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漆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187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漆废气处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漆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阀门、泵等行业的产品都需要经过喷漆工艺,一般企业都建有封闭的喷漆房,喷漆房内设置专用排气管道。为了防止产品喷漆工艺产生的废气污染环境,喷漆房内一般通过废气处理设备后排放到大气中。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漆废气处理设备(授权公告号:CN205145967U),包括浸入式砂滤床和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浸入式砂滤床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浸入式砂滤床的进口气连接有进气管,浸入式砂滤床的出气口通过废气管连接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的进气口,浸入式砂滤床的出气口位于浸入式砂滤床的顶部,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的进气口位于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的底部,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的顶部具有排气口;还包括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浸入式砂滤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混凝池的进水口,混凝池的出水口连接絮凝池的进水口,絮凝池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沉淀池的进水口,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的进水口,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浸入式砂滤床的进水口;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内的顶部设有除水层;除水层的材料采用过滤棉、鲍尔环或泰勒花环;混凝池和絮凝池一体连接;混凝池和絮凝池皆设有搅拌装置;浸入式砂滤床的出水口位于浸入式砂滤床的下部;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的进水口位于浸入式生物活性炭床的顶部;浸入式砂滤床的进水口位于浸入式砂滤床的顶部。但是这种废气处理装置需要采用其它化学药品对废气进行处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处理较不彻底,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喷漆废气处理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废气处理装置需要采用其它化学药品对废气进行处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处理较不彻底,处理效率较低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漆废气处理系统,包括旋流除尘洗涤塔,所述的旋流除尘洗涤塔为多层,其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有干式过滤器,干式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光氢离子净化设备,光氢离子净化设备的出口连通风机、烟囱。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利用植物萃取液与生物酶发酵等特殊工序制成特殊生物菌,并在净化塔内自行制菌过程,成本低,效果明显大大促进与污染物催化反应,利用相似相溶原理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废气进入光氢离子净化设备后,在高能电子的作用下,使异味分子受激发,带电粒子或分子 间的化学键被打断,同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在高能电子轰击下也会产生 OH 自由基、活性氧等强氧化性物质,这些强氧化性物质也会与异味分子反应,使其分解,从而使废气得到彻底 净化分解。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氢离子净化设备包括有箱体,箱体内设有封板,封板上固定有若干圆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内的填料上方设有废气分配板,废气分配板上开有若干分配孔,分配孔的边缘开有螺旋排布的槽体。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分解破坏废气分子进而达到最佳净化效果,而且可去除部分水溶性污染物。此方案不仅处理效率高,能预分解苯、甲苯、二甲苯、醛、醇、酸碱废气等污染物,而且运行维护费用低,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氢离子净化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废气分配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旋流除尘洗涤塔1、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2、干式过滤器3、光氢离子净化设备4、风机5、烟囱6、箱体7、封板8、圆管9、废气分配板10、分配孔11、槽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一种喷漆废气处理系统,如图1,包括旋流除尘洗涤塔1,旋流除尘洗涤塔为多层,其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有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2,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顶部通过管路连接有干式过滤器3,干式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光氢离子净化设备4,光氢离子净化设备的出口连通风机5、烟囱6。如图2,光氢离子净化设备4包括有箱体7,箱体内设有封板8,封板上固定有若干圆管9。如图3,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2内的填料上方设有废气分配板10,废气分配板上开有若干分配孔11,分配孔的边缘开有螺旋排布的槽体12。

使用时,废气经管道收集后进入旋流除尘洗涤塔1,通过多层旋流过滤净化可以迅速分解祛除颗粒物、粉尘及漆雾。然后经生物菌分解净化设备2,废气经湿化塔进行生物分解喷淋洗涤,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全天然植物提取液在一定湿度一定压力、温度等条件培养一种生物酶性菌种可以瞬间瓦解有机废气分子,废气再通入干式过滤器3、光氢离子净化设备4分解破坏废气分子进而达到最佳净化效果,而且可去除部分水溶性污染物,最后净化后的气体从风机5、烟囱6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