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冲洗功能的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19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冲洗功能的水处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冲洗功能的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运营者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如活性炭过滤、微孔过滤、渗透膜净化等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

一般自来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后一部分变成纯水(成品水),一部分变成浓水(废水)。但常规工艺中,没有设置一个高效的清洗系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RO膜进行清洗工作,不仅导致RO膜出现堵塞现象,还导致进入水箱的水中微生物含量较多,需要后续的再处理,提高了水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冲洗功能的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自带冲洗功能的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加压泵、反渗透系统和水箱,所述进水管、加压泵、反渗透系统和水箱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连接有纯水出水管和浓水出水管,纯水出水管连接至水箱,浓水出水管连接至污水池,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排放管连接至供水系统,所述浓水出水管处和纯水出水管处还连接有清水排放管一和清水排放管二,清水排放管一和清水排放管二上均设置有排放阀,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排放管通过一个支管连接至进水管,且该支管上设置有转换阀,所述转换阀、排放阀及液位传感器均连接至PL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清水排放管一和清水排放管二上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并与电导率监测仪连接。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还连接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排放管上设有pH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具体为声音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系统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纯化水冲洗的功能,有效延长了RO膜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设备短时间停机而造成的微生物滋生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其中,1-进水管,2-加压泵,3-反渗透系统,4-水箱,5-纯水出水管,6-浓水出水管,7-清水排放管一,8-清水排放管二,9-排放阀,10-液位传感器,11-支管,12-转换阀,13-PLC控制器,14-电导率传感器,15-电导率监测仪,16-报警器,17-pH传感器,18-溶解氧传感器,19-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自带冲洗功能的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1、加压泵2、反渗透系统3和水箱4,所述进水管1、加压泵2、反渗透系统3和水箱4依次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3连接有纯水出水管5和浓水出水管6,纯水出水管5连接至水箱4,浓水出水管6连接至污水池,所述水箱4的底部通过排放管19连接至供水系统,所述浓水出水管6处和纯水出水管5处还连接有清水排放管一7和清水排放管二8,清水排放管一7和清水排放管二8上均设置有排放阀9,所述水箱4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0,所述排放管19通过一个支管11连接至进水管1,且该支管11上设置有转换阀12,所述转换阀12、排放阀9及液位传感器10均连接至PLC控制器13。在产水状态下,设备累计运行3小时或纯水箱4达到高位时,纯水箱4内的水位通过液位传感器10测得并将数据传给PLC控制器13,PLC控制器13自动控制打开排放阀9,大通量的水先对RO膜进行冲洗60-120秒,有效冲洗掉附在膜表面的污染物或堆积物。随后PLC控制器13控制转换阀12自动调到纯水冲洗状态,冲洗30-60秒。经过长时间临床试验,系统微生物滋生的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整个过程通过PLC控制器13来实现,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干预,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水排放管一7和清水排放管二8上设置有电导率传感器14,并与电导率监测仪15连接,用于监测清洗水排出后的电导率情况,进而推断出其内部含有的杂质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器13还连接有报警器16,所述报警器16具体为声音报警器,当清洗完成后,发出报警信息,提醒工作人员。

此外,所述排放管19上设有pH传感器17和溶解氧传感器18,用于检测出水箱4内排出的纯水的水质情况,从而为合理处理这些水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纯化水冲洗的功能,有效延长了RO膜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设备短时间停机而造成的微生物滋生的风险。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