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298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



背景技术:

根据药品组成的不同,药局一般会将各种原料药物混合成一定配比成分的药物,在配药的时候,需要将不同的原料液体药物或者粉末类药物和液体药物混合成为满足一定需求的成品药物,混合之后要进行震荡来达到粉末药物的溶解或者不同液体药物之间充分混合的目的。当遇到一些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在进行人工混合震荡过程中,药物会洒出来,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者对工作台造成腐蚀。一般的配药箱只能简单处理药物的混合,不能在处理之后将药物输出装瓶,并自动清洗器材。造成长时间不清洗会清洗不掉或者人工清洗时,残余药物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可以在药箱内自动进行药物的充分混合和之后的器材清洗工作,有效的防止了人工配药和人工清洗器材时药物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包括箱体和箱盖,还包括配药组件、收集组件和加水组件,所述配药组件和收集组件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加水组件通过所述箱盖伸入所述箱体内;

所述配药组件包括药瓶托杆、气缸、若干第一电机、搅拌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两个绕线轮和若干配药瓶,所述药瓶拖杆的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上,所述配药瓶依次安装在药瓶拖杆上,所述药瓶拖杆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绕线轮,所述药瓶拖杆穿过所述绕线轮的中心圆孔并和所述绕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上绕有线绳,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上,所述第一横杆的底面上朝下安装推动方向也朝下的气缸,所述气缸上安装有水平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底面上依次安装若干第一电机,所述搅拌杆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气缸推动所述第二横杆向下,所述第二横杆带动安装有搅拌杆的第一电机向下运动,将所述搅拌杆伸进所述配药瓶内,所述搅拌杆受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而转动搅拌配药瓶中的药,两个所述绕线轮上分别缠绕有所述线绳,其伸出绕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当所述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横杆上升时,所述搅拌杆升高与所述配药瓶分离,所述线绳被拉动并带动所述绕线轮转动,所述绕线轮带动所述药瓶拖杆转动,所述药瓶拖杆转动带动所述配药瓶的瓶口翻转向下倾斜,将配药瓶内的液体倒出,当所述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横杆下降时,所述线绳由紧绷状态变为放松状态,瓶口倾斜向下的所述配药瓶向下转动复位,此时所述搅拌杆的下端接近水平的所述配药瓶瓶口位置,所述线绳绕回到所述绕线轮上;

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托盘、药瓶架、收药瓶和水槽,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托盘的底面中心,所述药瓶架和所述水槽均安装在所述托盘的边缘,所述收药瓶放置在所述药瓶架上,所述第二电机工作时驱动托盘旋转调整收药瓶或水槽到达配药瓶的下方,所述水槽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箱体侧壁下部设置有圆孔,所述排水管穿过圆孔伸到外部水槽内;

所述加水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箱盖上的电磁阀和加水管,所述第一横杆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通孔向下延伸分为若干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配药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出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箱盖和所述电磁阀连通,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加水管相连通,所述加水管连接至外部水管。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收集组件还包括第三横杆和若干漏斗,若干所述漏斗依次排列在若干所述配药瓶的下方,所述漏斗的壳体外部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横杆上,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漏斗上端开口处用于接住所述配药瓶倒出的液体,所述漏斗下端和所述收药瓶或者所述水槽相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配药瓶的瓶口下方设置有瓶颈,所述药瓶拖杆卡在所述瓶颈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药瓶托杆包括主杆和副杆,所述主杆上依次排列有卡环,所述主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所述副杆上依次设置有和卡环成镜像对称的副环,所述卡环和副环均为210度的圆环形且富有弹性,所述瓶颈卡进卡环内,所述副环和所述卡环相对称的卡到瓶颈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副杆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卡勾,所述uk阿狗包括拉带和勾体,所述拉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副杆的两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勾体,当副环可在瓶颈上时,两个所述卡勾用于卡在所述主杆的杆柄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药瓶拖杆带动所述配药瓶转动的角度不小于120度且不大于180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另一端设置有和搅拌杆的杆部垂直的梳齿。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药瓶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药瓶架的上部框架框架上部的4条边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条形滑槽,相对的两个条形滑槽内可滑动的卡接有若干滑竿,纵横排列的若干滑竿形成大小可调的槽位,收药瓶卡在所述槽位内。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拉绳挂钩,所述拉绳挂钩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绕线轮的上方,所述线绳穿过拉绳挂钩后和第二横杆的端部连接,所述拉绳挂钩不高于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线绳穿过所述拉绳挂钩时和所述绕线轮保持竖直状态。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通过在箱内设置配药组件配药,配药组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拌杆搅拌配药瓶内的药物之后,再通过气缸升降来拉动拉绳,拉绳再拉动绕线轮来带动箱体内壁上的药瓶拖杆转动来带动配药瓶转动,使其瓶口朝下倾倒将配好的药物倒出至收药瓶中收集起来。还可以通过箱体和箱盖上设置的加水组件向配药瓶中加水,再通过气缸和第一电机带动来清洗配药瓶,最后将配药瓶中的水倒入水槽中。其中,水槽和收药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托盘转动来实现和配药瓶位置关系的配合,达到收集药物和收集污水的过程。本发明的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可以在箱体内完成药物的混合处理和配药之后药物的输出与器件的清洗工作,有效的防止了手动配药时,药物溅出和手动清洗时残余药物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的箱内总体设备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的药瓶托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的药瓶架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的立体图。

