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金涡流微湿电除尘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3977阅读:1473来源:国知局
兰金涡流微湿电除尘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兰金涡流微湿电除尘除雾器。



背景技术:

烟气的除尘除雾是烟气净化工序中最常见的工艺之一,尤其是针对含有大量雾滴的饱和湿烟气进行除尘除雾。在当今我国雾霾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环保部门对烟气排放含尘浓度越来越严格,对大型火电厂及新上项目已要求烟气排放含尘浓度<5mg/Nm3,对已有项目要求排放烟气含尘浓度可达环保部门要求,排放烟气含尘浓度<10mg/Nm3,但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能耗高,一般企业难以承受。近年来,我国环保企业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自主研发了多种除尘除雾器,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弊病,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如;束管式除尘除雾器、高效凝并式除尘除雾器、均布式兰金涡流除尘除雾器,FS规流相变技术等,但这些除尘除雾器,基本都对锅炉的负荷要求较高,对烟气入口浓度要求较高,还存有易积灰、易堵塞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发明人在CN201520999512.3提供了一种均布式兰金涡流除尘除雾装置,包括三层锥形涡流加速器和分散导向管,喷水管由下往上依次穿过向心导向板、分散导向管、三层锥形涡流加速器、离心导向板,所述分散导向管设置在三层锥形涡流加速器底部,所述三层锥形涡流加速器由内、中、外三层下直径比上直径大的锥形加速器套合而成,呈涡流状垂直放置在筒壁内,其具有除尘效率高,烟尘排放浓度含量小于5mg/Nm3,且不会产生结灰阻塞现象,运行费用低,负荷适用性大,申请人在均布式兰金涡流除尘除雾器的基础上研发出投资与运行费用更低,适应性更广,除尘除雾效率更高的新型除尘除雾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价更低,适应性更广,除尘除雾效率更高的兰金涡流微湿电除尘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兰金涡流微湿电除尘除雾器,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多环环流控制板,每环环流控制板下面设置导流板与负荷控制环,环流控制墙板与墙板之间形成的环形沟下部将有对应两个三角形切面环后,形成倒梯形切面环沟,在倒梯形切面环沟内放置若干层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吸尘圆球,环流控制墙板顶部设置限位控制网与防波动止水除雾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定位控制件,设备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设备的重量与不同位置的受力点,确定设备的承重点,并根据设备所需的相对空间,通过定位控制件来确定装置的支重点。

进一步的,所述环流控制墙板与墙板之间形成倒梯形,使烟气在不同高度烟气速度不同,在不同高度中都可找到所需托起吸尘球的重量的相应风速,保证在不同负荷情况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吸尘球为高分子材料,为摩擦易带静电材料,球直径为5cm,质量为22g。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防波动止水除雾器,设置于多环导流板上部,通过防波动止水除雾器可以减少吸尘球的跳动,同时在球跳动时不让小水滴产生二次雾化从本设备内排出。

进一步的,该装置底部还设置有自动清洗机构,该机构由依次设置的喷嘴、管道、电动阀、水泵、工艺水箱组成,当烟气湿度较低或吸尘球含尘量较大时,可利用该机构进行定时定阻力清洗。

进一步的,该装置底部设有分环导流板,其导流板为分环分格,对烟气分化整为零处理,每小单元烟气量为40~50m3/h。

进一步的,吸尘球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悬空公转与自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均布式兰金涡流除尘除雾器的除尘除雾原理上,增加了烟气的“S”流,增加了阴离子与阳离子高分子树脂材料球,这些球体相互运动与摩擦产生静电,形成微电场,降低了解吸能力,不会产生烟气从吸尘球面上再次带走微尘与小液滴,从而提高了除尘除雾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的剖视图;

