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用沉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50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污水处理系统用沉砂池。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助剂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污水,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

专利污水处理系统用沉砂池(授权公告号CN 201840915 U),公开了一种与集水池配合使用的污水处理用沉砂池,其设置在集水池之前,上半部分为圆柱形结构,下半部分为圆锥形结构,所述沉砂池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在入水口前设置有粗格栅,在所述沉砂池底部设有潜水泥沙泵,所述潜水泥沙泵将沉砂池底部的泥沙混合物排入另外设置的沉淀池中,由此可减少进入污水泵站(厂)集水池中的泥沙,但是当沉砂池的沙子集中过多时,其无法起到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污水处理系统用沉砂池,可以对进入沉砂池的污水起到一定缓冲作用,从而减少进入污水处理下一环节的含砂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沉砂池,所述沉砂池设有L形进水管、排水管和排水口,所述L形进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排水管内,所述排水管下方连接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中间设置一凸起,所述第一缓冲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排水管还通过一齿轮齿条升降机构在所述沉砂池内竖直移动。

优选地,所述凸起的形状为三角形,当含砂污水从排水管冲出时,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缓冲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优选地,所述L形进水管上方还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板,对进水量起到缓冲作用。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设有密封海绵,所述密封海绵中间形成一道间隙,所述L形进水管穿过所述开口与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齿轮齿条升降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水管上,驱动排水管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沉砂池内设置缓冲装置,使得已经沉淀的砂不会再通过排水口排进下一道污水处理系统中,减少了含砂量,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齿条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管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L形进水管;2、排水管;3、排水口;4、第一缓冲板;5、凸起;6、挡板;7、第二缓冲板;8、开口;9、密封海绵;10、间隙;11、电机;12、齿轮;13、齿条;14、沉砂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用沉砂池,包括沉砂池14,沉砂池14设有L形进水管1、排水管2和排水口3,L形进水管1一端延伸至排水管2内,排水管2下方连接有第一缓冲板4,第一缓冲板4中间设置一凸起5,第一缓冲板4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6,排水管2还通过一齿轮齿条升降机构在沉砂池14内竖直移动。

凸起5的形状为三角形,当含砂污水从排水管冲出时,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

挡板6与第一缓冲板4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L形进水管1上方还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板7,对进水量起到缓冲作用。

排水管2设有一开口8,开口8两侧设有密封海绵9,密封海绵9中间形成一道间隙10,L形进水管穿过开口8与间隙10。

齿轮齿条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1、齿轮12以及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齿条13固定连接在排水管2上,驱动排水管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污水从L形进水管1进入时,污水经过第二缓冲板7缓冲,流进排水管2,排水管2内的污水经过第一缓冲板4缓冲,防止把已经进行沉淀的砂子重新从底部冲起后从排水口流出,电机11驱动齿轮12齿条13转动,从而带动排水管2的升降,可根据实际污水进水量作出调节,密封海绵9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大量污水再从排水管2排初进入沉砂池14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