图中:1、箱体外壳;11、箱体;111、通孔;12、箱盖;2、配药组件;21、配药瓶;211、瓶颈;22、药瓶托杆;221、主杆;2211、卡环;222、副杆;2221、副环;2222、卡勾;22221、拉带;22222、勾体;23、气缸;24、第一电机;25、搅拌杆;26、第二横杆;27、第一横杆;271、通孔;28、绕线轮;281、线绳;29、拉绳挂钩;3、收集组件;31、第二电机;32、托盘;33、药瓶架;331、滑槽;332、滑竿;333、槽位;34、收药瓶;35、水槽;351、排水管;36、漏斗;37、第三横杆;4、加水组件;41、出水管;411、出水口;42、电磁阀;43、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4,一种药局用多功能配药箱,包括箱体外壳1,为了防止配药时人工震荡造成药物的飞溅而伤害皮肤,所以将配药组件2设置在箱体内工作。箱体外壳1包括箱体11和箱盖12,箱盖12可以密闭的盖到箱体12上,即防止液体飞溅出来,也可以防止噪音污染。箱体11内部设置有配药组件2、收集组件3以及设置在箱体11内和箱盖12上的加水组件4。

其中,配药组件2包括药瓶托杆22、气缸23、若干第一电机24、搅拌杆25、第一横杆27、第二横杆26、两个绕线轮28和若干配药瓶21,药瓶拖杆22的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箱体11内壁上,箱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凹槽,药瓶拖杆22的两端卡在凹槽内并可以转动。配药瓶21依次安装在药瓶拖杆22上,当药瓶拖杆22转动时,配药瓶21也被带动转动,转动的目的是为了在后面将配药瓶21中的药物倒出来。药瓶拖杆2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绕线轮28,绕线轮28中心有圆孔,药瓶拖杆22穿过绕线轮28的中心圆孔并和绕线轮28固定连接,当绕线轮28转动时,可以带动药瓶拖杆22转动,从而带动配药瓶21转动。绕线轮28上绕有线绳281,线绳28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轮28上,另一端伸出绕线轮281和第二横杆26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横杆27的两端固定安装在箱体11内壁上,第一横杆27的底面上朝下安装有推动方向也朝下的气缸23,气缸23的推杆上安装有水平的第二横杆26,第二横杆26的底面上依次安装有若干第一电机24,搅拌杆25安装在第一电机24的转轴上,并受第一电机24的驱动而转动。气缸23推动第二横杆26向下,第二横杆26带动安装有搅拌杆25的第一电机24向下运动,将搅拌杆25伸进配药瓶21内,搅拌杆25受第一电机24驱动而转动搅拌配药瓶21中的药。气缸23上安装有磁性开关,并配合plc控制,可以实现气缸23在推动过程中的停顿,或者继续向前推动。本实施例的气缸23可以通过电磁开关实现将搅拌杆25停止在配药瓶21内或者使搅拌杆25的底端刚好露出配药瓶21或者使搅拌杆25的底端停止在配药瓶21的瓶口之上的位置上。两条线绳281分别缠绕在绕线轮28上,当拉动线绳281,绕线轮28被带动而转动。线绳281伸出绕线轮2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杆26的两端,当气缸23带动第二横杆26上升时,当搅拌杆25升高,其底部露出配药瓶21时,线绳281开始拉动绕线轮28转动并带动药瓶拖杆22上的配药瓶21转动,使其瓶口朝下转动,将内部液体倒出。当气缸23带动第二横杆26下降时,线绳281由紧绷状态变为放松状态,此时瓶口倾斜向下的配药瓶21由于底部斜向上,口部固定在药瓶拖杆22上,由于重力原因,配药瓶21的底部开始向下转动而是配药瓶21复位。当配药瓶21复位时,搅拌杆25下降到其下端接近水平的配药瓶21瓶口位置,这时气缸23停止下降。当需要搅拌时,气缸23继续下降带动搅拌杆25下降伸入到配药瓶21内部。需要倾倒液体时,气缸23上升,上升的过程一次上升到最高位置,使配药瓶21瓶口向下倾倒。每次当配药瓶21的瓶底向下转动复位时,线绳281随着转动的绕线轮28绕回到绕线轮28上。