图中:1-支架、2-多环烟气导流板、3-环流控制墙板、4-吸尘球、5-限位控制网、6-定位控制件、7-防波动止水除雾器、8-负荷控制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兰金涡流微湿电除尘除雾器,包括依次设置的自动清洗机构(图中未示出)、支架1、设置在支架上的多环烟气导流环2以及防波动止水除雾器7,每环烟气导流板的两端设一个螺母孔,与安装支架上的孔相合用螺母紧固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定位控制件6,通过定位控制件来确定本设备的支重点。每环导流板上面设置环流控制墙板3,相邻环流控制墙板3之间形成的环形沟下部设置两个呈三角形切面负荷控制环8后,环流控制墙板形成形成倒梯形环沟,环沟内放置若干层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吸尘球4,吸尘球为易摩擦产生静电的阴阳树脂材料,导流烟气使吸尘球在空中“公转”与“自转”,圆球的上方固定位置设有限位控制网5,防止设备内的小圆球在特殊情况下会向上飞出。

自动清洗机构由依次设置的喷嘴、管道、电动阀、水泵、工艺水箱组成,当烟气湿度较低或吸尘球含尘量较大时,可利用该机构进行定时定阻力清洗。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将本实施例安装在脱硫塔顶部,当含有较大尘雾的气体,自下而上进入兰金涡微湿电除尘除雾器,该除尘除雾器底部设有多环烟气导流板,烟气在这些导流板上加速至7~11m/s,这些导流板使烟气产生三个动力,一是向上的托力、二是旋转推力、三是向心力。每环导流板的上方放置了特殊设计的多层吸尘球,这些吸尘球在烟气托力的作用下悬浮于空中,在旋转风力的作用下各自在各自的环内,按旋转风力的方向旋转,在球与球摩擦作用力下各自自转,而这些球在这三股力的作用下在设定的环内,按设计的轨迹做环形运动,即公转,同时每个受旋转风力作用的低层球会自转与上面球在摩擦力作用下,都会产生自转相互摩擦会产生一定的静电,而这些球在摩擦力作用下都会产生自转,相互摩擦会产生一定的静电,而这些球又是选用的特殊的很易产生静电的高分子材料,在运动与摩擦作用下都带有微量的正电荷,更难使被吸附的水与微尘解吸,不会产生被吸附水与尘被风再次吹走。

为了使这些球,在烟气量有较大变化(即锅炉负荷变化)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在空中按设定的轨迹运动,将每环导流板上方的导流环设计为倒梯型也就是在不同高度的断面面积不同,则不同断面上升风速不同,下大上小,当烟气量变小时,即锅炉负荷变小时,球体会相对下降;反之,烟气量变大时,球体会相对上升,在设计较大的负荷区间内可保证球体可靠的悬浮在空中运转,从而保证稳定的除尘除雾效率及球体更长的使用寿命。再者为了控制本除尘除雾器的阻力与创建最佳的除尘除雾环境,达到更高的除尘除雾效率。设计选用球的直径比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经过计算与试验选用球直径为50.0mm,重量为22g/球,每球重量偏差≤0.1g,直径偏差<0.1mm,通过除尘除雾器顶部设置防波动止水除雾器,底部导流均布装置,气流面积控制盲板与防突发气流使悬浮球飞出网,来控制风速与均布烟气,还通过差压变化来自动开启自动清洗装置,防止入口烟气含尘浓度高时及进入本除尘除雾器烟气含湿量小时,球面积灰太多的情况下喷雾清洗。

本实施例除尘除雾原理:烟气进入兰金涡流微湿电除尘除雾器时,首先是通过导流板,做变向与变速运动,在变向与变速运动中,烟气中不同粒径的尘粒与尘粒之间,不同粒径的液滴之间,尘粒与液滴之间,由于速度不同,会产生相互碰撞,相互凝集,称为凝并现象,就像滾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使尘粒变大易被除去。然后含尘含雾烟气进入球层,烟气进入球层后做多个S型路线运动,这样烟气在S型运动路线中,烟气中的水雾受离心力与冲击惯性力作用下都会吸附在吸尘球面上,使球面形成水膜,当水膜达到一定厚度时,则会自然形成水滴,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入塔底而被除去,尘粒同样在离心力与惯性力的作用下吸附在吸尘球的液膜上,随水膜变液滴流入塔底而除去,加之这些尘粒本身都带有一定负电荷吸附在带有正电荷球面时更难解吸,不会被风力再次吹走,而会在变成大液滴后受重力的作用而滴入塔底,烟气被除尘除雾后,干净的烟气上升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