行辅助料的渗透添加,有效提高搅拌效果和质量,利用辅助液的使用可以对合成材料进行性能上的提升,对合成材料的摩擦能力、弯曲能力、以及阻燃性能都有一个显著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搅拌棒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1-横梁;2-挂杆;3-搅拌棒;31-渗透层;32-灌装层;4-搅拌杆;5-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开关加工的合成材料搅拌装置,包括横梁1、挂杆2、搅拌棒3,横梁1水平设置,在横梁1上垂直均匀安装有挂杆2,挂杆2的底端安装有搅拌棒3,搅拌棒3套装在挂杆2末端,搅拌棒3呈同心环状结构,搅拌棒3设置有内外两层,内部一层为灌装层32、外部一层为渗透层31,灌装层32内部为空心的腔体,在灌装层32内部充填有辅助液,灌装层32与渗透层31之间设置有微孔,渗透层31为海绵状结构,灌装层32内的辅助液通过渗透层31进行渗透,在搅拌的时候与原料一起混合;灌装层32内的辅助液充填量为灌装层32容量的1/3,这样能避免在实施搅拌的时候辅助液流出;挂杆2与横梁1之间焊接在一起,焊接能增加挂杆2的稳定性;搅拌棒3的长度为挂杆2长度的1/2;搅拌棒3套装在挂杆2上,并与挂杆2之间紧密贴合,增加了挂杆2与搅拌棒3之间的稳定性;微孔均匀排列设置在灌装层32与渗透层31之间的层壁上,这样能够使灌装层32内的辅助液更好的渗透到搅拌棒内部。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更进一步技术,搅拌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横梁1安装在搅拌机的搅拌杆4上,在一根搅拌杆4上安装两根横梁1,并且两根横梁1相互对称,在搅拌的时候能够相互协调,使得搅拌的更加均匀;在搅拌杆4与横梁1之间安装有锁紧螺母5,锁紧螺母5能够保证两根横梁1相互固定,不会发生偏斜;搅拌的时候将安装好的搅拌棒3和横梁1进行固定和安装,并启动搅拌机,旋转搅拌的时候搅拌棒3内的辅助液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搅拌棒3往外渗透与合成材料进行混合,对合成材料起到提高品质和促进搅拌的作用,从而增加搅拌的效率。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设备中使用的辅助液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双氧水80-100份、萤石粉1-1.5份、协效剂1-2份、成核剂1.5-3份、润滑剂0.2-1份、抗氧剂0.1-0.5份、引发剂1-2份、石墨润滑剂0.2-0.4份、丙纶5-10份、二甲聚硅氧烷0.5-1份、炉甘石洗剂5-8份、水合硅酸1.5-3份、增刚剂1-2份、滑石粉0.5-1份、表面活性剂0.5-1份、枸橼酸铋钾片3-5份;其中的引发剂选用四乙基全氟辛基磺酸基胺引发剂。其中的成核剂为聚羧酸盐黏固粉成核剂。成核剂是促进聚合物结晶并改善其晶粒结构的新功能助剂,可使聚合物异相成核,改进材料的刚度、耐磨性和加工性能,提高其结晶度和结晶速率,降低其晶粒尺寸,减小晶体缺陷,使结晶更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共混物的刚性、耐磨性和耐电性能,改善熔体流动性,易于挤出、注塑成型加工。其中的协效剂选用活性陶土。其中的石墨润滑剂由石墨微粉、甲基纤维素、亚甲基双钠磺酸钠、硅酸钠、及表面活性剂组合,其中,所述的石墨微粉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60-85%之间、所述的甲基纤维素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1-1.5%之间、所述的亚甲基双钠磺酸钠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4-10%之间、所述的硅酸钠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9-30%之间、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占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百分比在0.2-1.5之间。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对照,提高了润滑剂的高温润滑特性,具有改善介质的润湿、扩散、乳化性能。实施例4实施例3中对辅助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将双氧水和炉甘石洗剂加入到混合机中,混合机温度设置为85℃~95℃,混合25~40分钟,使两种料充分混合,制成混合液;(2)将混合液送入离心搅拌机中进行离心搅拌,搅拌2-3小时后入铁锅中至温度升至80-85℃后恒温保持1-2小时;(3)然后将萤石粉、协效剂、成核剂、润滑剂、抗氧剂、引发剂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采用匀速搅拌的方式,搅拌速度设定为:600转/分钟;(4)然后将搅拌料倒出,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密炼机温度设定为80-90℃,密炼50-70分钟后停止,并与石墨润滑剂、丙纶、二甲聚硅氧烷、水合硅酸、增刚剂、滑石粉、表面活性剂、枸橼酸铋钾片混合均匀;(5)将混合后的物料入混合机中,混合机温度设置为110℃,在混合机中混合5-10分钟后制成辅助液;(6)将辅助液入冷藏室内冷藏30-40分钟后即可使用,冷藏时的冷藏温度设置为1-8℃;利用实施例1-2的设备并结合实施例3-4中制备的辅助料对合成材料进行搅拌处理之后,对采用该合成材料制成的开关进行以下性能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统计如下:通过上述测试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本法所制备的辅助液能够对合成材料进行性能上的提升,对合成材料的摩擦能力、弯曲能力、以及阻燃性能都有一个显著的提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