收集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1、托盘32、药瓶架33、收药瓶34和水槽35,第二电机31安装在托盘32的底面中心,第二电机31可以带动托盘32转动。药瓶架33和水槽35均安装在托盘32的边缘,托盘32可以是圆形或者长方形,因为只有两个组件,所以可以设置成长方形,将水槽35和药瓶架33各自设置在托盘32的两端。收药瓶34放置在药瓶架33上,收药瓶34是用于包装已经配置好的药物用的,收药瓶34的形状不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种形状的带有固定瓶口的瓶子或者杯子等,收集之后用于存放或者使用都可以。当配药时,第二电机31转动带动托盘32转动,将药瓶架33上的收药瓶34转动到配药瓶21的一边,收药瓶34收集配药瓶21倒出来的药物。当清洗时,加水组件4向配药瓶21中加水,第一电机24带动搅拌杆25转动在配药瓶21中搅拌清洗配药瓶21和搅拌杆25,之后倒出去。当倒出污水的时候,第二电机31转动带动托盘32转动,将水槽35转动到配药瓶21的一边,配药瓶21瓶口向下倾倒时,将其内的药物倒入收药瓶34或者将其内的污水倒入水槽35中,水槽35侧壁下部设置有排水管351,箱体11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圆孔111,排水管351穿过圆孔111伸到外部水槽内。这样可以完成药瓶的收集和清洗组件后污水的排出。

加水组件4包括设置在箱体11内的出水管41、设置在箱盖12上的电磁阀42和加水管43。在配药完成后,加水组件4用于自动向配药瓶21内加入自来水,以清洗配药组件2,并通过收集组件3将清洗后的污水收集起来并排出去。第一横杆27上还设置有通孔271,出水管41穿过通孔271向下延伸至配药瓶21的瓶口处时分为若干出水口411,每个出水口411位于每个配药瓶21的瓶口处。当出水口411出水时,水刚好加入配药瓶21内。出水管41在通孔271以下为硬质管道,在通孔271以上至电磁阀42的一端为软质的塑料管,并且这一段软质的塑料管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以保证当箱盖12打开时,出水管41可以伸长保持在箱体11内和箱盖12之间的连通状态。出水管41的上端穿过箱盖12和电磁阀42连通,可以将电磁阀42设置在箱盖12上。电磁阀42包括电磁线圈和铁棒以及弹簧,铁棒在电磁场作用下移动可以将电磁阀出水口的开关堵上或者松开来控制出水的状态。电磁阀42和加水管43相连通,加水管43连接至外部水管。配药时,需要手动将药物加入到配药瓶21内,再盖上箱盖12,将箱盖12上部的加水管43和外部自来水管连通,并保持自来水管的开通状态,打开配药箱的电源开关,配药箱就可以自动搅拌配药,并将药物倒入收药瓶34内,并且电磁阀42开始自动加水,第一电机带动搅拌杆25转动在配药瓶21内搅拌清洗配药瓶21,再将洗过的水倒入水槽35内。在加水重复清洗3到4次,已完成配药之后器件当清洗工作。有效的防止了在配药之后由于延误或者遗忘,残留的药物留下药痕,造成难以清洗的问题,也有效的防止了人工清洗器件时,残留的药物回伤害人的皮肤的问题。

参照图1,收集组件3还包括第三横杆37和若干漏斗36。每一个漏斗36设置在每一个配药瓶21的下方,并且漏斗的开口处足够大,漏斗可以用于使配药瓶21内的药物准确的倒入收药瓶34中,并且当配药瓶21瓶口处有残留的药物滴下来时,漏斗36可以将这些药物接住并输入到水槽35内,随清洗的水流排出去,有效的防止了残留的药物滴下来或者配药瓶21在被搅拌的时候有药物飞溅出来,而污染和腐蚀了箱体11的内部。漏斗36收口下端有一端延伸的管子,每个管子的外壳依次固定连接并排列在第三横杆37上,第三横杆37的两端固定在箱体11的内壁上,这样可以使得漏斗36的位置被固定,很好的配合配药瓶21倒药和倒水。当配药瓶21转动并将瓶口向下倾倒时,配药瓶21的瓶口对准漏斗36口,第二电机31转动带动收药瓶34转动到配药瓶21一边时,每个漏斗36底端正好对准每个收药瓶34的瓶口,这样药物就可以准确的流入收药瓶34内。当清洗器材的时候,第二电机31将水槽35转动到配药瓶21的一边时,漏斗36底部对准水槽35口。将污水准确的排入水槽35内,再从水槽35排出去。

