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快开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226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快开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快开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燃气过滤器在燃气输配系统中的作用是将燃气滤洁、净化,为燃气调压、计量等精密设备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

燃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粉尘等杂质,煤气管道经过多年运行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所以燃气中杂质夹杂铁锈等,这些杂质对管网的安全稳定供气影响极大,为保调压设备稳定供气,维修工人需频繁地打开过滤器清洗滤芯,传统的燃气过滤器基本上是法兰螺栓式过滤器,通常在封盖处设有六个或八个固定螺栓,要把每个固定螺栓拧开或拧紧才能打开或关闭过滤器,工作量很大,实际检修时长为二十分钟,而仅仅拆开过滤器的过程就需要十分钟以上,很大地影响了拆装效率,而且通常一个地区设有成千上万个过滤器,检修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同时法兰螺栓式过滤器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受密封性能和结构强度的限制,已不适用于压力较高、筒径较大的过滤器,不能适应燃气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另一种部分快开式天然气过滤器,能快速打开和关闭过滤器头部,在清洗或更换过滤器滤芯和其它组件时比法兰螺栓式过滤器更快捷、更轻松,适用于公称直径较大、压力较高或因燃气气质较差需经常清洗或更换滤芯的场合,但大部分快开式天然气过滤器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间隙不均匀、偏载和装拆时间长等问题。

现有的专利号为zl200720055996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过滤器,该专利的齿形法兰和密封盖之间相互啮合,所以在将密封盖从齿形法兰抽出时,除非用力角度控制得当,要不然它们之间仍会形成较大摩擦力,而且密闭盖与快开头高颈共同对o型密封圈形成压挤,使之变形,形成径向密封,这样一来,筒体内形成密封状态的同时径向向筒体的压力也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再加上齿形法兰和密封盖之间相互啮合,维修工人在拆装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难以将密闭盖取出,而且城市内煤气管道分布范围广,因此过滤器的布置量也大,如此费力的拆装势必会耗费大量人力,更有甚者,拆装不及时可能会延误整个区域的用户的用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提供一种更便于拆装的改进型快开式过滤器。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是这样加以解决的:一种改进型快开式过滤器,至少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顶部开口的封盖以及箍在封盖底部的密封圈,所述封盖上部周围设有第一凸缘,筒体顶部开口设有与第一凸缘相适配的第二凸缘,筒体在封盖底部周围设有限位结构,封盖底部配合限位结构压挤密封圈,使筒体密封。

本专利过滤器在安装时,封盖的第一凸缘通过第二凸缘形成的凹口往下安放在限位结构上,再进一步通过旋转封盖使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上下叠放,本专利通过封盖底部和限位结构相配合来压紧密封圈,使密封圈变形,填充封盖和限位结构间的缝隙,从而实现过滤器筒体的密封,由于密封圈箍在封盖的底部,在过滤器内充气时,产生的压力往上作用在密封圈和封盖上,一方面使密封圈挤压变形,实现自紧密封,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凸缘往上向第二凸缘压紧,增大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间的摩擦力,形成锁紧,此时封盖难以靠人力旋转取出,避免维修工人在燃气充气时拆开封盖,出现燃气泄漏事故,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相比于现有技术将密封圈设置在凹槽中,本专利过滤器将密封圈箍在封盖底部,在抽出封盖时,密封圈可以从封盖底部脱落,此时取出封盖不存在与限位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即不受摩擦力的阻碍,封盖可方便地从筒体取出,提高了拆装的便利性,使得检修时间总共只需要十分钟以内。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底部设有从上往下收缩的倾斜部,密封圈箍在倾斜部上,倾斜部与限位结构相配合,共同压挤密封圈。