参照图1,配药瓶21的瓶口下方设置有瓶颈211,瓶颈211的直径小于瓶口和瓶身的直径,药瓶拖杆22上的卡环2211和副环2221卡在瓶颈211上。这样可以保证配药瓶21卡在药瓶拖杆22上不松动,不滑动。

参照图2,药瓶托杆22包括主杆221和副杆222,主杆221的两端卡在箱体11的内壁上并可以转动。主杆221的两端安装有绕线轮28。主杆221的中部位置上依次排列有和配药瓶21相对应的卡环2211,卡环2211用于卡到配药瓶21的瓶颈211上,保证配药瓶21的稳定安装。副杆222比主干短,副杆222上依次设置有和卡环2211成镜像对称的副环2221,卡环2211和副环2221均为多半个环形且富有弹性,卡环2211和副环2221均为塑料制成,将瓶颈211对准卡环2211的开口处,向环内挤压,瓶颈211就可以将富有弹性的卡环2211掰开并滑入卡环2211内,同样副环2221也对称的卡如瓶颈211内。

参照图2,在副杆22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卡勾2222,卡勾2222通过一端塑料拉带22221连接一个环形的勾体22222,勾体22222受挤压可以卡进主杆221的杆子上面。此时,卡勾2222的拉带22221刚好拉直。这样可以保证主杆221和副杆222结合为一体。使得主杆221和副杆222在转动时不会松动分离。

进一步的,药瓶拖杆22带动配药瓶21转动的角度不小于120度而不大于180度。当药瓶拖杆22转动时,配药瓶21的瓶底被转动逐渐朝上,使得瓶口向下倾倒并倒出内部的液体,如果配药瓶21转动的角度超过了180度,这样配药瓶21的瓶底会转动的过高,而碰到搅拌杆25,并且线绳281将的长度将不好控制。所以为了很好的控制配药瓶21的转动并复位,可以设置线绳281可第二横杆26之间的距离,保证第二横杆26带动线绳281的一端上升或者下降时,可以使配药瓶21刚好转过一定的角度将药水倒出,所以设置配药瓶21的瓶底向上转动的角度不超过180度而不小于120度,使其刚好将内部的药物能够倒干净,并且当第二横杆26下降时,配药瓶21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朝上的瓶底向下转动并复位到水平状态。可以限定当配药瓶21复位后,搅拌杆25刚好下降到配药瓶21的瓶口上方比较接近瓶口的位置处。

参照图1,搅拌杆25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电机24的转轴上,可以随第一电机24一起转动来搅拌配药瓶21内部的药物。搅拌杆25的另一端设置有和搅拌杆25的轴垂直的梳齿。当搅拌杆25转动时,梳齿在配药瓶21内部以搅拌杆25的轴为圆心转动搅拌药物。

参照图3,药瓶架33为方形框架结构,这样可以配合配药瓶21和漏斗36的排列位置关系。药瓶架33的上部框架内壁上均设置有条形滑槽331,其四个边上都设置有条形滑槽331,并且相对的一组条形滑槽331和另一组条形滑槽331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可以保证横着和竖着的滑竿332不会相抵。相对的两个滑槽331内可滑动的卡接有若干滑竿332,纵横排列的若干滑竿332形成大小可调的槽位333,并且滑竿332和条形滑槽331之间保持紧密的滑动,收药瓶34可以稳定的卡在槽位333内。可以根据收药瓶34的大小来调整槽位333的位置,以配合配药瓶21和漏斗36的位置。设置药瓶架33可以保证收药瓶34不会在收集药物时发生倾倒,使药物留出造成浪费和污染箱体11内部的问题。

参照图1,箱体11的内壁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拉绳挂钩29,拉绳挂钩29为钩子状,拉绳挂钩29分别位于两个绕线轮28的上方,线绳281穿过拉绳挂钩29和第二横杆26的端部连接,拉绳挂钩29不高于第二横杆26,线绳281穿过拉绳挂钩29时和绕线轮28保持竖直状态。这样可以使绕线轮28在被拉绳281拉动时,受力方向为绕线轮28的切线,如果拉绳281在拉动时和绕线轮28不是切线的关系,就需要费很大的力才能拉动绕线轮28所以设置拉绳挂钩29来使得拉绳281和绕线轮28之间保持切线位置,使得绕线轮28的转动更省力。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