倾斜部向下收缩的结构更便于密封圈通过往上安装箍在封盖底部,而且在过滤器使用充气时,由于倾斜的结构,使得密封圈可以受到径向向外的气压,有利于进一步密封筒体,而且气压将密封圈往上顶,能将密封圈撑得更开,密封性也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部的倾斜角度为0至30度,更优地,为1至10度。若倾斜部倾斜角度太大,其难以配合限位结构共同挤压密封圈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缘形成的凹口的宽度比第一凸缘的宽度大。

本专利在安装时,通过相适配的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形成的凹口,使得封盖能够从上往下安装在限位结构上,再旋转封盖,使得第一凸缘卡在第二凸缘的下方;拆装时,先旋转封盖,通过相适配的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形成的凹口,使得封盖能够从筒体顶部开口往上拉出;因为凹口宽度比第一凸缘宽度大,所以无论是安装和拆装,本专利的便捷性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凹口宽度比第一凸缘宽度至少大三分之一。凹口宽度比卡件宽度越大,拆装越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缘为环绕在筒体顶部开口的齿形结构,齿形结构的齿槽为凹口。

进一步地,所述齿形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轮齿。

两个以上的轮齿才有可能能使得第一凸缘与轮齿向上的作用力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齿形结构包括四个轮齿。

四个轮齿能更好兼顾美观和实用性,如果轮齿太多,凹口的宽度势必小,也即齿槽的宽度势必小,第一凸缘也更难以通过,如果轮齿的数量过少,不够美观,而且会导致轮齿宽度过长,拆装封盖时需要旋转的角度也大,拆装效率低。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包括进气管、出气管、排污管、滤芯以及滤芯支撑装置,进气管、出气管分别安装在筒体两侧,滤芯以及滤芯支撑装置安装在筒体内部,排污管安装在筒体底部。

进一步地,滤芯通过螺栓固定于滤芯支撑装置,滤芯与滤芯支撑装置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出气管在筒体内部的端部设有一端部与出气管连通的拐弯接头,拐弯接头的另一端部向上,滤芯支撑装置安装在拐弯接头向上的端部上。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在于:

(1)改进了密封圈密封的方式,本专利的密封圈箍在封盖底部,使得封盖更容易取出,加快拆装效率;

(2)封盖底部设有从上往下收缩的倾斜部,便于密封圈安装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密封效果;

(3)凹口的宽度比第一凸缘的宽度大,使得第一凸缘容易通过凹口,进一步降低了拆装难度。

附图说明

图1过滤器纵向剖面图。

图2过滤器横向剖面图。

图3过滤器另一种状态的横向剖面图。

图4a手柄支座剖面图

图4b手柄支座主视图

图4c手柄支座俯视图

图5a手柄俯视图

图5b手柄主视图

图6锥形封头剖视图

图7a封盖剖视图

图7b封盖俯视图

图8a筒体顶部剖视图

图8b筒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改进型快开式过滤器,包括筒体2、安装在筒体2顶部开口的封盖9、安装在封盖9上的旋动装置、箍在封盖9底部的密封圈15、进气管14、出气管8、排污管12、滤芯3以及滤芯支撑装置5,密封圈15实质为o型橡胶圈,所述筒体2在封盖9底部周围设有限位结构23(见图1和图8a);封盖9配合限位结构23压挤密封圈15,使筒体密封。进气管14、出气管8分别水平安装在筒体2相对的两侧,进气管14、出气管8的两端设有法兰17,滤芯3以及滤芯支撑装置5安装在筒体2内部,排污管12安装在筒体2底部,排污管12上安装有排污阀,一般排污阀为封闭状态,在需要除污时打开。滤芯3通过螺栓4和顶盖16安装在滤芯支撑装置5上,滤芯3与滤芯支撑装置5之间设有密封垫片6。旋动装置包括手柄支座18、手柄19,手柄支座18和手柄19通过销轴20和开口销21安装在封盖9上,手柄支座18如图4a、4b和4c所示,手柄19如图5a、5b所示。

筒体2安装排污管12的一端为锥形封头11,锥形封头11的端面与筒体2轴线夹角优选为60度(见图1和图6)。

出气管8在筒体2内部的端部设有一端部与出气管8连通的拐弯接头7,拐弯接头7的另一端部向上,滤芯支撑装置5安装在拐弯接头7向上的端部上。

由进气管14进入的天然气从滤芯3外侧进入滤芯3上的过滤介体,经过滤芯3内筒和拐弯接头7后由出气管8排出。

所述封盖9上部周围设有第一凸缘1,筒体2顶部开口设有与第一凸缘相适配的第二凸缘13。

本专利通过封盖9底部和限位结构23相配合来压紧密封圈15,使密封圈15变形,填充封盖9和限位结构23间的缝隙,从而实现过滤器筒体2的密封,由于密封圈15箍在封盖9的底部,在过滤器内充气时,产生的压力往上作用在密封圈15和封盖9上,一方面使密封圈15挤压变形,实现自紧密封,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凸缘1往上向第二凸缘13压紧,增大第一凸缘1和第二凸缘13间的摩擦力,形成锁紧,此时封盖9难以靠人力旋转取出,避免维修工人在燃气充气时拆开封盖9,出现燃气泄漏事故,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相比于现有技术将密封圈15设置在凹槽中,本专利过滤器将密封圈15箍在封盖9底部,在抽出封盖9时,密封圈15可以从封盖9底部脱落,此时取出封盖9不存在与限位结构23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即不受摩擦力的阻碍,封盖9可方便地从筒体2中取出,提高了拆装的便利性,使得检修时间在十分钟以内。

所述封盖9底部设有从上往下收缩的倾斜部22(可见图1和图7a),密封圈15箍在倾斜部22上,倾斜部22与限位结构23相配合,共同压挤密封圈15。倾斜部22向下收缩的结构更便于密封圈15通过往上安装箍在封盖9底部,而且在过滤器使用充气时,由于倾斜的结构,使得密封圈15可以受到径向向外的气压,有利于进一步密封筒体2,而且气压将密封圈15往上顶,能将密封圈15撑得更开,密封性也更好。

所述倾斜部22的倾斜角度为0至30度,更优地,为1至10度之间,如图1中放大图所示,本实施例具体为6度。若倾斜部22倾斜角度太大,其难以配合限位结构23共同挤压密封圈15形成密封。

如图7b和图8b所示,所述第二凸缘13为均匀环绕在筒体2顶部开口的齿形结构,齿形结构的齿槽为凹口,第一凸缘1也为均匀环绕在封盖9上部周围的齿形结构,第一凸缘1的轮齿与第二凸缘13的齿槽相适配,第一凸缘1的轮齿对应的圆心角为40°,第二凸缘13的齿槽对应的圆心角为50度,更优地,第一凸缘1的轮齿比第二凸缘13的齿槽的宽度至少大三分之一,宽度差值越大拆装越便利。

所述第一凸缘1包括四个轮齿。

四个轮齿能更好兼顾美观和实用性,如果轮齿太多,凹口的宽度势必小,也即齿槽的宽度势必小,第一凸缘1也更难以通过,如果轮齿的数量过少,不够美观,而且会导致轮齿宽度过长,拆装封盖时需要旋转的角度也大,拆装效率低。

本专利在安装时,通过相适配的第一凸缘1的轮齿与第二凸缘13的齿槽,使得封盖9能够从上往下安装在限位结构23上,形成如图2所示的状态,再通过旋转手柄19来旋转封盖9,使得第一凸缘1的轮齿卡在第二凸缘13轮齿的下方,形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拆装时,先通过旋转手柄19来旋转封盖9,通过相适配的第一凸缘1的轮齿与第二凸缘13的齿槽,使得封盖9能够从筒体2顶部开口往上拉出;因为第二凸缘13的齿槽比第一凸缘1的轮齿的宽度更大,所以无论是安装和拆装,本专利的便捷性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